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2024年第21期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2024年第21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封面 | 谦和有礼

主题导语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礼”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精神。好礼、有礼、注重礼义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自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和...

封面 | 车磊: 谦逊随和的“健美操王子”

“准备,一、二、三、四,手要均匀地放下来,太快的话,后面就只剩你的步伐了啊……”在北京大学五四体育中心316教室,车磊正在给本科生上健美操课。车磊生于1988年,江西南昌人,从大三开始,他就担任国家健美操队队长,直到研究生毕业后退役。提起车...

封面 | 王吟秋:谦和有礼的京剧大师

“锁麟囊中泛秋声,风范程音任纵横。”王吟秋出身贫苦,自幼丧失双亲,12岁赴京拜师学艺。他辗转多师,先学花旦,又习青衣,后经王瑶卿介绍,立雪“程门”,1945年拜在程砚秋老师门下。 王吟秋文质彬彬,谦和有礼,在出场和结束时,均会跟观众、乐队鞠...

封面 | 王振义:甘为人梯的“药神”

放弃专利,让患者吃上救命药,甘为人梯,“一门四院士”传佳话。1924年,王振义出身于江苏,后随父母定居上海。1942年,他免试直升进入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1948年,他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第一,得以留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前身)担任...

精批细改 | 星月亦可爱

。。“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忽而抬头,月已高高地挂在天上。今晚的月特别圆、特别亮,然而眼前没有辽阔的海水,只有高低参差的楼房,杂乱无序,就像我的心!那月儿亮得刺眼,让我不敢直视。。。。。。。。。。。(本来是月明星稀、清爽可爱的秋夜,但...

读写指津 | 借景抒情

名家引路 一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

读写指津 | 爷爷的枫叶

学生习作 枫叶翩跹而落,画出金黄的弧线,牵出我对爷爷的思念,也温暖了季末的秋天。 ——题记 秋风渐寒,秋水悄落,我行走在秋天的尾梢,看脚下落叶层层叠叠,看树叶跌落于岁月的枝头。忽然间,一片火红点亮了我的眼睛——是枫树! 我加快脚步,来到树下...

佳作秀场 | 夏至

暮春谷雨,夏至未至。 ——题记 夏至是谷雨后的第三个节气。雨过天晴,知了的鸣唱使得这个一年里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显得格外绵长,让人想起那个浪漫的成语——日久天长。 贪恋美好人间的阳光久久地附在树叶上,熹微的光芒照进琴房,阳光打在黑白条纹...

佳作秀场 | 她这样的人

她总是很忙碌。早上早起,不畏晨寒送我上学;中午回家,马不停蹄地为我做饭;吃完饭,收拾好厨房的碗筷,便匆忙开车送我上学;晚上又要为爸爸做饭,等做完所有的家务之后,她又早早来到校门外,等我晚自习下课。这样忙碌的她,真像一个陀螺,白天黑夜永不停息...

佳作秀场 | 栾树

它扎根在操场的角落,云蒸霞蔚,漂亮极了。 ——题记 操场东南角,长着一棵栾树。每逢栾树开花的季节,操场的一角便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栾树花,仿佛是在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我们走在上面,脚底发出轻微的沙沙响声,如同踩在一张柔软的地毯上。栾树的花、叶、...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