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2024年第2期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2024年第2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创刊于1980年11月的《作文周刊》,由中国写作学会山西省分会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教学辅导类专业报纸。《作文周刊》秉承“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的办刊宗旨,不仅着眼于培养小作家,更致力于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办报,配合各级各类学校搞好写作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发表习作的园地,给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交流教学经验、研讨写作理论的平台。

目录

文化茶座 | 春回大地万象新 联对双楹千家喜

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所以被称为“春联”。春联红彤彤的色彩渲染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多种多样的书写形式展示出书法的魅力,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富多彩的美好寓意富含哲思,催人奋进。春联,不愧是中华传统...

精批细改 | 选材要真实

写作误区 选材真实,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用眼睛记录美好的画面,用耳朵倾听美妙的声音,但并不是说把生活中的场景、人物、事件原封不动地搬到作文里就行。都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只是机械地照搬生活,作文会缺...

读写指津 | 那一次,我___

文题亮相 走进书中的世界,就是走进别人的生活,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登临山顶,幽静苍翠或碧波荡漾,都能点亮你的眼睛,充盈你的内心;一次别样的经历,能让你获得知识与力量,让你心生欢喜和感动……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很多瞬间令你难忘,让你的...

读写指津 | 那一次,我被宋词征服

我接触古典文学较早,儿时便受父命背诵《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其实这种背诵完全是为了免于责罚而应付差事,背的内容全然不知其意,只是像小和尚念经似的一句顺着一句。我就在这种懵懵懂懂的状态中学习着古诗文,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厌倦或不厌倦。 长大...

读写指津 | 那一次,我寻找到了李白

妙笔生花、乐观豪放、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这些都是后人对李白诗歌的赞誉,也是我喜欢李白诗歌的原因之一。我时常沉浸在李白笔下的山水风景中。这不,借暑假父亲去安徽宣城出差的机会,我踏上了寻找李白足迹之旅。 宣城是敬亭山的所在地,李白曾七次登临,在...

读写指津 | 那一次,我学会了坚持

上了初中,一听到有为期一周的体能拓展训练,我的头就摇得像拨浪鼓一样。一想到要顶着烈日走正步或者站几十分钟军姿……我就不由得心里发怵。 尽管内心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但我还是坐在去往训练基地的大巴上。训练基地离学校一百多公里,临行前妈妈说:“坚持...

佳作秀场 | 跛脚师傅

外婆家在丰墩村,村里有一位跛脚大爷,他是村中出了名的修车师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大概就是他那从容的举止和憨厚的笑容吧。 他的后脑勺很扁,鼻子也很塌,虽年近四十,头发却早已花白,难怪被人叫大爷。村中原本是石子路,车胎动不动就被石子扎破。跛脚...

佳作秀场 | 渭城送别

窗外,春雨拖着长长的尾巴,“噼噼啪啪”地打到地上,和树叶“沙沙”的歌声相聚,变成一首动听的乐曲。雨水汇聚成一个个小水塘,似一面面明亮的小镜子,而柳树则如爱美的小姑娘般精心梳理着自己的长发。 驿馆外美景正好,我却无心欣赏。看着即将去安西赴任的...

佳作秀场 | 生活中的小欢喜

平凡的生活中总是有很多小欢喜,但如果你突然问我有哪些,我的脑子里短时间内一片空白,无法回答。然而待细细回味,却发现原来小欢喜就藏在寻常的生活点滴里。 儿时住在外婆家,晚上出去散步就是我童年里难以忘怀的回忆。 夏夜,漆黑如墨的天空中点缀着颗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