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考版2022年第21期

作文周刊·高考版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2年第21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高考沙龙 | 高考作文 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命题趋势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紧贴时代,注重对情境写作与思辨能力的考查,着意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以下几个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考生要重点加以掌握。 1.强调开放性和导向性的统一 由于新材料作文是在我国高中语文...

文化大观园 | 古代诗歌阅读之词

考情分析 近年来,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材几乎集中在唐宋诗歌上,阅读难度整体不大。其中,词作的作者大部分为宋时较为有名的词家,题材涉及面广,语言基本上都浅显易懂,阅读障碍不多,便于考生理解分析。题型相对固定,均设两个小题,一道单选题,一道主观...

技法点拨台 | 展现思辨,巧寓哲理

技法点拨 近年来,高考作文内容与时代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论述类文体亦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文体类型,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辨性也越来越突出。所谓思辨,就是要有思考,有分析,能够全面地观察问题,一分为二地剖析问题,从而有效地避免分析问题的表面性、片...

素材多棱镜 | 普通中国人身上闪耀着善良、担当的光辉

2022年2月,在吉林松原,一位七旬老人走进一家饼店,“我没钱,不吃饭,就是冷了,进来暖和暖和。”店员们不仅热情地安排老人坐下,还为老人准备了热水和热腾腾的饭菜;当天的员工餐是春饼,有员工怕老人没吃饱,还卷了一个给老人。“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

素材多棱镜 | 莫让“知识快餐”冲淡了思考

如今,短视频发展如火如荼,知识付费方兴未艾,各种各样的知识正变得随处可见、随手可学。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各大平台粉丝过万的知识类创作者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其视频作品的传播效力远高于平台整体平均水平。在极短时间内,“网红教授”“网红科学家”通过...

素材多棱镜 | 用艺术教育成就通识之才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艺术教育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今天,移动互联网、3D技术、人工智能、全息影像等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展示,以艺术与数字相结合、传统与现...

素材多棱镜 | 生态环保『入心入行』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过去一年的生态环保工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比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2021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9.1%,臭氧浓度同比下降0.7%,连续两年实现PM2.5和臭氧浓...

作文节节高 | 选材精准,论证充分

选材精准,忌思路跑偏 [原作雏形] 高尔基有着近乎灾难的童年。歧视、嘲笑、鞭打充斥着他的生活,但磨难和重压并未挫败他心中的“贵气”,也没有摧垮他对未来的希望。意志坚强的他如海燕般引吭高歌,用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文字激励着无数与命运抗争的灵...

阅读集训营 | 聚焦手法,重视作用

阅读指要质量上乘的文学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作家多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因此,考生要聚焦手法的类别,分析其具体的作用。1.常见题型(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

实战练兵场 | 新材料作文导写 “怜悯心”与“自爱心”

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卢梭在《怜悯是人的天性》中认为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然而有同学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老人倒...

佳作赏读会 | 分析原因,提出办法

范本呈现 标本兼治,涌流更多正能量 桂从路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激浊扬清,则精神家园正能量充沛。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成为污染网络生态的顽瘴痼疾。或是借助网络热点挑动网络对立,或是肆意制造谣言,或是躲在键...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