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高一版2022年第48期

作文周刊·高一版

作文周刊·高一版2022年第48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青年瞭望 | 奋斗青春扬壮志,踔厉奋发启新程

热点聚焦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勉励青年、深情寄语青年:“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带头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永久奋斗是中国青年的优良传...

青年瞭望 | 发扬永久奋斗的传统,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总结中国青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可以看出,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传统具有丰富内涵,中国青年的奋斗是有方向、有目标、有立场的。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思想力量和实践动力,让永久奋斗的传统在新时代绽放最美丽的花朵。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中国共产党...

青年瞭望 | 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

广大青年要准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的实践要求,立足新时代、拥抱新时代,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努力拼搏。爱党爱国,厚植家国情怀。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一言一行都要做到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

青年瞭望 | 激扬青春力量,彰显时代担当

“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当知青的岁月里,虽然身处物质匮乏的黄土高原,精神仍富足充盈。在他沉甸甸的行李中,装的最多的永远是书本;在他与村民朝夕相处中,看的最重的始终是对群众智慧的学习。他以“一物...

知识延伸 | 自然情怀

主题阐释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亦归于自然。置身于大自然时,个人的视野会从自身的得失困惑中挣脱,转向更广阔的世界,而内在也会得到丰富的滋养。感受自然,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让心灵回归宁静。...

知识延伸 | 随风吹笛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笛子的声音。我的后面是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慑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

知识延伸 | 冬天

诗人们对于四季的感想大概颇不同罢。一般说来,则为“游春”“消夏”“悲秋”,冬呢,我可想不出适当的字眼来了,总之,诗人们对于“冬”好像不大怀好感,于“秋”则已“悲”了,更何况“秋”后的“冬”!我不是诗人,对于一年四季无所偏憎。但寒暑数十易而后...

素材天下 | 中华文化的“超时空浪漫”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我国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名句,曾引无数后来者临摹记诵。近日,欧洲航天局的意大利女宇航员萨曼莎·克里斯托福雷蒂,在国际空间站掠过北京上空时,将心绪...

素材天下 | 低碳环保,绿色出行

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现场,在“国际竹藤组织”的展台上,有一台独一无二的竹制自行车。它来自浙江庆元,是当地竹制品企业费时3个月,以技术创新之道,成就曲竹卓越之美,研制打造的世界上第一台“曲竹”工艺的可骑行曲竹自行车。在这之前,市面上...

素材天下 | “江豚逐浪”,见证长江生态持续好转

“长江江豚自然种群数量有所恢复;宜昌葛洲坝下、黄石戴家洲、江西湖口和江苏的部分江段,江豚数量呈现明显增长;武汉江段等一些过去的空白区,也发现了江豚的身影;长江中下游江豚种群分布数量连续增长”,农业农村部组织的第4次长江江豚科考,初步观测结果...

素材天下 | “天宫”再授课,奔赴太空科学之旅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从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工作生活场景、先进科学实验设施的展示,到各种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

写作指津 | 材料新鲜,语言有表现力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孙中山曾说:“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材料二:冯骥才经历过两次转型,从绘画转到文学,又从文学到文化遗产保护。他说:“历史文化是一次性的,我们现在留下多少,后人就拥有多少。”...

读写快车 | 词语使用的艺术

话题亮相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在遣词造句的过程中,要按照语境和题旨的需要,对词语进行锤炼,使词语的使用更加准确贴切。朱光潜先生曾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这样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就告诉...

佳作秀场 | “家乡文化生活”写作例谈

文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令人难忘的家乡文化,是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是某个人物留下的故事,是家乡特有的建筑,是某个有着特殊来历的物件……它承载着人们的记忆和情感。家乡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重要的精神依托。...

佳作秀场 | 故土那抹红色

教师下水有这样一片土地,它很普通,普通得在地图上毫无存在感;它却很伟大,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播种梦想,尽情挥洒着青春热血。有人带着梦想走了出去,有人用自己的汗水滋润、回报着这片土地。在我的家乡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伟...

佳作秀场 | 追风筝的人

学生作文潍坊人对于春天的记忆,总是从一只散发着幽幽竹香的风筝开始的。四月伊始,春意盎然。这个时候,北方的天气渐暖,万物被柔和的春风唤醒,从素净的冬天醒来,伸展开一片绿意。听到春风的召唤,内心的希望萌动。每年四月,家乡的广场上都会举行一场盛大...

阅读时光 | 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

任务群阐释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安排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同学们要借助多种积累词语的方法,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词语库;把握古今词义及其演变特点、规律;掌握辨析方法,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多角度辨析词义;能将具体的语言词汇置于...

同步写作 | 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 志向

模拟考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了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对话,显示了先贤对“志”的重视。少年周恩来慨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宏伟之志,引领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成为一代伟人。习近平总书记...

同步写作 | 青年携“志”谱写时代华章

佳作展示一“志”是迷雾中的明灯,点亮人的心火。志,可明确人生的方向。古人云:“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做人若没有梦想、没有志向,就会失去方向,失去目标,即使忙忙碌碌也难有收获。“无志者,天才归于庸碌;有志者,垄亩亦可飞鸿鹄”,拥有远大志向...

同步写作 | 树远志,作有志青年

佳作展示二人间骄阳似好,风过林梢,彼时我们正年少。少年周恩来曾慨然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宏伟的志向,引领他们勇往直前。而风华正茂的我们,更应该树立自己的远大志向,争做社会主...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