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向地心挺进 人类对脚下的蓝色星球的探索从未停止,无论是在海洋、山脉还是大气层,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但有一个地方,却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难以触碰的领域,尽管人们在一百多年前就试图了解它,但直到今天都所知尚浅,那就是
聚焦 | 索迹(The Trace) 作品名称:索迹(The Trace)作者:饶冯桂 郑珈麒 王子琪(中国美术学院)作品简介:该作品以游戏体验和AI交互的媒介形式分布式叙述“后代文明”的故事。人造宇宙不是自然生成的星系和生物,而是被数字
聚焦 | 神秘的地下世界 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创作了多部以地下世界为题材的科幻小说,其中以《地心游记》最为著名。在书中,他大胆设想出一条穿越地幔、从地心直达地面的火山通道,借助火山的间歇性喷泉能够自由出入地心内外。凡尔纳是
聚焦 | 实心还是空心:认识地球的深部结构 科幻影片《金刚大战哥斯拉2》剧照2024年2月上映的科幻影片《金刚大战哥斯拉2》,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怪兽大片的观影热潮。同时,该片也使得人们对“主角”金刚的出生地——地球内部产生了无限遐想。那么,地球
聚焦 | 走进地下世界:深地构造与宝藏 在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主人公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地下探险,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幻色彩的地下世界。这部小说不仅激发了无数人的想象力,也让“地下世界”的概念深入人心。有人坚信,在
聚焦 | 地核内核:超离子态? 地球有一个铁质的核,地核的外面是地幔,最外层是薄薄的地壳。科学家们推测,在地球刚刚形成的时候,它可能并没有这种明显的分层结构,后来,最重的铁和一些镍向中心沉降形成了地核,较轻的物质则浮在上面。于是,地
发现 | 木卫一的“微距照” “朱诺号”于2023 年年末拍摄的木卫一久违的木卫一2023年年末,“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终于接近了木卫一。此时,它距离这颗色彩斑斓的卫星只有1500千米了。比这次距离木卫一更近的一次飞掠发生在2001
发现 | 天然氢:像黄金一样珍贵 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名第一的氢。氢气是最轻的气体21世纪的“终极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回顾世界能源史,从人类开始用火到原子能被利用,已经经历了两次能源结构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19世纪初,
辟谣 | 辟谣 本期主持人:张宇谣言:蔬菜焯水后会变得没有营养。真相:焯水对蔬菜营养物质的破坏微乎其微,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蔬菜中草酸等抗营养物质。焯水是烹饪过程中常见的预处理步骤,是指将初步加工的原料放在开水锅中加热至
趣玩 | 3D全息投影 潘浩,资深科学老师,“大潘科学实验站”自媒体平台创始人,桐庐县科学组大组成员,桐庐县骨干教师。曾获“2019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称号,被评为2022年第三季度“杭州好人”、桐庐县战“疫”青年标兵、桐
趣玩 | 学舌王者 “鹦鹉学舌”是我们都熟悉的成语,印象里鹦鹉对人类语言的模仿总是十分到位。而事实上除了鹦鹉,能够模仿人类语言的鸟儿还有不少,八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古代,八哥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别称——鸲鹆。古人对于鸟类,
人文 |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悠然林下几寒暑 可爱的“黑眼圈”,圆滚滚的身材,憨态可掬的行为,让大熊猫成为动物圈的“顶流”,深受大众喜爱。大熊猫的进化史至少可追溯到800万年前,被誉为动物界的“活化石”。它们是从早期像熊类的动物分化而来的“始熊猫
人文 | “清水幻丹青”:宋人茶上拉花的奥秘 茶百戏组图中国人的生活,几乎离不开茶。从余姚田螺山人工种植的茶树遗存可以看出,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便有了喝茶的行为,可见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茶”基因已有几千年。在茶的发展历程中,兴盛于宋代的茶百戏可谓
人文 | 《奥本海默》:一场核爆的模拟现场 《奥本海默》是一部传记电影,它讲述了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在二战期间领导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以及他在二战结束后遭遇不公正听证会的故事。在影片中,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再现了最接近真实核爆的场景
人文 | 生灵改造所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优秀作品选登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竞赛活动,旨在为新时代中学生搭建培养科学素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的平台,激发广大中学生对
人文 | 镜像中的生命 已经步入基因时代的S国,拥有强大的基因库信息资源和顶尖的基因工程技术,在各个方面都以超越其他国家的态势迅猛发展着。据记载,带来基因领域革命性突破的是一对友人。没有人知道,数百年前他们是如何创造这一奇迹
成长 | 不论“I”“E”,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你是‘I人’,还是‘E人’?”想交友,先亮“底牌”——现如今,这句话几乎成了社交场合的万能开场白。用简单的字母,就可以定义自己、介绍自己、了解他人,这些字母渐渐成了年轻群体的自我标签和社交标签。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