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一版2023年第6期

作文周刊·高一版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3年第6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前沿视角 | 太空会师 逐梦苍穹

热点聚焦 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入驻“天宫”。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有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会师”,他们将完成首次在轨交接。“...

知识延伸 | 激烈交锋 连锁反应

入乎其内我们欣赏戏剧,代入生活体验,看到形象鲜活的人物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品鉴,不得不叹服剧作家的智慧与巧思。戏剧要达到感人的艺术效果,离不开剧作家对戏剧冲突的精心设置和对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一、戏剧冲突,呈现社会矛盾。戏剧...

素材天下 | 孙犁:戴套袖的作家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临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我还听人说过,孙犁老师很严厉,平时少言寡语。我带着信,走进了孙犁老师的“高墙大院”。一进门,他正蹲在拔了...

素材天下 | 沈从文:有一种坚持叫热爱

1922年夏,20岁的沈从文初到北京,一心想去大学读书。他的大姐沈岳鑫和姐夫田真一送给他一句很受用的话:“既为信仰而来,就要坚守信仰,因为除此之外,你一无所有。”正是这句话支撑着他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日子。最初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只有高小文化...

素材天下 | 巴特朝格图:从“三千孤儿”后代到草原“护边人”

“孩子,你的爷爷就是电影里讲的‘国家的孩子’。你要记住,没有伟大的祖国,就没有现在的你。”看完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东乌珠尔边境派出所护边员巴特朝格图这样教育10岁的儿子。说起自己的身世,巴特朝格图特别自豪:“身为‘三...

素材天下 | 半个世纪高贵的沉默

1939年,朱庆澜将军重修法门寺时,发现一个地宫入口。修缮过程中,陆续出土了红白珊瑚宝石、水晶珠、佛像铜器等宝物。朱庆澜将军下令:“所有宝物原塔封存。”当时,战火正炽,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西安。为确保地宫安全,朱庆澜将军立即召集所有知情人,...

写作指津 | 语言凝练生动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植物学家钟扬在《生命的高度》一文中写道:在一个适宜生物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中,不乏各种各样的成功者,它们造就了生命的辉煌,达到了生命的高度。然而,当一个物种要拓展其疆域而必须迎接恶劣环境挑战的时候,总是...

读写快车 | 亲 情

【导语】亲情是写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亲情可能是细腻的,热切的,美好的;也可能是悲壮的,伟大的,厚重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浓烈,真切动人的文章总会触动我们心灵的柔软。它有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许多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儿,都蕴含着浓浓的...

佳作秀场 | 挥洒满腔热血, 谱写青春乐章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吾辈青年当不负青春。做担当者,负重前行,笑迎明日的岁月静好。“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新时代的青年勇于迎接时代挑战,敢于挺身而出。年轻的戍边战士陈祥榕,用热血和青...

佳作秀场 | 握紧时光

“时间像奔腾澎湃的急流,它一去不返,毫不留恋。”每天,太阳渐渐从地平线升起,月亮慢慢坠入云间,这便是时光的流逝。生命的钟摆在日出与日落中晃着,在起点和终点间摇着。面对时间的流逝,莫要惶恐。因为,时间可以是无穷的,如果你用生命的质量去填充。一...

佳作秀场 | 良性融竞争,互利更共赢

梁启超说:“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人类是在与大自然的竞争中获得胜利、走向文明的。有竞争就有对手,正是因为对手的存在,才让我们在竞争中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不断突破自我。现代社会,竞争日益加剧,我们更应倡导良性竞争,达成互利共赢...

阅读时光 | 传统戏剧和现代戏剧

阅读指要咫尺戏台,囊括五湖四海;几更时序,便是万古千秋。生旦净丑说尽人间百态,唱念做打演绎百味人生。中国戏剧是一种融合多种表现形式,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无论是传统戏剧还是现代戏剧,都因其深厚的民族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广泛的...

同步写作 | 材料作文导写种 子

模拟考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材料一:华夏祖先神农氏播下的种子,一直生长到如今,让我们每天都咀嚼着远古的味道。材料二:为建国家种子库而献出生命的钟扬曾在演讲中说:“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材料三:袁隆平...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