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第1期

作文周刊·高考版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第1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高考沙龙 | 眼有“星辰”,心怀“山海”

命题趋向 1.培根铸魂,引领精神成长 青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期,也正处于融入社会生活的关键阶段,因而,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积极乐观的理想信念。如2023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以“故事的力量”为中心话题,引导考生思考“故...

文化大观园 | 语言构建与运用

考点概述高考语用题的命题点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2023年命题者重视考查考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能力,在考查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上,时有创新。因此考生要特别关注旧命题和新命题的融合,包括形式的改变、情境的设置、新角度的发掘等。这也要求考生学会...

技法点拨台 | 分析材料,准确审题

引语类材料作文的审题 技法点拨1.剖设置,析引语在类型设置上,引语类材料有时候是格言谚语,有时候是名人名言,有时候是古诗全文或者其中的两句话,有时候是某句古文;在关系设置上,引语类材料中的解读语言、引用语言、结束语言,或者是表达同一个观点,...

素材多棱镜 | 科幻搭建起想象与创新的桥梁

2023年10月18日至22日,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当前,我国科技强国建设蹄疾步稳,重大成果接续涌现,人脸识别、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应用走向深入,这些都让科幻产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023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科幻产业...

素材多棱镜 | 科技创新助力文物保护

2023年11月21日,中央宣传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从优化文物科技创新布局、建强文物科技创新平台、壮大文物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文物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部署,加强新时代文物科技创新。现代科...

素材多棱镜 | “文博热”不断升温

近日,不少网友被一位“90后”文物爱好者实地探访、绘制的“全国文物古迹地图”所震撼。将地图放大后,博物馆、古塔古寺等文物古迹的坐标都清晰可见,跨越数千年的文明被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文物古迹产生浓厚兴趣,“发烧友”...

素材多棱镜 | 集章,城市的全新打开方式

眼下,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集章。数据显示,在社交媒体上,“杭州盖章”话题播放量达到20万余次。尤其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和第4届亚残运会期间,人们收集不同类别的亚运纪念章,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感受时代脉搏、留存盛会记忆。在短视频平台,热门旅游景点和...

素材多棱镜 | 历史文化街区彰显人文底蕴

从高空俯瞰,位于江苏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呈现出“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风貌,绵密地绣于古城之上。身入街巷,耳畔不时传来丝竹之声、评弹之曲。青石板路旁的庭院内,香松盆景与竹子相映成趣,院内...

作文节节高 | 针对命题情境,强化逻辑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期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提到了“竞争性真相”这一概念。理查德·伯顿也曾说过:“真相是散落成无数碎片的镜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看到的一小片是完整的真相。”《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

阅读集训营 | 整体读文,关注细节

应考锦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是基于理论与逻辑的思维素养阅读,其考查方向侧重于信息的提取、筛选与整合,文本选择涉及文艺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人类学、心理学、考古学等领域,偏重理论阐述,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历年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在该文本阅读题...

实战练兵场 | 君子三鉴

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借鉴经验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但有时也会限制我们走出新路。这两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佳作赏读会 | 说理合理演绎

范本呈现 快生活中,如何寻找久违的“松弛感”? ◎邝西曦 谈到生活方式,近期的一个热词是“松弛感”。在文化地图上寻觅其踪影,“松弛感”早已有之。它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远地自偏”,也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诗意栖居。当田园牧歌...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