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书中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自然的大美,书中也有大美,这是人文的美。 不论生活还是写作,围绕的必是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表现自然美和人文美。蒋勋说,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有了心灵的空间,才有容纳他人的空间;我们必定是自己先感受到了美,才能把美与...
锐·新知视野 | 梦醒,曲自终 《镜花缘》,清代李汝珍所作。此书始于百花遭贬流落人间,百花仙子托生为唐小山,其父唐敖乘船去海外游历,后看破红尘一去不返。之后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众花仙子托生的100位才女考中并相聚,最终更名唐闺臣的百花仙子再成仙。 镜花缘始 我读《镜花缘》...
锐·新知视野 | 《镜花缘》与《西游记》:“公路小说”的不同表达 在电影的门类中,有一个类型叫作公路片,就是指主人公开车在路上发生的故事。而小说,像凯鲁亚克的《在路上》,讲述的也是一路上发生的事。而《镜花缘》《西游记》,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公路小说,一个是一路向西取经,一个是出海贸易。他们都途经很多个国家,...
锐·新知视野 | 海州民间传说:奇书《镜花缘》诞生的土壤 清代文学巨匠李汝珍的古典名著《镜花缘》,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展示的清代乾嘉时期特别是海属地区社会生活画卷,是当时社会大背景和地方小环境相融合的产物,极具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镜花缘》成书前后在海州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关海属地...
创·文字笔会 | 姐姐的秋千 姐姐的秋千,生长在老家的房顶上,也十八岁了。 因为它长在北方,就像我和姐姐一样,并且总是乘着风才荡得高,于是,姐姐便叫它“北风”了。 听姥姥说,这还是姐姐出生时,姥爷担心她一直抱着姐姐胳膊累,便动手做的秋千,方便姥姥将姐姐放在秋千的摇篮里哄...
创·文字笔会 | 人间烟火气 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闻一树花开花落,听几许悲欢离合。 ——题 记 温和的月光,透过玻璃窗洒落在房间里,像一把散发着光辉的钥匙,打开了我的记忆之门,那一段如电影般的往事在我眼前浮现…… 坐在炕头上,一缕烟随着早晨的阳光向远方飘去,...
创·文字笔会 | 故园桂花香 清晨,太阳被公鸡的啼声唤醒,缓缓地上升,向大地投下冬末春初的第一缕阳光。与此同时,东风里混着花香,吹散了昨日一整个夜的寒冷。在金光的照耀中,一只彩色的蝴蝶飞舞在空中,循着花香,最后落在了一朵桂花之上…… 这年寒假,父母有事出差了,无奈将我寄...
创·文字笔会 | 春风吹又生 吊着几片枯叶的白杨静默着,乌鸦蹲在树梢,一动不动,落日像个蛋黄碎入大地……堤上的枯草茎被我一根根揪起,一截截掐断,一段段抛向远方,没入枯黄。 眼中没有泪。望着滔滔的江水,我知道,快乐的小鸟飞走了。飘浮的云看起来是那么让人想不通,为什么要在空...
创·文字笔会 | 月下团圆话家风 皓月千里,静影沉璧。静谧的院落,晚风习习,鸟叫虫鸣,阖家团聚,品茗赏月,共话家族历史,畅谈家风传承。长辈的一番话,将我带入沉思中。 外婆住在大山里,条件艰苦,但老旧的土房被收拾得妥妥帖帖,屋内屋外干干净净。储存各种豆类和粮食的深褐色罐子大大...
创·文字笔会 | 小村庄的灯火史 我的家乡是浙江山区县城的一个小山村,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今夜,我跟爸爸回到村庄,一进入村口,路灯便散发柔光,一路相随,与今夜的月色交相辉映。 看着路灯,我突然对村庄的灯火和灯火中的村庄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个话题也引起了爸爸的兴趣。他打开了话匣子...
创·文字笔会 | 心田上的风景 愿保慈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题记一阵阵鞭炮的响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一道道礼花的闪光划破了漆黑的夜空,热闹的新年来到了。 自古以来,神明传说就形成一种文化传承。“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
创·文字笔会 | 岁月倥偬,城墙永驻 第一次站在南京城墙上,回首是枯峭的石阶,迎面是炎热的夏风。 “地尽其危尽费谋,巧工建造扼咽喉。”这是我对它最初的印象。站在亘古绵延的城墙上,看远处枫叶正红,眼前是如诗如画的山峦,脚下是郁郁葱葱的林海。从外郭城的旧址上举目远望,气魄雄伟的城墙...
创·文字笔会 | 你是我的眼 “焕章三朝旧文物,直与造化同陶甄。”文物承平风俗,演绎流年。千古兴亡事,尽皆付其间,而作为文物载体的博物馆,自是文蕴悠长。 我自幼便对博物馆情有独钟,也曾有幸走过祖国南北各地风格迥异的各类博物馆,它们都深深地根植在了我心底的最深处。打开记忆...
