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22年第28期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2022年第28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作文周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作文周刊》密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断刊发内容充实健康、形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

目录

蓝色阅读 | 秋韵

今年秋到香山,人也到香山。满路车辆与行人,如同电影散场,或要举行大规模代表会。只好改道万安山,去寻秋意。山麓有一片黄栌,不甚茂密。法海寺废墟前的石阶两旁,有两片暗红,也很寥落。废墟上有顺治年间的残碑,刻有“不得砍伐、不得放牧”的字样。乱草丛...

蓝色阅读 |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

课堂时间 | 抓住特点,大胆想象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

课堂时间 | 多种角度写“丁香”

课前,张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每日一首诗”是苏轼的《题西林壁》,要求同学们背诵古诗,并借助资料理解古诗的意思。张老师: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理解。马心怡:从正面、侧面看庐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从远处、近处、...

课堂时间 | 诗中的“一、二、三”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轼在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六月二十七日,在杭州任通判时,游览西湖后写下的一首诗。诗人就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善于捕捉瞬间变化的景物,细...

课堂时间 |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亮的月光会惊动喜鹊吗?蝉怎么会在半夜里鸣叫呢?原来喜鹊对光线的变化极其敏感,月上时分,它们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啼。苏轼《杭州牡丹》中就有“月明惊鹊未安枝”的诗句。人们曾质疑朱自清《荷塘月色》“这时候最热闹的,要...

课堂时间 | 巧学夸张 增强气势

读《七律·长征》,同学们被整首诗的气势所震撼。何老师清了清嗓子:“同学们,你们认为哪句诗最有感染力?”张苗站起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将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尽显。”隔壁组的...

课堂时间 | 抓文眼,感受“壮”

“呜呼,英雄脊梁,大义凛然。”今日,何老师展示了一幅《狼牙山五壮士》战斗图,李然一句豪言,让同学们精神振奋。何老师清了清嗓子:“这篇课文最初的题目叫《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后来改为《狼牙山五壮士》。文章将‘五个神兵’改为‘五壮士’,好在哪里...

课堂时间 | 透过镜头学场面描写

上课铃一响,周老师扛着摄像机进了教室,这下可热闹了。有的同学按捺不住好奇,提出疑问:“这节课我们不会是要学习摄影吧?”周老师笑着说:“还是上语文课,不过我们要利用电影镜头技法来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中的点面结合写法!”周老师:请大家默读第二自...

课堂时间 | 抓住线索 巧妙布局

看着抓耳挠腮,迟迟不动笔的赵同学,周老师连忙走过去问他是不是写作文遇到了困难。赵同学说:“每次写作文,我都只会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真没意思。”看着对自己高要求的赵同学,周老师想起了最近刚学的课文《灯光》,文章的写作方法或许能给赵...

文化茶座 | 作家笔下的北京吃食

北京,历来是文人雅士聚集之处。在那里,文人雅士在著书立说的同时,也像普通市民一样,流连于大大小小的餐馆,留下了诸多关于美食的记载。炸酱面、烧鸭、东来顺的羊肉、豆汁儿……我们一边感受作家笔下老北京美食之妙,一边感受这个城市的别样风情。 豆汁儿...

我来发言 | 精彩的演讲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聆听过激情飞扬的演讲吧,一定曾因那富有感染力的演讲而心潮澎湃吧,一定不止一次地对成功的演讲者投去羡慕的目光吧!如何才能做一次精彩的演讲呢?六年四班的同学们对此展开讨论。张爱路:演讲首先得选好话题啊!比如“科学”“读书”“家乡...

作文指导 | 有趣的变形记

文题在线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事物,会发生什么呢?你可以变得很小,如一只蚂蚁,一棵草,一粒石子;也可以变得很大,如一头大象,一辆汽车,甚至是一个星球。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发挥想象,把“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作文指导 | 多彩的活动

文题在线“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植树、端午节看赛龙舟、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内外活动,你参加过哪些?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 大手导写怎样才能写好本单元习作?我们一起来做这三个游戏:游戏一:头脑...

好书串讲 | 《童年》阅读串讲之在苦难中学会成长

《童年》是一部触动世界读者的成长史,是一首经久不衰的童年励志曲。它像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复原了一个时代、一个家庭里的一段生活。许多人出现在这段生活里,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善良的,还是狠毒的,都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 内容简介《童年》是高尔...

作文沙龙 | 作文提高班之人物描写展特点

写周记是“作文沙龙”班的同学们多年养成的习惯,本周的主题是人物。黄老师批改着一摞写人周记,其中曼曼同学的这篇作文,让老师拍案叫绝。“丁零零……”作文沙龙开始了,黄老师一进教室,笑眯眯地看着大家:“说到人物,妈妈应该是跟我们相处时间最多的人了...

同题作文 | 接力

文题展示从小到大,你参加或观摩过哪些比赛呢?拔河、接力赛、掰手腕、下棋……写一写让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比赛吧。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绿茵场上,老师们一脸焦急,同学们七嘴八舌,大家都在等待成绩的揭晓——“我们第几名?”“第三吧……额……”“不...

同题作文 | 一次比赛

接力赛结果尘埃落定,请同学们把目光从户外转入室内,来观看这场父子间的博弈——“将死!”我高兴地拍手叫道。爸爸乖乖地举起双手,并笑着向我点点头。别看我赛后这么得意,在比赛时可是经历了一番波折哩!这天下午,爸爸拿出国际象棋向我发出挑战,并扬言:...

