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认同中华文明、维护中华文明的一种强烈的表达。韩愈有言:“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陆游临终前赋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顾炎武在明亡后宣称:“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由此可见,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精...
封面文章 | 科研方向的选择服从国家的需要 “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在年过90岁时曾送给杜祥琬一句话:“60岁的人是可以从头开始的!”1987年,49岁的杜祥琬被选入国家原“863”计划激光专家组,后出任国家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这意味着他要从已深耕20年的核物理研究转向新的高...
封面文章 | 以蚊攻蚊 蚊子!全都是蚊子!装在一个个蚊笼里,扑腾着翅膀使劲儿飞。走进中山大学在广东东莞建立的某栋实验楼,这里简直是蚊子的“天堂”。中山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张东京解释,释放的蚊子都是雄蚊,在出厂前,要接受比人的胸透检查高3000倍的射线辐照。此后,绝育的...
封面文章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963年7月,美、英、苏三国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的条约》。这一条约的实质是巩固超级大国的核武器垄断地位,限制其他国家发展核技术和核武器。“必须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在进行了一定数量的大气层核试验之后,尽快...
精批细改 | 文学之桥 你摆渡在心灵的河岸间,我们行走在文学筑起的小桥上 (习作开门见山,围绕文题展开。) 远远望见 周末,我在整理杂物间时偶然翻到了一个日记本,封面上,金黄色的田野中站着一只小鸟,正欢快地啄食着稻谷。 这是什么时候的日记呢?我一脸惊愕,却又有些迷...
读写指津 | 跟着名篇学写作之自然环境描写 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一般分两种: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霜雨雪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包括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恰到好处的自然环境描写往往能起到烘托人物形象、...
佳作秀场 | 在这个世界雕刻自己 他在这个世界雕刻着炸药,也雕刻着自己。 ——题记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航天特级技师,他的工作就是用一把刀片雕刻出固体燃料火箭中火药的形状。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难的就像在万米高空...
佳作秀场 | 我村的“长者食堂” 双休日,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下了高速,进入乡村公路,开了好一会儿,爸爸突然减慢了速度,最后竟停了下来。摇下车窗,爸爸看着路边的一栋带院子的二层小楼,自言自语道:“这里什么时候变成了饭店?而且这饭店的名字也挺奇怪,叫什么‘莫愁村长者食堂’……...
佳作秀场 | 大青树下的回忆 校门口不远处的那棵大青树,曾承载着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放学时,我们总是三五成群地停留在大青树下等候家长接回家。我们时而说笑,时而热烈地谈论着各种问题,大青树就在那儿静静地听着,做我们最忠实的倾听者。有时听到好笑的地方,它也会忍俊不禁,叶子“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