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24年第3期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24年第3期

月刊 学生必读

简介

本刊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语文教学服务、为作文教学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追求,以发掘和扶助青少年文学新锐为己任,密切关注当代中国作文教学走向,同步追踪考场作文和创新作文的最新动态与成果,大力倡导写作新理念,充分鼓励有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及时提供当代中学生优秀原创文本范例;依托强大的专家和名师阵营,竭诚传授作文秘诀,倾力打造21世纪中国作文名刊。

目录

卷首 | 人生因“立言”而美丽

两年前的暑假回老家,我把一份《文化艺术报》交给老父亲:“您读读这篇文章。”父亲戴上老花镜,渐渐地眼圈湿润。他读到了儿子写他的文章——《立在田间的父亲》。那时,我能够感觉到,我们父子的心都很温暖。我很幸福,父亲很欣慰。 教了32年语文的我,愈...

新赛场 | 从陌生到熟悉

江南的冬天一点都不冷,在冬日的雨滴倒映的梨云梦中,你开始神游至阳和启蛰的春日。恍惚间,一句乡音便会拉你回到现实。在陌生中神游,被熟悉温暖。 阿如,是我年少时最初排斥的陌生人。 一个人穿过窄窄的小巷,总是在心中悄悄期盼有一场不期而遇的雪,最好...

新赛场 | 周语津:从陌生到熟悉

璀璨的烟花在如墨的夜色里绽放,窗框被抹上亮色。柔软的围巾裹着脸颊,拉下,嘴里呼出的白汽像一场雪,融进茫茫的记忆里。长空之下,映着白雪的红窗花,你说,你记得。 2017年的冬,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和父母在外地生活,那是一个冬天会下雪的地方...

新赛场 | 江文慧:从陌生到熟悉

一 新学期,可谓新气象。可“新”,即是“陌生”。风扇“吱吱呀呀”地响着,似乎摇摇欲坠。我的注意力被风扇吸引过去了,转而凝望一览无物的天花板。以前很少来的地方,现在成为我日常学习的教室。身边的同学换了一批人,老师也不再是熟悉的老师。 好吧。看...

新赛场 | 汤昕蓉:从陌生到熟悉

站在镜子前,望着那个陌生的自己,我愣住了。 “你家孩子又懒又笨!”“你这次的考试成绩真令我失望。”“就知道玩,你还会什么?”无数的脸庞浮现在眼前,话语如同枪膛里的子弹射向我。镜子里那个眼眸呆滞无神、头发乱糟糟、似乎想遮盖住什么的女孩,让我感...

新赛场 | 陈映潼:从陌生到熟悉

楼楼相扣,满斟一斗夕晖。 “还在加练呢!”人影撞碎了半墙夕阳,余晖落在她微斜的衣领上,也落在我被汗浸湿的发梢。 记忆里的落日时分不如这日的浓,却更似来时的陌生。哨声此起彼伏,人影绰绰,篮球却慌了神般冲撞地面,应了那日血色的天。球赛愈加激烈。...

新赛场 | 我为《作文新天地》写稿

2019年,陈玉赛编辑寄给我最新出版的几期《作文新天地》并约我写稿,我认真看过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刊物办得质朴而专业。 质朴的第一个含义是想学生成长之所想。比如说封二的内容安排:展示学生形象,介绍成长经历,交流心路历程,这样的设计,不仅仅为中学...

新少年 |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她有一双爱笑的眼睛,像夏夜的星光,她热爱着这个世界,用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生活,把点滴温暖融入文字。她希望给人们带来故事。几年来,她追逐故事的脚步从未停止。每到周末她都会抽出时间来写作,也常常与老师交流写作,她对写作的热情从未消减。 她说...

新少年 | 日与月(节选)

一 “羲和县车光未暾,岷峨云埋蜀帝魂。”我叫羲和。儿时,我问母亲,羲和是什么意思?母亲冷冷地回答我,是太阳。 太阳?真的是太阳吗?为什么这个名字炽热而光明,我的家却不曾因我的存在而温暖,而是支离破碎?我不喜欢这个名字,我说:“妈妈,我不想当...

新少年 | 红柿树下,我和外婆的故事

岁岁叶绘,迢迢风拂,层层树荫,累累柿子悬枝,挂霜渐红。 ——题记 这次我从浙江临安来到了外婆所在的广东小县城。外婆家的那棵柿子树始终扎根在我童年的梦里,枝繁叶茂间透出点点日光。穿过柿子树的微风,翻开了记忆中外婆和我的一个故事。 外婆是一直生...

