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考版2022年第9期

作文周刊·高考版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2年第9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 以多种论证方法 锻造议论力度

有了明确的论点,掌握了足够的论据,却不讲究论证方法,只是将其堆砌在作文中,是不能成就一篇好的议论文的。论证,就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使论点和论据有机联系起来的桥梁。论证方法运用得越恰当,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就越紧密,议论就越深刻有力。...

文化大观园 | 文言文阅读之 墓志铭

考情分析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考查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所谓“浅易”,主要特征是:从表达方式看,以叙述为主,夹杂一点议论和抒情;从运用的词语来看,主要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较少涉及难、怪、偏的知识点;从内容上看,与作者写...

技法点拨台 | 博览积累新知,拓展写作素材

对科技类素材要善于迁移1.转化表达方式,辅以感情色彩科技类文章大多采用叙述和说明的表达方式,为的是将某一专业知识介绍清楚。而我们在使用这些知识作为作文素材时,要根据作文的主题思想,将一种科技知识或现象迁移到写作中,将这些内容以议论的方式,辅...

素材多棱镜 | “国风”遇见“冬奥”,尽显文化自信

在北京冬奥会那些中国式浪漫细节里,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篆刻和汉字巧妙融合,灵动飘逸的冬奥会徽应运而生;国宝大熊猫和传统红灯笼稍作艺术化加工,栩栩如生的冬奥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呈现眼前;同心圆玉璧、西汉长信宫灯、青铜礼器等传统元素...

素材多棱镜 | 用火箭外壳技术制造滑雪头盔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性能滑雪头盔,因其“黑科技、高颜值”引来不少网友点赞。在这款头盔的设计研发中,科研团队运用了曲线加筋变刚度的设计技术,同时头盔的材料也有所创新,在保持冲击韧度的同时,将刚度提高了4倍,拉伸强度提高了...

素材多棱镜 | “鸟中大熊猫”的越冬安全感

2021年11月20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记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秋沙鸭,经专业摄影团队持续跟踪观察,总数量约有45~50只,刷新了广东近十年来此鸟种的数量纪录。经过近2个月的跟踪和观察,广东南岭国家...

素材多棱镜 | 邮票上的老虎为何“不开心”?

近日,中国邮政发行了《壬寅年》虎年特种邮票1套2枚,不过,被誉为“兽中之王”和被视为勇猛和力量象征的老虎在邮票中似乎并不开心。第一张邮票上的老虎略显忧愁,眉头紧锁。第二张邮票上大虎没有虎威,小虎也不灵动。有网友评价,这可能是对现实中老虎境况...

素材多棱镜 | 你是否想过把爱好发展为职业

近日,有媒体面向全国2664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现实因素的情况下,92.98%受访大学生愿将爱好发展为职业,他们将兼职参与新职业作为锻炼自己、融入社会的最佳途径之一。兴趣爱好是职业理想的原生动因,是个人成长中长期培养...

作文节节高 | 规避逻辑错误 严密论证过程

知识与逻辑错误爱默生曾说:“所谓幸福的家庭不是在物质上的丰富,乃是充满爱、了解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的家庭。”不是吗?看看我们的城市,楼宇建得越来越高,抬头看看蓝天都成了奢望;马路修得越来越宽,低头看看泥土都成了梦想。高铁飞驰,带不走污水横溢;...

阅读集训营 | 明辨类型,理清逻辑阅读指要

阅读指要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多为研究各种社会科学的文章。高考新课标卷对一般论述类文本特别注意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面的考查。在具体解题的时候,考生要注意范围大小、程度深浅、已然未然(时态)、必然或然(语气)。考生在判断选择题选项正误的...

实战练兵场 | 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新青年,敢不同

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

佳作赏读会 | 具象感受,形象说理

范本呈现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汪国真 友人住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 去年,我应邀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一次笔会。那是我第一次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 一天,友人陪我游西湖。那天细雨潇潇,水天一色,风景宜人的西子湖尽在蒙蒙烟雨之中。放眼...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