妙笔文心 | 染发

母亲喜欢染发,我很早就发现了。母亲从来不到美发店染发,而是从网上买一瓶便宜的染发剂自己染。她喜欢用一种棕栗色染发剂,把略泛灰白的头发染成棕栗色。母亲梳头时,那棕栗色的头发中总会露出丝丝缕缕的白。母亲说,年纪大了,头发便会白。可是很多和母亲同...

妙笔文心 | 湖面之上

我是一个快乐的小气泡,生活在湖底两块石头的夹缝中。我每天看银光闪闪的小鱼互相嬉戏,看两只小螺在湖底甜蜜私语,听石头爷爷讲历史变迁……一天,一条鱼儿来到这儿觅食,我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它。鱼儿不屑地说:“这有什么?你这个小气泡呀,真是坐井观天,...

妙笔文心 | 白水坑赏瀑

清晨,怀着满心的期待,迈着轻快的步伐,我们开启了白水坑赏瀑之旅。驶出市区,行车约半小时,我们来到了白水坑村。这是一个藏在深山峡谷中的小山村,保留着原生态的风貌。绕过一个弯,攀上一道坎,路边的柴草常常会拉住你的裤子。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跋涉,山谷...

妙笔文心 | 来自未来的一封邮件

我百无聊赖地打开电脑,突然,一封电子邮件跳了出来,我点击了“打开”。 杨佳桦:你好!我是五十年后的你。我现在已经是一位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这还要感谢小小的你呀!是你挥洒的汗水铸就了如今的我。忆起你记事不久,刚刚背上书包上学时,你就...

妙笔文心 | 他笑了

他,粗短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然而他的脸上却不带一丝笑容,表情严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他接起电话:“喂,您好,这里是交警局,请问有什么事吗?”对方说:“人民医院门口的十字路口塞车了,已经十几分钟了,前面的车还是一动不动的。”“好...

妙笔文心 | 何为贵

一这是一节户外课。余老师带领我们来到福塔公园。我们正准备欣赏美景,余老师却问:“你们要喝水吗?”水有什么好喝的?不如喝饮料!“余老师,您是不是往水里加东西了?是糖粉吗?”有个同学突然问。余老师顺水推舟:“是呀,这水可甜呢!”那同学接过一杯水...

妙笔文心 | 记忆提取芯片

这天,我签收了一个快递——记忆提取芯片。我捧着小芯片转了三圈,别提有多开心了。我以最快速度打开电脑,把所有和学习沾边的东西整理出来,注入芯片,最后把芯片植入大脑。终于熬到了开学。语文课上我游刃有余,数学课上我大显身手,英语课上老师对我刮目相...

妙笔文心 | 第一次感受悲伤

暴雨,狂风,这可怕的天气席卷了整个城市。我站在阳台上,心情与天气一样,糟糕到了极点。我的爱犬——小黑去世了。我望着窗外,雨水直接浇到了我心上。我回忆着与小黑一起奔跑、踢球、挖土坑……我的眼眶湿润了,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房间的墙上还留着...

妙笔文心 | 好吃的油泼面

今天是周末,一觉醒来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咕咕……”肚子唱起了空城计。两个煎蛋下肚,如同杯水车薪——我依然迫切地需要一点儿碳水化合物来填饱肚子。要不,煮点面吃?我准备做点不一样的面条来吃。对了,就油泼面吧,看过陕西人捧着大海碗吃油泼面,吃...

妙笔文心 | 小笼包

星期六早晨,我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和爸爸一起来到小笼包店。还没进去呢,就看见店铺厨房开着的窗户里冒出了浓浓的白气,今天人一定特别多吧!走进店中,买小笼包的队伍已经快排出店了。我好不容易才找到个位置坐下来,环顾四周,有的食客正在座位上等候小笼...

妙笔文心 | 无名小河美景多

我们村东有一条贯穿田野的无名小河,这里的景色远近闻名。 水 景河水从上游不远处的山上流淌而来。春天,有时河水雾气升腾,远远望去,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白色城墙。夏天,雨水充沛,有时山洪暴发,浪头像一群群小野马,奔腾而下,气势非常壮观,它们从不会“...

妙笔文心 | “爱”——让纸生辉

闾老师正在分发纸张,许是试卷,许是资料。当纸传到我手中时,我愣住了,一张白纸?为什么会是一张白纸?大家大眼瞪小眼,闾老师到底想干吗?闾老师终于开口了:“这张纸能干什么?大家自由发挥,画画、折纸都可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立马忙碌起来。干什么...

作文升格 | 割稻子

升入六年级以后,有的同学写作文还是停留在平铺直叙,没有意识到情节设置的重要性,像记流水账一样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股脑儿往作文里塞。这样一来,作文字数是不愁了,但故事好看吗?吸引人吗?这得打个大大的问号。“文似看山不喜平”,下面这篇作文...

文化园地 | 诗歌中的“托物言志”

中华文化灿若星河,诗歌犹如星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诗歌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读读诗歌,去感受她独特的魅力吧! 【诗歌一】 早 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译文有一树...

文化园地 | 现代诗歌欣赏

原文 礁 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选自《艾青诗选》) 赏析这首诗是艾青1954年写的,此时正值新中国...

红色印记 | 红船精神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中途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下,会议进行得非常顺利,取得了开天辟地的成果。会议庄严宣告了...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