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24小时2024年第7期

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2024年第7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科学24小时》强调科学趣味性,每期聚焦一个重大科学话题,设立“视点”、“科学探秘”、“评述

目录

卷首语 | 人类月球采样史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登月的国家。半个世纪前,阿波罗系列飞船曾6次成功登陆月球,把12名宇航员送到月球表面,并从月球带回来了382千克的月岩和月壤样本。资料显示,美国采集的样本主要来自月球的富海和

卷首语 | 天宫开物

作品名称:天宫开物 (A journey to the moon)作者:俞晴天&nbsp &nbsp &nbsp &nbsp 董俊妍&nbsp &nbsp &nbsp &nbsp 王茂湘(中国美术学院

卷首语 | Adam

作品名称:Adam作 者:洪玮泽&nbsp &nbsp &nbsp &nbsp 蒋振豪&nbsp &nbsp &nbsp &nbsp 李芝建(中国美术学院)作品简介:Adam是一名探测机器人,被派往一

聚焦 | 太空探测:宇宙考古急先锋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天空充满了敬畏和向往,想要了解宇宙的奥秘和自身的起源。太空探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体现。太空探测器是探测宇宙奥秘的利器,根据执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月球探测

聚焦 | 外星“挖土”哪家强

“创世纪号”太阳风探测器开始打开采集器(艺术构思图)太空探测器的采样与返回系统,一般由着陆器、采样器和返回器构成。其中采样器一般由一个采样头和机械臂组成,采样头的前部安装一个表面接触垫。采样器的采样总

聚焦 | 月球探险家

中国探月计划(艺术构思图)2004年,我国正式开启探月计划——“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可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3个阶段。无人月球探测工程又可细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第一阶

聚焦 | “嫦娥”奔月

“嫦娥六号”环月飞行(艺术构思图)月球与地球撞击过吗?月球是空心的吗?为了揭开月球的奥秘,“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肩负使命,前赴后继、义无反顾地飞赴月球。这次,“嫦娥六号”探测器踏着前辈“嫦娥四号”的足

发现 | 人工智能破解古老卷轴

别墅里保存完好的图书馆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完整的罗马时代的图书馆在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那不勒斯湾,有一座名为“赫库兰尼姆”的古罗马城市,被史学家称为“时光冻结之城”。赫库兰尼姆是距离庞贝古城最近的城市,它们

发现 | 追踪宇宙最早的星光

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的第一张深空图像中,科学家们正在寻找遥远的星系位于宇宙极为遥远的地方的恒星的光芒,必须穿越辽阔的宇宙空间才能到达地球,这往往需要数亿年。在这种情况下,天文学家们观察恒星时便

发现 | 如果材料也有“记忆”

用SMA 制成的自膨胀式心脏支架不止人类和动物拥有记忆,没有生命的金属也有记忆能力。形状记忆合金(简称SMA)就是这样一种奇特的材料。在低温情况下,将SMA从A形状改变至B形状,对其加热后,这种材料的

发现 | 马塔贝勒蚁巧救伙伴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生活着一种名为“马塔贝勒蚁”的蚂蚁。这个名字源于非洲祖鲁族中一个勇猛善战的部落——马塔贝勒部落,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是“手持长盾的战士”,可见这种蚂蚁强劲的攻击力。马塔贝勒蚁是

发现 | 不爱吃虫子的蝙蝠

花蜜长舌蝠有一条长长的舌头在普通人的认知中,蝙蝠总是在夏季炎热的夜晚,轻盈地飞舞在空中,捕食蚊子、飞蛾等小飞虫。其实,世界上还有一些独特的蝙蝠,它们在饮食习惯方面与常见的蝙蝠有些不同。它们并不爱吃虫子

辟谣 | 本期主持人:张宇

谣言淀粉肠中添加的鸡骨泥有毒,吃了会有健康风险。真相市面上见到的烤肠并不都是淀粉肠。烤肠按照其淀粉添加量可分为特级、优级、普通级和无淀粉级。即便是普通级淀粉肠里的淀粉含量也不会超过10%,更多的是添加

趣玩 | “无字天书”

潘浩,资深科学老师,“大潘科学实验站”自媒体平台创始人,桐庐县科学组大组成员,桐庐县骨干教师。曾获“2019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称号,被评为2022年第三季度“杭州好人”、桐庐县战“疫”青年标兵、桐

趣玩 | 让运动前的准备不再枯燥

不论是上体育课还是开始某个专项运动,老师都会强调一定要先热身和拉伸。有的同学可能会产生疑问:运动本就会发热出汗,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去热身和拉伸?而且运动本就耗体力,热身不又多耗费了体力吗?不知道大家有

趣玩 | 美丽而危险的狸藻

长叶狸藻(陆生)狸藻是一种具有可活动囊状捕虫结构的小型食虫植物,能将小生物吸入囊中并消化吸收。狸藻品种众多,形态各异,一般成片生长在湿地或漂浮在池塘中,甚至是热带雨林长满苔藓的树干上。它们多数有漫长的

趣玩 | 小小竹筏溪中游

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永安溪被称为中国“最美家乡河”。每当初夏阳光渐暖时,永安溪绿如丝绦,撑起一根长竿,不经意往波心里一点,竹筏便似游鱼般向前滑行。竹筏一直以来都是江南人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它有着悠

人文 | 庐山:登高别入一乾坤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游历天下,寻访古事。他从长安南下,直抵长江之滨的江陵,又顺流而下,行至鄱阳湖口。在江湖交汇之处,司马迁见有孤峰突起、青山叠翠,舟行江湖之上,皆可仰望此“青屏”。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

人文 | 古人的饮食智慧:丰富的大豆世界

大豆及豆制品大豆和大豆制品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优质植物蛋白。豆腐、豆干在家常菜中十分常见,豆腐脑、豆浆也是中国人特有的早餐选择,酱油、豆豉是重要的调味品。这些我们身边常见的豆制品,其实在古代就已存在,那

人文 | 木炭的“斜杠人生”

木炭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燃料,现今人们喜爱的铜火锅、烧烤、围炉煮茶等,都需要木炭作燃料。但是除了我们熟悉的用途,你知道木炭还有哪些绝妙用途吗?这一期让我们走近木炭,了解它跌宕起伏的“工作经历”。长盛不衰

人文 | 幻想乌托邦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大赛优秀作品选登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竞赛活动,旨在为新时代中学生搭建培养科学素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的平台,激发广大中学生对科学

人文 | 听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大赛优秀作品选登(1)周南轻触微型蓝牙耳机,激昂之辞隆隆而来:“各位同胞,各位同胞,战争结束了!再说一遍……”能令端庄镇静的播音员激动得语无伦次,实属不易。周南微微一笑,口香糖在他口

成长 | 当我们面对“别人家的孩子”

每当想敞开心扉和父母聊天时,最怕他们又提起“别人家的孩子”。他可能是我们的同学、朋友、邻居,甚至是不认识的人,但不论在学习上还是特长上都比我们优秀。我们的感受是,他夺取了父母对我们的赞赏,让我们怀疑自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