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一版2022年第12期

作文周刊·高一版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2年第12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 中国速度步履铿锵,迈向新未来

热点聚焦截至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4.63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到3.79万公里。1036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系列动车组速度等级覆盖时速160-350公里,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天涯若咫尺”“千里...

读写快车 | 详略得当

话题亮相作文写作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与考试中,议论文是我们写作最多的一类文本。一篇好的议论文往往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这主要体现在论据材料的合理安排上。详写,是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思想的、能体现时代特色的材料加以具体论述,写得...

知识延伸 | “探索与发现”主题阅读

主题阐释 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这需要以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充沛的想象力去发现其中的奥秘,这种发现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兴趣的创新过程。在自然科学中,通过探索,你会解开自然和宇宙的密码,品味科学带来的无穷魅力。在社会科学中,通过探索...

素材天下 | 周恩来“补饭钱”

1973年,周恩来陪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浙江省杭州市,即将离开的那天,周恩来善解人意,说此次随行人员十分辛苦,要请大家去楼外楼吃个饭。楼外楼饭店的员工听说总理要来,非常兴奋,个个精心准备拿手菜,把面朝西湖的餐厅打扫得窗明几净。中午,周恩来同随...

素材天下 | 马三立的绝技

说到“一心二用”,大多数人都得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可搁到相声大师马三立身上,这个词瞬间变成了褒义词,而且让人觉得不容置疑。话说那是一件几十年前的事,马三立应华声电台邀请,与搭档张庆森合作录一段《大上寿》,刚进电台大门,台长便把马老给拦住了。...

素材天下 | 不愿名人做祖先

北宋名将狄青,能够从一个低等军官快速跃升至延州指挥使,完全是凭着勇而善谋的个人能力与征伐战功。但在那个出身决定命运、门第高于一切的封建时代,就算狄青的功劳再大,能力再突出,“寒门子弟”的身份也使他免不了会受到那些“根红苗正”、有着豪门世族身...

素材天下 |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1923年,一场车祸导致梁思成左腿骨折、脊椎受伤。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尽管做了5次手术,他还是留下了残疾和后遗症。梁思成左腿短了1厘米,脊椎骨出现弯曲、驼背,需要佩戴铁质装置支撑背部,才能保持身体直立,这个特制装置被大家称为“铁马甲”。19...

精批细改 | 人物形象从单薄到饱满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人生如逆旅,你我皆是行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有的只是匆匆一瞥,有的只是擦肩而过,有的则会常伴久远……不同的人给我们的生命涂抹上了不同的色彩。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哪些让你印...

悦读时光 | 《百年孤独》导读

作家名片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2014年),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其作...

佳作秀场 | 理解材料要全面,透过现象看本质

技法指引面对新材料作文题,我们需要认真阅读材料,全面理解,整体把握,准确地领会材料内涵。立意的角度可以有多个,但必须在材料涉及范围之内。写作者所确定的立意要尽可能符合命题者预设的立意,写作者要在材料所提供的故事背后发现命题者的真实意图,由此...

同步写作 | 说得清,道得明

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请写一篇作文,说明你发现的某一事理。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