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2023年第42期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2023年第42期

周刊 学生必读

简介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作文周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作文周刊》密切联系青少年的生活实际,不断刊发内容充实健康、形式丰富多样、语言生动活泼的好文章,受到全国各地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和喜爱。

目录

文化茶座 | 乡土,中国人的精神原乡

内容介绍 几千年来,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人们聚村而居,在土地上谋生,形成了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对于一辈子都在种田劳作的人们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粮仓;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他们的精神归宿?保护土地、振兴乡村,是人们追...

文化茶座 | 一畦青绿

春分刚过,企盼已久的春意醒来,与人们撞个满怀。那一畦青绿,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春天迎进了小院。 小院紧贴山脚,当年我选购时一眼看中。虽然熟土已消失,回填土也被搅拌进碎石块,但经过反复翻刨和改造,添加进有机土和锯屑、河沙,这块土地终于复垦平...

文化茶座 | 与稻田重逢

儿时记忆里,散布在村子里的每一块稻田都像家里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村里人的心思似乎都扑在稻田里,唤起孩子的名字是一贯的粗嗓门,而说到稻田呢,开口闭口则是“俺家的长丰大丘”“屋门口的三湾丘”……完全是一种温柔的声调。 站在老屋门槛外,一抬...

实战演练 | 命题作文导写感恩相遇

文题亮相 遇一位知己,收获一路幸福;遇一部佳作,邂逅生命盛宴;遇一处胜景,感悟自然造化……感谢相遇,启迪了我们的智慧,充盈了我们的人生。 请以“感恩相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实战演练 | 感恩相遇

清晨,我早早起床,开始准备一天的旅行,第一站便来到了位于承德市的“小布达拉宫”。 骄阳似火,我站在山脚下向上望去。当看到那又长又高的台阶时,双腿便开始发抖。好不容易到了大红台,走进重檐大殿里,墙上众多精美绝伦的壁画深深吸引着每一位游客。给我...

实战演练 | 感恩相遇(崔琪悦)

微风拂过,田地里的向日葵慢慢追逐着太阳的方向。暖阳的余晖洒满画室的每个角落,一束光落在画板上,画上的向日葵熠熠生辉,仍是记忆中灿烂的模样。这一幕,再次勾起了我的回忆。 我与它相遇在梦想萌发的四岁。 回家路上,我途经一家正在举行画展的美术班,...

读写指津 | 家乡风物

主题导语 无论行至何方、身处何地,家乡的味道永远熟悉且亲切,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家乡。家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粥一饭,总会在特定的时刻,凝结成一个词——乡愁。时光流转,散落在光阴...

读写指津 | 酸粥

它不像五星级酒店的美味佳肴那样受人追捧,但对于我的父母和其他长辈来说,它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它是什么?它就是酸粥。 这酸粥尝起来美味至极,做法也简单。要想第二天起来吃上这一碗美味的酸粥,必须在前一晚上浆米。先盛上一碗白米,再掺上半碗小米,黄白...

佳作秀场 | 我愿做不被定义的少年

日落西山,天边原本纯净的蓝色中混入了几缕五彩的晚霞,它们不断地奔跑跳跃,将大片的蓝染成了黄、红、橙、紫多种色彩,飞舞着、变幻着,给云镶上金边,似那不被定义的少年。 有人说少年是热烈的,但他也可以是恬静的。 少年们可以坐在树荫下,依偎在一起,...

佳作秀场 | 且慢

我站在二十一世纪巨大的时代穹顶下,望着人们来去匆匆的身影。他们是那样的熙熙攘攘,是那样的步履匆忙,或许是在追逐着什么,又或许只是在随波逐流,人也匆匆,我亦匆匆。 当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物质条件愈加富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一个快节奏...

佳作秀场 | 想起了你的温柔

今夜,风仍在继续地吹拂着。 你清瘦的样子,永远定格在了那深远的时光之中。 一想到你,眼前便浮现出了那飘逸的风、滂沱的雨,摇曳的秋千和盛开的海棠花,仿佛看到了你在游赏着每一处风景,感受着汴京的繁华,在那一首首曼妙的小令中,遇见你如花的温柔。 ...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