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一版2023年第7期

作文周刊·高一版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3年第7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前沿视角 | 探寻戏剧作品的艺术特点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演员在舞台上通过唱、念、做、打,塑造出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百态人生,让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受到精神上的洗礼。戏剧与文学作品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在塑造人物形象这一点上,却有很多相通之处。 一、以唱词、旁白、独...

知识延伸 | 推动剧情体现独特

入乎其内欣赏戏剧,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让我们兴味盎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我们始终牵挂,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爱恨交织。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戏剧语言如静水流深,如冰山沉潜,含蓄幽远而意蕴丰富。戏剧语言包括舞台说明和人物语言。舞台说明是剧作...

素材天下 | 刘明侦:助祖国突破能源瓶颈

1990年5月17日,刘明侦出生于重庆。上高中的时候,她在一本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努力奋斗上剑桥!”2012年,她获得了剑桥大学硕士学位。2015年,她获得了牛津大学博士学位。2013年9月,刘明侦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自然》...

素材天下 | 冯江:日复一日坚守,也是壮丽人生

梦想是个闪着金光的词。有的梦想需要闯关破局、万里奔赴,有的梦想则需要年复一年坚定地守护。40岁的冯江是后一种追梦人。冯江14年来守护的沉湖,是武汉这座城市最珍贵的宝地之一。冬天的沉湖远离城市,候鸟穿梭,美不胜收。然而,当这一场景定格成为长年...

素材天下 | 李麟青:科技赋能,有爱无碍

李麟青,人工智能方向博士,也是苏州大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学院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残障学生。李麟青1987年出生,1岁被确诊为脑瘫,经过全国很多医院的治疗,但他的病情并没有太大好转,不仅无法站立和行走,双手也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比较正常地活...

素材天下 | 韦慧晓:中国首位女舰长

韦慧晓出生于1977年。2000年,她从南京大学毕业,进入华为任职,工作仅4年就获得了“金牌白领”的称号,年薪十分优渥。面对这些成就,韦慧晓却很清醒,她知道自己的不足,必须持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怀着这种理念,韦慧晓奋力拼搏,2004年...

写作指津 | 符合文体

[文题 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疫情的反复,让很多人、许多事陷入困局,但有一些人、一些事却能别开“新局”。比如,可以随时反复听的作文批改留言,对学生来说反而是效果更好的“新面批”;老字号“试水”菜品,通过直播制作,线上外...

读写快车 | 记叙文写作指津 结构清爽

名家引路 人生本没有意义 毕淑敏我有过若干次演讲的经历,面对从医学博士到纽约贫民窟的孩子等各色人群,我都会直率地说出对问题的想法。在我的记忆中,有一次的经历非常难忘。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约过我好几次了,说学生们期待和我讨论。我一直推辞,...

佳作秀场 | 青春,有“意思”更要有“意义”

主题导语青春,是一本自传体的书,书的作者是自己。写好“青春”这本书,需要我们用智慧的大脑去构思,用良好的道德去立意,用崇高的理想去布局,用坚定的信念去写作,用奋斗的精神去修改,用执着的追求去宣读。 佳作展示一 青春是奋斗出来的 侯 畅毛泽东...

阅读时光 | 《牡丹亭》导读

作家名片汤显祖(1550年~1616年),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早年仕途不顺,48岁隐居家乡临川玉茗堂,孜孜于戏剧和诗词创作。主张“至情论”,笃定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情”与生俱来,...

同步写作 | 材料作文导写 致敬英雄,接续奋斗

模拟考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022年9月16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中国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88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空军两架战斗机护航,...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