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瞭望 | 大成问鼎 逐梦寰宇 热点聚焦2022年10月7日21时10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长十一”火箭...
知识延伸 | 乡土的中国 主题阐释“乡土”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与最深刻的理性集合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她之所以被称为乡土,是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度过了童年时光、青春岁月;我们在这里播撒过笑声、种下过期待、流淌过泪水,遇到了重要的人,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痕迹。这里的夜晚聆听过...
素材天下 | 梅琳:从普通女工到大国工匠 梅琳今年46岁,她的父亲当年是葛洲坝机电公司的桥机工。梅琳小时候,母亲上班忙,父亲经常带着她上班。梅琳看到父亲操作桥机时,神态专注,指挥笃定,无论多重的东西,他都能轻松地把它们从一个地方转运到另一个地方,这让梅琳既惊奇又羡慕。从那时起,梅琳...
素材天下 | 蓝天野:烟雨平生,戏比天大 蓝天野每次拄着拐杖走下场之前,都会回望舞台,像是一种留恋,也是一种告别。现在,他真的告别了。2022年6月8日13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蓝天野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这位观众熟悉的老人即便到了暮年,也依然热爱生活。他喜欢用...
素材天下 | 范德康:一个老兵 一面国旗 一生守护 范德康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他住在浙江省慈溪市长河镇的一个村子里。老人最初萌生升国旗的想法,是在1999年他70岁生日那天。老人召集一家老小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感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更要懂得感恩,于是他想到了通过升国旗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祖...
素材天下 | 包珍妮:一棵疾风中的劲草 “一棵草何其渺小,风一吹它就弯了腰,可草总是结伴而生,相视着彼此微笑。”这是包珍妮在2020年为“复学第一课”战疫主题曲创作的歌词。包珍妮出生在浙江省文成县一个普通家庭,1岁时,她还站不稳。医生诊断她患有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并断定她“...
写作指津 | 用词贴切 阐释准确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荀子曾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言”,是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受益。这是为人处世之智慧。鲁迅曾说:“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
读写快车 | 古诗文中的景色描写 话题亮相优美的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古人荡气回肠的诗文是他们生命的吟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信仰。我们从小就接受古诗文的熏陶,从“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感受草的坚忍;从“落英缤纷,芳草鲜美”中感受...
佳作秀场 | 妙手写胜景 丽词赋深情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管是家乡风景还是异地名胜,只要用心走过,它总能给你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请以一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为写作对象,写一篇游记。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特征明显;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
阅读时光 | 散文阅读例谈 任务阐释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除选编了郁达夫等三位中国现代作家的散文外,还选入了苏轼、姚鼐的两篇古代散文。虽然同一个单元所选课文的文体不同,但学习的任务不是零散无序的,而是围绕...
同步写作 | 材料作文导写“开端”与“结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材料二:魏征《谏太宗十思书》中有言:“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材料三:奥地利经济学家鲁尼恩发现了这样的定律——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