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地理2022年第1期

炎黄地理

炎黄地理2022年第1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炎黄地理》(月刊)创刊于1984年8月,主管单位: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单位: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主要栏目: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地质勘探、建筑施工、文史纵览、教育探究、农林园艺、经济管理、交流论坛等。

目录

历史文化 | 韩休墓《乐舞图》的艺术风格

唐韩休墓《乐舞图》保存完整、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绘制技法娴熟,极具时代特色及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价值。文章从《乐舞图》的构图、人物造型、线条及色彩四个方面入手,阐释唐代达官显贵审美特征及其背后的审

历史文化 | 清末广安商会与地方社会治理

自清末新政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开始兴建商会,广安州商务分会于此时建立。广安州商务分会从申请试办到正式创建,用了较长时间,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商会体系。但清末广安州商务分会的创立也有着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

历史文化 | 孟子的文化自信及现实思考

孟子以雄辩闻名,孟子的自信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捍卫儒家思想、以民为本、坚持大丈夫理想人格,三者也是支撑孟子自信的文化根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其深邃的思想理念可以为现代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支撑。孟子文化

历史文化 | 韩国儒士李炳宪的西湖缘

李炳宪(1870-1940),是韩国末代儒士中与中国颇有渊源的一位,他最代表性的事迹是接受了康有为的孔教思想与今文经学主张,并将其传播到韩国。但实际上,李炳宪与中国文化的关系远不止此。20世纪初,在强

历史文化 | “太极图”与“万字符”之异同

“太极符”与“万字符”从象征意义上看,有何异同?邱紫华先生在《东方艺术哲学》中认为,象征的事物具有多义性,分别为本来义、引申义和暗示义,此可谓别开生面。解决上述问题,一定意义上可阐发“方”“圆”之间中

遗产保护 | 崛围山多福寺壁画艺术风格及保护

太原崛围山多福寺壁画作为石窟寺壁画艺术的一部分,它代表了太原崛围山地区的文化史,反映了明代本地区的地方文化和历史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崛围山多福寺壁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保存现状不容乐观

遗产保护 | 水书在视觉设计中的表意

水书是水族人民上千年的智慧结晶,且一直被保存使用,如今已变成水族的一种民族符号,是水族人民精神的象征。水书书写唯美,给人的感觉像是字从画中来,欣赏一幅水书就如同在欣赏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充满了艺术

遗产保护 | 北寨汉墓保护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

随着古代文化艺术的数字化保护潜能不断被开发,虚拟现实技术、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和3D打印技术在文化艺术保护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对3D打印技术应用于沂南北寨汉墓建筑模型的复制流程进行描述,在数字媒体时代下3D

遗产保护 | 汉代三枝俑铜灯鉴赏与复制

多年前,笔者接到一件西汉三枝俑铜灯的复制任务,多年后再与其相遇,回顾自己年轻时的复制经历,随即写下这篇文章。在对汉代人俑型铜灯鉴赏的同时,着重介绍以三枝俑铜灯为代表的传统青铜器复制过程,其中包括翻模、

遗产保护 | 良渚古城遗址价值与经营原则

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典型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见证地。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作为世界

风土人情 | 藏乡那朵美丽的奇葩

迭部县多儿女子藏族服饰在甘肃省藏族服饰类别中,与常见的“曲巴”(服饰的藏语音译)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不仅能够凭借设计风格独树一帜,而且可以体现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内容,间接反映出人们心中的真

风土人情 | 中韩饮食特点及礼仪比较

中韩两国的饮食文化能够代表各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气候特点,正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饮食文化,才能够展现出不同的历史底蕴。韩国的饮食习惯中普遍喜欢高蛋白、清淡、微辣的食物,而中国在不同的地区具有截然不

风土人情 | 过渡礼仪视角下的藏族丧葬习俗

文章以甘孜州炉霍县宗麦乡为例,试图通过范热纳普提出的“过渡礼仪”理论,从三个阶段即分割礼仪、边缘礼仪、聚合礼仪逐一分析当地民俗仪式的结构,强调其心理、信仰等层面的内容,以解释其行为的意义。“过渡礼仪”

风土人情 | 湘西土家族舞蹈之审美意象

湘西土家族舞蹈是湘西土家族民众智慧的创造,它流露出浓郁的民族气息及艺术形式。其审美主要体现在充满宗教意味、具有娱人和反映原始先民生活的功能。湘西土家族舞蹈具有深厚的文化艺术价值,应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与

风土人情 | 迭部青稞酒酿造技艺传承和保护

青稞酒是古老的藏族文化的产物,藏族人都酷爱青稞酒,迭部县地处甘川两省交界处,平均海拔在1600~4920米,具有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体系。境内白龙江以北的卡坝、旺藏、尼傲、桑坝等地主要以种植青稞等作物为

旅游与思考 | 衡阳东洲岛城市文化记忆的延续

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它的延续将使历史环境的更新和保护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文章通过对东洲岛历史文化景区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景区的形成发展、现状分析,从城市记忆角度切入分析东州岛的延续和

旅游与思考 | 八廓街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路径

在我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历史城区,存在一条古老的历史文化街区八廓街,与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历史遗迹齐名,共同形成拉萨市文化特色领域。八廓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历史街区的典型代表,在众多历史文化街区中脱颖

文物古建 | 静态文物动态展示的科技手段

历史文物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的深厚内涵,更是我国无数仁人志士以及英雄人物的智慧结晶,将历史文物在省级以及市级博物馆进行静态的展示,是我国比较传统的展示方法。近年

文物古建 | 寺洼文化与关中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寺洼文化是以甘肃临洮寺洼山墓葬命名的一个考古学文化,主要分布于陇东、陇南、陇西部分地区,而且主要分布在洮河、白龙江、西汉水、泾水及其上游的支流一带。出土遗物中陶器为大宗,而且其特征十分鲜明,烧制火候较

文物古建 | 尚方禽鸟博局纹镜的视觉符号

文章对尚方禽鸟博局纹镜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涉及到的图案进行解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意义。对宇宙论图式按照三种理论进行解释,提出其对现代设计的意义。尚方禽鸟博局纹镜简介秦汉之前为春秋战国时代

文物古建 | 山西古建筑保护及对策

作为中国的文物大省,山西拥有着非常丰富的古建筑资源。其具有历史跨度长、艺术、科技价值高等特点,可挖掘潜力大,保护好、利用好山西古建筑,对宝贵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是山西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随

文物古建 | 汉代墓葬文化玻璃蝉及旧玉改制蝉

葬玉制度在两汉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完善,并在此基础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制玉、用玉文化,汉玉的一大特色是极端迷信神秘化的葬玉文化。文章关注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玻璃蝉和改制玉蝉,在已有的内容基础之上,通过对其材质

神话史诗 | 萨满文化中的心理原型

萨满文化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包含着丰富的神话元素,其中萨满文化包括了宇宙观,自然观和灵魂观,这些是萨满文化最基本的内容。然而在这个体系中,又体现了集体潜意识的心理原型。文章通过挖掘萨满文化中的集体

书画长廊 | 蜗步而鹏飞

马良是中国画坛杰出的山水画家。其作品以苍茫浑厚、大气磅礴而为世人所知。在马良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初入艺术世界 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形成自家

书画长廊 | 草木间系列

这四幅树林是在雨后创作的,清新的空气中带着土壤的清香,不同天气中的树林带给我的感受是不同的,用画笔记录下它们。行走在草木间,心灵与大自然沟通,寻找最打动自己的地方,用画笔记录自然,也是在记录自己的心境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