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闻 | 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全国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成功举办 2022年7月20日上午,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主办,国务院国资委、国务院港澳办、中科院、国铁集团支持,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教委承办的2022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全国开营式暨开营第一课在北京
科教新闻 | 助力“双减”2022年中学生物教师高级研修班举办 2022年8月1—2日,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协同中国植物学会和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主办的“助力‘双减’2022年中学生物教师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活动旨在积极落实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
杂志概览 | 杂志概览 《睡眠缺乏对儿童的脑与认知发展产生持续不利影响》·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2022年7月29日马里兰大学以美国1项纵向研究中的8300多名
观察 | “双减”政策下科技馆如何做好补位的浅思考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2月,教育部
专题 | 北京科学中心:馆校合作线上教育活动实践探索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倡议下,在线教学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疫情期间学校教学的常规方式。科普场馆教育活动在疫情冲击下也在不断寻求突破,转变思路,由线下逐步转向线上,探索线上线下相
专题 | 辽宁省科技馆:凝聚资源助推“双减” 为进一步推进“‘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丰富“5+2”课后服务内容,以“双进”促“双减”,更好地向青少年提供校外学习的阵地,发挥科技馆引领辐射作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努力探索新路径。抓住政策契
专题 | 河南自然博物馆:“双进”服务“双减” 河南自然博物馆隶属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是河南省唯一的国家级自然类博物馆,2008 年起免费面向公众开放(全国第一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展陈面积虽然只有 4 100 平方米,但年接待观众达 70 万人次,
专题 | 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科研成果科普化的积极探索 响应双减政策,厦门大学海洋科技博物馆发挥厦门大学的科普资源优势,在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科普课程,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知识体系,从内容上、形式上突破过去的科普教育框架,2021年1月至今在
专题 | 河北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溯古论今山海变地学百科识柳江 柳江盆地科考历史悠远,早在1869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近代中国地学研究先行者之一)就到此开展科学考察。1923年,北京大学地质系开创了柳江盆地地质实习的先河。自2005年柳江盆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八九点钟 | 探化学之道 展英才之风 出于对化学的兴趣,我报名参加了2021年英才计划,并于2021年1月正式加入。英才计划的初衷是培养一批有科学精神及科学素养的学生,吸引我之处在于平台与机会,可以让我提前经历大学期间才有的科研环境,让我
八九点钟 | 英才计划开启我的科研之路 参加英才计划的初衷我从小就对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长大可以做1名研究天文的科学家。中学阶段,我加入了学校的天文社,学习了很多常识性的天文知识,也尝试了一些简单的天文摄影。但这些都是表层的、业余的天文
科教展台 | 基于 STEM 理念的中医文化进校园科技创新实践 背景介绍近年来,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已广泛走进校园。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找到了一个更年轻的基点,也为青年人树立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土壤。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接受程度,设计恰
匠心育人 |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 2015年,受英才计划项目的邀请,我开始担任化学学科导师,每年指导2~3名上海地区的高一学生开展一些科研活动。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只学过1年
NSTA专栏 | 把T恤变成手提袋 你是不是需要一个袋子装图书馆的书,或者把在商店里买的东西带回家?在“无塑料七月”活动期间,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不用缝纫就可以把旧 T 恤变成新手提袋的方法。实验条件及材料·旧 T 恤·缝纫剪刀·缝纫用粉
NSTA专栏 | 隐形的杯子 本次实验活动中,我们将要了解更多关于隐形的知识,在显眼的地方藏一个玻璃罐,然后用这个罐子制造一个巧妙的错觉,使一块石头看起来像是神秘地漂浮在水中。注意事项此活动仅适合8岁以上儿童。本次活动会在湿滑的情
点击科学 | 点击科学 2022-06-24 封面插画描绘的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并且限制了我们减缓这一进程的选择。尽管我们无法使其恢复如初,但仍有一些途径可以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并减少其影响。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追踪 | E-STEAM视角下的项目式学习 E-STEAM 教育中的 E 是指生态(Ecology)和环境(Environment)素养,STEAM 教育是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艺术(
追踪 | 基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课程建设 在综合素质教育和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育英学校以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为着力点,开发实施“思与索”课程,统合课程目标,创新评价机制,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落实课程,为学生个体在科学层面的志趣发展提供了新的力量。
追踪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专题营:能源点亮未来 2021年7月13—15日青少年高校科学营能源专题营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行,此次活动的主题为“能源点亮未来”。活动为期3天,设置“科学家面对面:开启能源之旅”科普报告、“追能逐源:集智
新技能 | 编程与小学科学教育融合课程探究 数字时代的到来和快速发展,对编程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习编程的语法,借助这些语句、模块完成绘画、阅读、写作等描述性的编程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编程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网文撷英 | 观点 2022-08-05中国教育新闻网丘成桐:培养数学等基础科学的拔尖人才要从中学阶段抓起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208/ t20220805_70335
网文撷英 | 思考 2022-07-19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海闵行区发布“闵智作业”数据驱动因材施教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207/ t20220719_701863.htm
网文撷英 | 异域传真 2022-07-05美国科学教育协会网站第20届 eCYBERMISSION 优胜队揭晓https://www.nsta.org/press-release/middle-school- teams-
网文撷英 | 调查 2022-07-27中国教育新闻网“双减”之后关键是发展高质量教育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207/ t20220727_2110932411.html
科学新闻 | 科学家用微小的碳纳米带制造出莫比乌斯环 从圆柱形纳米管到被称为巴基球的中空球,碳以形成微小而又复杂的纳米结构而闻名。现在科学家在这个名单中加入了一个新的几何形状:一种被称为莫比乌斯碳纳米带的扭曲环带。莫比乌斯环呈现扭曲形态,它们以奇怪的特性
科学新闻 | 科学新闻(2021-01-02) The Cover 封面故事在希格斯玻色子发现10年之后,物理学家是如何研究它的:这种著名的粒子指出了标准模型的瑕疵和更远处崭新的物理领域。Features 特写科学家是如何改变他们对饮食与老年痴呆之
科学新闻 | 科学新闻(2021-07-16) The Cover 封面故事缓步类动物或可教会我们如何应对空间旅行中的严寒:缓步类动物能够经受得住 X 射线、冰冻与真空。现在着眼于人类空间旅行的科学家正在学习它们是如何做到的。Features 特写
趣科学 | 因为独特,这些濒危物种才存活了下来 进化之路并非循规蹈矩,在生物进化的大潮中一些动物被淘汰了,而另一些新的物种又进入了这个循环。当然,仍有一些百万年前的物种陪伴着我们。这些存在了上百万年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但它们并非多么优良。毕竟,
专栏 | STEM教育的应用范畴(二十) 向世清,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激光物理与工程技术的前沿研发,是参与产业经济战略与决策咨询、基础教育改革咨询、科技创新中心发展战略设计等多领域战略专家,也是上海市最为活跃
专栏 | 流连忘返观园林 陈巍,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科技知识在古代世界的传播并把世界连为一体的历程。喜爱“上穷碧落下黄泉”,品鉴各个文明在应对相似问题时展现出的智慧。晚清农民运动中声势最为
专栏 | 穷而益坚 艰难求学 不坠青云之志 火箭专家 国家栋梁 两弹一星元勋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原副主席。姚桐斌(19
专栏 | 学者眼光趣察博馆游人视角巧写历史 苏青,博士,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任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党委书记等职;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