创·文字笔会 | 苍鹭之歌 夏日傍晚,我和奶奶去北塔湖边散步。我双脚踩在咯吱作响的木栈道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岸旁的树木打碎了夕阳的光波,星星点点投在水面,温暖那一池碧波。拱桥的倒影,像喝醉了一样在微波中来回晃荡。矗立在湖畔的千年海宝塔,像个老和尚,默默地祈祷众生平...
创·文字笔会 | 苏州的雪 苏州下雪是不寻常的,一旦下了,便是幅写意的水墨画。 晌午过后,我漫步在苏州的古城小巷,粉墙黛瓦之中,领略着江南的冬季风光。 放眼望去,淡灰色瓦片,浓墨色房柱,带点儿灰的墙壁,再加上小而薄的雪,这张水墨画浓淡相宜。我抬起头仰视黛瓦。雪轻轻落在...
创·文字笔会 | 方寸之间的温暖 今夜月色大盛,凭栏处月色如潮,满园林木都沐浴在明亮的波澜里,凝望婵娟,我又想起你―― 故乡。 初冬,飞雪扬花,宛若一封来自北国的情书,徐徐降下,降入街角红墙下身着灯笼裤小妞的笑颜里,降入萧瑟草坪上猫咪扬起的尾巴与耳尖里,降入缓慢穿行在时光里...
创·文字笔会 | 可爱家乡 小孩子的嬉闹,田园犬时不时的吠叫,街边小贩的叫卖在长街中回荡。老旧的自行车靠在砖墙上,影子斜斜长长,一切的一切都被夕阳橙黄色的余晖笼罩。抬头望向天空,是无限的温柔和溢出的乡情,是我永久的念想。 我喜欢小镇的夏天,这里有听不尽的悦耳奏鸣:来去...
创·文字笔会 | 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生 步入初三的我,时常会想起小学时那段黯淡无光的读读写写的日子。还记得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她让我们买了一本褐色封面的语文诗集,去背诵默写。我从未接触过这么多没背过的诗,这么多没听过的古文。望着密密麻麻的诗句,我叫苦连天。已经不...
创·文字笔会 | 风休住 你好呀,想来你也已看到我了,风太大,我就不把手从温暖的口袋里拿出来向你挥手了。如果你问我在暴风雨的前奏中等待什么,我会张张嘴,告诉你,我在等待戈多,我在像太宰治一样等待一个人。可因为我只是个普通人,我会沉吟许久告诉你,我在等一班车,而你其实...
创·文字笔会 | 诗词里的时空观念 星光流转,沧海桑田。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着独特的时空观念,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诗词里。首先是时间,最初的中国人民并不了解时间是什么,他们只晓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后逐渐长大,逐渐衰老。因农业耕种的需求和对生命周期的思考,人们开始了对时间的记录和...
创·文字笔会 | 我静静地守在你身边 那天,雨很大。 我畏畏缩缩地躲在一棵大树下,低声哀鸣,却无人问津。这样的天气里,应该也有许多流浪狗和我一样吧?你撑着一把小伞,在雨中漫步。不时有雨滴落到你眉眼间,你却依旧快乐地哼着小曲。你望着脚下明晃晃的水面,又看着路边似被油漆刷过的绿叶。...
创·文字笔会 | 酿一捧诗意度日 黑夜绽放万点星光,足以漫下黎明之火。 ——题记 在这满是“六便士”的生活里,我清醒着;在这诗意依然存在的时代中,我期待着;在这肆意喧嚣的城市里,我漫游着。我将听从内心的指引,且蕴一抹诗意,举头以循月光。 向太阳 所谓我心如花木,即向阳而生。...
点·方法引航 | 童年的事成年写…… 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式结构的短文中,有一种特别的写作角度,其基本的写作思路是:写童年的故事,表达成年时的感受;写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抒发现在的情怀。 我们姑且说这种表达的技法叫作“童年的故事成年写”,其文章内容大体上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
点·方法引航 | 秦淮河的夜色 泊秦淮① 〔唐〕杜 牧 烟②笼寒水月笼沙,夜泊③秦淮近酒家。 商女④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⑤后庭花⑥。 【注释】 ①秦淮:即秦淮河,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是历代繁华的游赏之地。②烟:烟雾。③泊...
读·花香满径 | 我像流星进入文坛 ■编者按 有评论者说,莫泊桑最鲜明的特征是疯狂地“介入”,竭尽全力地生活,生活,再生活,载浮载沉于社会现实的河流之中,无论是贴身底层,还是跻身上流,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勤奋创作,对于他寄身的社会之河,都在努力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审视和描绘。 ...
乐·编读一家 | 从小说中学习写实和讽刺的写作手法 说到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特点,那便是写实和讽刺。很多中国古典小说,比如《儒林外史》《老残游记》《孽海花》《镜花缘》等,都是取材真实反映当下,或讽刺或揭露或调侃,写尽了人间荒诞。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我们可以从古代文人笔下,学习到写实和讽刺的写作手...
乐·编读一家 |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 ▲《西游记》的作者是谁? 寒云答:这个问题看似可笑,因为我们从小学习的就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但其实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证据证明,只不过学者考证到吴承恩写过一部叫《西游记》的书,但到底是不是孙悟空、唐僧这个《西游记》就不知道了。我们能见到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