新少年 | 埙声绵绵

细雨蒙蒙,旧檐滴落黄昏。埙声悠悠,风铎或唱或吟。听,那澄澈如水的埙声,流过亘古的洪荒,穿过风烛残月,钻进了我的耳朵里…… 初遇,静美。在古朴的乐器行,我一眼就看上了那不起眼的埙。埙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陶制,梨形,黑色,那么朴...

新少年 | 给外婆的一封信

亲爱的外婆: 您好! 我陪伴在您身边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我还有很多心里话想对您说。返回学校之后,我对您的思念日积月累,愈发浓厚,就让这封信送去我对您的思念吧。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临近春节,您催促的电话就常常响起,一声声急促的电话铃声让我想要见...

新少年 | 深秋的赞歌

那里,藏着深秋的礼物;那里,唱着深秋的赞歌;那里,讲述着深秋的故事…… ——题记 深秋在某个静谧的夜里悄然莅临我的家乡——楠溪江的一个小山村。 这天清晨,我早早起了床,披上棉袄,搓了搓手,哈了口气,那气忽地化作一团白雾,缓缓飘散。 深秋的小...

新少年 | 赏山水,阅浙江

不论是在吴均笔下的山水名篇《与朱元思书》中,还是黄公望的不朽画作《富春山居图》里,富春江山水都被描绘得如梦如幻,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大文豪苏轼感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大诗人白居易写下“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杭州...

新锦囊 | 回归生活的本真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白色的封底套上几笔淡淡的青花蓝紫色,没有丝毫商业花哨噱头的封面和书腰,极像一位身着扎染粗布蓝衣的江南乡间女子,朴素、自然、清新地向你走来。 每次读这本书,就像在品茶,合上它,便不禁扪心自问:你懂得生活吗?是啊,当面对这...

新锦囊 | 景为情设 情因景生

钱彦吉,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教育集团(凤凰校区)语文教师。曾获浙江省2023年“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学教师组一等奖、2023年浙江省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等荣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课获评2023年浙江省省级“基础教...

新锦囊 |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

新锦囊 | 林海

我总以为大兴安岭奇峰怪石高不可攀。这回有机会看到它,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落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木,才证实这个悦耳的名字是那样亲切与舒服。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大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

新锦囊 | 活成一棵树

当人活成一棵树时,哪里会有化解不了的憋屈,无法消除的嫉妒,难以填满的贪欲?哪里会有攀比欲、计较心? ——题记 不管行至何处,我第一眼捕捉的,总是树。即便站在长城之上竭力去感受的,也是垛口外数百上千年密密丛生的树们的恢宏阵势。在地坛,我的目光...

新锦囊 | 让写作思维“可见”

陈寿《三国志》中的“三顾茅庐”很简单,简单到只有12个字:“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不过这已经具备了记事“六要素”中的三个:人物(先主、亮)、经过(三往)、结果(见)。其实,“由是”也暗含了事情的起因(徐庶力荐)和发生的时间(“徐庶...

新锦囊 | 漫漫练习路

“快点!快点!下楼啦!” 体育节临近,我们练习排球双人对垫的次数也越发频繁起来,就连午休时都想着在楼下找个地方好好练习。 今早我因为出门太赶而忘了带球,我和搭档只能寄希望于学校的体育器材室了。可当我们满怀期待来到器材室门口时,却发现午休时不...

新锦囊 | 那个老人

小区里有很多流浪猫,尤其我们十五号楼附近。 每天清晨,流浪猫们聚在楼前,唱起歌来,有的低沉,有的高亢,有的雄浑,有的激越,成了我们十五号楼独特的晨曲。 它们在呼唤一个人,一个老人。 老人个子不高,头发宛如秋霜,慈祥的脸上满布深深的皱纹。她的...

新中考 | 画一盏明灯给自己

生活就如海上行船,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浪,当夜幕降临,周围笼罩上一片死寂的黑暗时,行船就变得愈加艰难。 有的人,天生拥有一盏明灯。当遇到黑暗时,他们只需点亮那盏明灯,黑暗就会被驱散。就如宋徽宗,生来就是太子,他只管自己吟诗作画,江山总都是他...

新中考 | 画一缕阳光给自己

终于结束了一天繁忙的课程,我就着月光,在人群喧嚷中,向家的方向走去。 我的脑海中都是琢磨不透的知识,腹中似乎淤积了一个始终未被消化掉的线团,在黑夜中不断发酵、膨胀,让我近乎成为这黑夜的一个分子。 走在小路上,远处微黄的灯光勉强照亮道路,耳边...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