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一版2024年第3期

作文周刊·高一版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4年第3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封面文章 | 学写辩论稿

辩论稿是一种应用型文体,其基本要求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辩论稿一般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开头应说明辩论题目,提出观点;主体部分要用典型的材料、有力的分析使听众信服;结尾要有力,总结发言的同时要给人启示和回味。写辩论稿前需注意以下三个方...

封面文章 | 无穹— 中国·航天沉浸艺术展

2023年12月23日上午,“无穹——中国·航天沉浸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举办。 “无穹——中国·航天沉浸艺术展”融合包括历史、文献档案、实物、装置艺术、光效艺术、数字艺术、AR交互等在内的各种传统与新型展陈形式...

素材天下 | 颐和园“最强扫地僧”:心有热爱成就平凡人生

“这叫嗢怛罗曼怛里拏洲,那叫舍谛洲,那下边有遮末罗洲、筏罗遮末罗洲、提诃洲……”“天洁塔、地灵塔、吉祥塔、皆莲塔……”如此专业的介绍既不是来自导游,也不是来自学者,而是出自颐和园保洁员张旭之口。这些地名别说记住,一般人甚至都念不出来,因此不...

素材天下 | 向仲怀:点燃蚕丝之光

向仲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为我国蚕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作出杰出贡献。 2006年,向仲怀带领团队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调研考察。深入调研后,他指出:“不能固守单一模式,必须建立新的产业技术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蚕桑共同发展,充分利用...

素材天下 | 陈宗懋:一片叶子也关情

“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茶叶的质量安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从20世纪中叶起,陈宗懋就开始关注茶叶农药残留问题。几十年来,他带领团队率先开拓出茶叶农药残留、茶园化学生态防治两大研究领域。 我国约有半数人在饮茶,饮用安全至...

素材天下 | 谢毛三:运动让我重生

2023年10月23日,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赛场,浙江运动员谢毛三在皮划艇女子KL1级决赛中以55.478秒的成绩斩获金牌,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本届亚残运会首金,同时也是杭州亚残运会首金。“国家培养了我,我不能辜负国家和教练对我的期待。”赛...

写作指津 | 辩证分析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重视皮肤护理,但清洁时要掌握好“度”,过度清洁就会损伤皮肤。同样的,生活中一些事情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但我们也常常说:突破极限,才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

读写快车 | 补锅匠许师傅

补锅匠走村串巷地谋生活。他们挑着一副旧担子,一头是一方矮小的风箱,一头是一只粗涩的竹筐,竹筐里放两三把锤子、几斤煤块、一堆碎铁片、四五块手掌大的碎布。这些零碎的小东西,几乎是补锅匠全部的行当。 补锅匠进青巷补锅时要吆喝一来回。他们一手拿一个...

读写快车 | 老街“送甜人”

如东是南黄海之滨的一座小城。东北角的老石板街,青砖黛瓦,散发着深幽古朴的气息。在这条街上,时常能见到一位老人,他的精湛手艺和执着精神,令人敬佩。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和奶奶在老街上走着。“哇!真不简单!”一阵赞许声传到耳中,引得我快步走去。...

佳作秀场 | 风景旧曾谙

你一句春不晚,我便到了真江南。 ——题记 青瓦红柱映雨深,静湖多情显江南。我推开被风唤醒的边窗,一阵细雨,淋沥着沉静的古镇;一缕清风,吹落了相思的柳絮,放眼望去,似置身于山水墨画之中。 我辗转于楼阁之间,青砖黛瓦,春雨绵绵,撑一把油纸伞,聆...

佳作秀场 | 春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古人对春雨的赞美。春雨并非都是那么温柔,今天的这场雨就有些急切。 “今日阴有阵雨,最低气温1摄氏度,最高气温8摄氏度……”听着广播里的天气预报,我坐在座位上看向窗外,心想:好久没下雨了。 到了上午第四节课,天...

佳作秀场 | 爷爷的保险箱

家里有一个很旧的保险箱,表面早已锈迹斑斑,但它的样式倒也辨别得清。它早已褪去了光彩,历经岁月沉淀,成为一种别样的守望。 “爷爷,你的那个大保险箱里装的什么啊?”4岁的我躺在爷爷的怀抱里扬起小脸,天真地问道。爷爷用他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脑袋,...

写作训练 | 读懂寓意,辩证阐述观点

文题亮相 经典寓言的寓意是多重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阐述你的观点。 思路导引 要想写好这次作文,就必须读懂寓言《...

写作训练 | 顺应自然,积极实践

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其自然”的思想,有人认为《庖丁解牛》主要强调人要“保全天性”。在我看来,凡事须顺应自然,还须积极实践,才能达到至高境界。 顺应自然,掌握规律,才能带来更大效益。世界上存在两种人:一种是只知道做事不去探求事情...

写作训练 | 遵自然之道,更好地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错综联系、复杂矛盾的世界中,如同《庖丁解牛》中牛的“技经肯綮”,纷繁复杂,难以解开。我们应向庖丁学习,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依乎天理,遵循自然之道,寻求更好的发展。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我们一生...

阅读时光 | 文化经典

【导语】文化经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文化经典中有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昭示着传统文化的底蕴,散发着人文精神的芬芳。全面、深入地感受中华文化经典的博大精深,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我们的必...

阅读时光 | 列子修道九年的经验报告(节选)

“子列子学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老商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更念是非,口更言利害,老商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更无是非,从口之所言,更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

阅读时光 | 儒学的当代使命(节选)

儒学为现代社会发展难题的解决提供智慧。以“尊仁”“崇德”“尚和”为特征的儒家学说,蕴含着化解人类社会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儒学的“尚和”思想对培养人的群体意识,纠偏现代社会个人主义倾向等方面具有借鉴价值。儒家具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行合一...

阅读时光 |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节选)

读文学经典唯一的目的是陶冶我们的性情,开拓我们的精神空间——你坐在小屋里,打开书,就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与千年之远、万里之外的人与生物,宇宙的一切生命进行朋友般的对话,达到心灵的契合,获得精神的真正自由。坚持读下去,你会发现,你变了,像巴金...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