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一版2023年第42期

作文周刊·高一版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3年第42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青年瞭望 | 知行合一 历练成才

热点聚焦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们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勤奋治学,练就兴农富农的“十八般武艺”。青年学子知行合一,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生活,把实践当作大课堂和练兵场,历练成才。知行合一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处事方...

知识延伸 | 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

入乎其内 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不仅能给予我们美的熏陶、情的感染,而且可以启迪我们的哲思,激发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充满诗意与生命力的生活的思考与向往。因作者审美情致、生活际遇、情感体验的不同,对景物的观察、欣赏和表现的角度也会不同。如郁达夫在...

素材天下 | 乡村振兴

【主题阐释】乡村振兴包括很多方面,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要让广大农民走出贫困、共同富裕,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纳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框架中,乡村经济振兴和乡村文化振兴如火如荼...

写作指津 | 记忆中的故乡

妙文品评 简 单 ◎陈一祎“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熟悉的旋律在身边回荡,让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遥远的故乡,在我的记忆里,那里有着翠绿的树、清澈的水,那里的天空很透,夕阳很柔,鸟儿的声音很悦耳,花儿的颜色很艳丽。仿佛看到奶奶...

读写快车 | 风物美景

【导语】世间万物皆有其美,我们可赏山之绵延亘古,巍峨挺立,看水之潺潺流动、波涛汹涌……作家也常以风物美景为题进行写作,读之、欣赏之,使人领略山河之美。 美文赏读 张 家 界 ◎卞毓方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

佳作秀场 | 感情因真诚而宝贵

身处日新月异的快节奏时代,互联网让一切都变得简单便捷。我们的手机、邮箱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可是,在形形色色的信息中,人们却渐渐失去了与人交往的准则——真诚。在那个曾经手写信件的年代,车、马、邮件都很慢,慢到离人只能通过共赏一轮明月...

佳作秀场 | 臻内外兼得,守德之芳馨

伏尔泰曾说,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而无所得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他认为德应以利他为基准点,个体所得不应属于德的范畴。《说文解字》云,“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德”与“得”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内得于己,不以私利...

佳作秀场 | 理想“拍卖会”

傍晚,我坐在草地上,仰着头,思考着今天白天语文老师在课上问的问题:“大家的理想是什么?”心中闪过许多答案,还未理清思绪,就寝的铃声便响起,我只好回到寝室,拥着被子,进入梦乡…… “请大家将自己的理想放在南瓜盒里,如果竞拍这个理想的动物超过一...

写作训练 | 出名的“早”与“晚”

文题亮相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国才女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作家在活着的时候成名是件坏事,我宁愿我的书在我死后才获得人们的认可。”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

阅读时光 | “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 品读汪曾祺散文

导 语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或记事,或写景,或言志,真实记录时代的沧桑变幻与人类的审美情感。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因为它有着独到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常读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情操,还可以从中...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