福建省政協以“讓政協走進台胞讓台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助推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

作者: 林烺

福建省政協以“讓政協走進台胞讓台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助推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0

引 言

福建作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因其地緣優勢和歷史淵源,在兩岸融合工作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福建省政協系統通過開展“讓政協走進台胞 讓台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有效助推兩岸融合示範區建設。如,漳州市政協積極組織台胞台屬座談會,邀請台胞代表暢談在大陸的生活與工作體驗,瞭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幫助解決具體問題,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理解與信任。在福州市馬尾區政協“讓政協走進台胞、讓台胞走進政協”活動現場,區政協委員與20多名在榕台胞台屬進行“結對子”,以期幫助台胞台屬更好地融入和發展,探索以情促融的發展新路。

福建省政協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中的獨特作用

福建省政協充分發揮其政治規格高、亦官亦民、包容性強的政治優勢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在“讓政協走進台胞 讓台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發揮了三大作用:

一是政治引領作用。通過民主協商和廣泛聯繫各界別,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確保政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如,在“深化閩台高等教育領域融合”的議題中,福建省政協通過專題協商會,梳理出四個方面13條意見建議,得到了黨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視。通過廣泛的社會聯繫和思想政治引領,政協推動政策執行的穩定和有效。福建省政協通過組織文化交流活動,增強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感,促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這種文化認同和情感聯繫,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二是建言獻策作用。政協委員持續深入基層,收集民意,反映社情。這一過程不僅提高了政策建議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也增強了政策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的委員在調研台資企業的過程中,瞭解到台胞在閩求學、就業和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困難,提出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推動政策的優化和完善。

三是橋樑紐帶作用。通過組織和支援各類民間交流活動,促進了兩岸文化認同和社會融合。比如,福建省政協通過舉辦子活動“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八閩之旅——港澳台大學生走朱子之路夏令營”“兩岸基層治理論壇”等活動,增強了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感,擴大了交流覆蓋面和影響力。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兩岸民眾的相互瞭解,還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發揮政協優勢更好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的對策

為了進一步發揮政協優勢更好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我們建議:

第一,打造對台工作品牌。相比於其他統戰部門,政協對台工作具有政治規格高、亦官亦民、包容性強等優勢,應當利用現有優勢打造政協對台工作的獨特品牌。目前,福建省政協已開展如兩岸基層治理論壇、八閩之旅夏令營、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等品牌活動,需繼續提升活動影響力和覆蓋面,比如,將上述活動納入“讓政協走進台胞 讓台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單元,通過深化品牌活動內涵,增加活動頻次和規模,吸引更多兩岸人士參與,結合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活動互動性和參與感。

第二,加強聯動工作機制。鼓勵更多港區、澳區政協委員參與到“讓政協走進台胞 讓台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中來,增強政協台港澳僑工作的整體合力。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三維”聯動機制,通過橫向、縱向和內部聯動,形成協調、資源分享、合作共贏的工作格局。

第三,發揮政協監督優勢。民主監督是政協的重要職能,可充分發揮政協監督優勢,增強政策執行透明度與公正性,確保政策實施達到預期。可定期組織政協委員深入台資企業和基層社區,瞭解政策落實情況,收集回饋意見,確保政策符合兩岸融合發展目標。同時,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及時發現解決政策執行中的問題,確保監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這樣,能更好通過民主監督、健全監督機制和強化協作監督,助力政策有效落實,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

(本文系2024年度福建省社科基金省政協理論研究特別委託項目“發揮政協獨特作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研究”(FJ2024TWZX006)的階段性成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