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考版2023年第24期

作文周刊·高考版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3年第24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青年瞭望 | 让阅读成为获取知识和快乐的源泉

【热点1】 书香列车:助力全民阅读“热起来” 2023年4月13日,重庆图书馆设立“列车书屋”,打造了移动的个性化阅读空间,火爆“出圈”。书香列车上不仅有图书,还设有穿戴VR,乘客可以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打造的丰富逼真场景,观看科学探索、宇宙星...

文化大观园 | 实践创新

文化——积累传承 臻于工部,自强创新 ◎潘天波隋唐时期,以工部制度为前提,以劳动人民的创造为依托,已然产生了与时代相适应的中华工匠精神。大唐的文化气象建立在辉煌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唐三彩、唐金银器、唐刀、唐镜等折射出唐代工匠精神的神采与光芒...

技法点拨台 | 独具机杼,突出个性

技法点拨清代戏剧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指出:“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产生新意与活力的关键在于“变”,“变”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式,突破传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活跃文思,独具机杼。写议论类文章,应立足于把理说清,要摆事实、讲道理,...

素材多棱镜 | 彰显时代温度,汲取奋进力量(下)

“银发知播”群体:千秋不老春 人物事迹获得集体奖的“银发知播”,是13位借助互联网传授知识的退休教师。这13位退休教师有:欧阳自远,88岁,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86岁,同济大学教授、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

习作飞羽集 | 学会变道超车

在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没有任何成熟的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创新突破?在汽车制造领域,比亚迪是一个大胆创新的“挑战者”。在传统汽车制造竞争剧烈的情况下,它果断开启新研究,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的龙头。学会变道超车,才能感受不一样的精彩...

习作飞羽集 | 创新圆梦,激扬青春

李守常有言:“地球即成白首,吾人尚在青春。”青春如百卉之萌动,迎着朝阳绽放生机,散发馥郁馨香。未来掌舵者是青年,乘风破浪者亦是青年。我们当以青春之姿创新圆梦,以精益求精激扬青春。创新如熠熠明星,指引前行的方向,闪耀着梦想的光芒。古语有云:“...

习作飞羽集 | 心怀皓月,勇敢追梦

“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奥斯卡·王尔德的这两句话,或许是对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最好的概括。通过这部小说,我理解了何为谋生,何为生活,何为爱自己。思特里克兰德原为伦敦的一位证劵经纪人,过着手握...

阅读集训营 | 科学技术

核心考点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其中,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考备考重点。 能力检测一材料一:“黑科技”原意指凌驾于人类现有的科...

实战练兵场 | 普通话与方言

押题理由 高中语文“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高考作文在考查语言运用的同时,也考查考生的思维、审美与文化积淀。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的战略,方言则属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

佳作赏读会 | 推理想象显个性

范本呈现 智识上的鉴别力(节选) ◎林语堂 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只在于发展智识上的鉴别力和良好的行为。一个理想的受过教育者,不一定要学富五车,而只须明于鉴别善恶;能够辨别何者是可爱的,何者是可憎的,即是智识上的能鉴别。最令人难受者,莫过于遇着...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