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22年第12期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2022年第12期

月刊 学生必读

简介

本刊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为基础教育服务、为语文教学服务、为作文教学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追求,以发掘和扶助青少年文学新锐为己任,密切关注当代中国作文教学走向,同步追踪考场作文和创新作文的最新动态与成果,大力倡导写作新理念,充分鼓励有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及时提供当代中学生优秀原创文本范例;依托强大的专家和名师阵营,竭诚传授作文秘诀,倾力打造21世纪中国作文名刊。

目录

卷首 | 写作即交流

写作即交流,是我们分享知识、沟通情感、传递思想的基本方式之一。 高效的交流,必基于共同的话题。故写作需紧扣话题,内容关乎自然、社会,还是人生?写作为传递感受、体验,还是思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写作虽是个人的内心独白,但其意义更在于通过“...

活动 | “美好童年·丰收山乡”主题征文选登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省期刊协会、浙江少儿阅读联盟、浙江教学月刊社联合主办,本刊编辑部策划并承办的浙江省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美好童年·丰收山乡”主题征文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征文活动自2022年5月开始,9月截稿。初中组共评选出...

活动 | 忆童年,最是稻香满陂田

陂前清水边,疏风摇碧浪。着蓑戴笠唤夕阳,只是盼丰收。水鸟掠田过,牛哞伴短笛。穗头花绽露微黄,朝耕继暮耘。 ——题记 檐上的瓦斑驳了青苔的碧意,吱呀作响的木门轻诉岁月的悠长。田间小溪灵动的身姿在碧叶掩映、花香萦绕间静静流淌。 河流两岸的人们,...

活动 | 茶美山乡

我的家乡磐安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美称,产茶历史亦悠久。远自东汉年间,家乡的先民们便开始种茶、制茶、饮茶。在宋代,家乡的茶成为皇家贡品,明代开始销往世界各地。如今,这一片片茶叶,更是家乡村民们奔向共同富裕的一叶叶小舟。 沧海桑田,时至...

活动 | 吾乡·吾爱

温暖的阳光斜射入室,给典雅的红木书桌镀上了一层金色。我坐在桌前,正悠然地品着老家的茶,母亲在外头喊着:“快点,我们要回老家了。”我一边应着,一边放下茶杯,思绪已悄然飘远…… 万千欢乐,融于荸荠 阳春三月,外公买来几百颗荸荠种球,再小心翼翼地...

活动 | 柑橘香里说丰年

瞧,灌渠里抓小虾的勤劳身影,每次踌躇满志,每次却只带满身泥空手而归;望,潺潺溪水边追逐蜻蜓的小短腿,跑得那样快,摔倒时哭得亦是那么响亮;听,淡淡橘香中埋藏着顽皮孩子的悄悄话。悠悠飘荡的橘香,伏在耳畔叙说着一个又一个睡前故事,陪伴着我酣然入梦...

作品 | 浸于读,勤于著,乐于画

每年新初一入学的暑假,班主任都会无一例外地要去每个学生家家访。这届因搭班的班主任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于是我这个老教师自告奋勇,充当“护花使者”。 一个炎热的傍晚,我们在家访了同单元的一个学生后,踩着几级楼梯,就到了杨璧瑜家。沙发上刚坐定,我...

作品 | 荣耀向我俯首

19世纪的巴黎,拿破仑刚刚倒台,法国各种势力错综复杂。然而拿破仑却成了一些青年人敬仰的偶像,他们悄悄地想要在黑暗的社会中闯出自己的天地…… 于连·索雷尔就是《红与黑》描述的那千百个挣扎着的灵魂中的一个。似乎没有比他更适合走上巅峰的...

作品 | 妈,我回来了

站在阳台上,遥想茶灰色的天空盈满多少爱恨情仇,听重峦叠嶂的回忆在风中哭泣。 阴暗的楼道里灯光忽明忽暗,急促的脚步声在回响。脚步声停在门前,像有生命般,我听出了稳稳的安心。“妈,我回来了!”为什么我的心像陈旧的悲伤酿成的酒,辣喉又迷我眼? 我...

作品 | 慢

“喔喔喔!”大清早一阵鸡鸣闯入我的耳中。 “哎呀!”我翻了个身,不满地嘟囔一句。才翻身没两分钟,鸡又“喔喔”地叫着。没办法,敌不住外婆家的公鸡那嘹亮的歌喉,我从床上爬了起来。 “醒了啊,水蒸蛋蒸好了,你自己去锅里拿……”耳边传来外婆爽朗的声...

作品 | 空瓶子

我们要常常擦拭自己的心灵之镜,来照见世间的真善美。 ——题记 天从浅灰转至深蓝,落寞的城市里充斥着悲伤与心酸。昏黄的路灯周围笼罩着朦胧的晕圈。星洛失魂落魄地拐过街角,左手握着空矿泉水瓶,右手紧紧攥着一张离职通知单。她的眼眶发红却没有泪——她...

作品 | “特别”行动

“哈哈哈……”我兴致十足地盯着电视中的人物,笑得如阳春的桃花,灿烂异常。突然,清脆的开门声传入耳中,我脸上的花儿顿时凋谢,慌乱中想抓些什么在手上来掩饰——但为时已晚。 一小时前,我像一摊烂泥,半躺在沙发上,正看至节目的高潮处,老爸一脸严肃地...

作品 | 游衢州水亭门

水亭门古街,空旷而静谧。地面,被岁月磨砺得光滑而平整;房子,被岁月刻画得古老而柔美。闭上眼,我的思绪能穿越到古代,穿着汉服,行走在古道中,环佩叮咚。 月光铺排在深灰的砖瓦上,洒落在年老的街道中,慵懒又散漫。古朴的屋檐,有月光缓缓从檐角滴落…...

作品 | 一起吹过晚风的街

普通啊,不平凡,它是我唯一的家乡。——题记 起风了,记忆随时间一直晃到现在。这是我生活的小镇,亦是我快乐的乌托邦。鄌郚是我爱的家乡。 仲春时节,九曲河溪沿路南流,迷蒙细雨雾遮杏树,嫩绿小草沾满雨露。 初夏,路边高大茂盛的梧桐,繁茂的枝叶交错...

悦读 | 以读促写,作生活“真”文

郑妹丽,一级教师,浙江省义乌公学语文教师。荣获金华市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金华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金华市初中语文原创试题评比一等奖。二十余篇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参与编写《写作有道》《项目化写作案例》《语文同步练习》等书。 “多...

悦读 | 吃瓜子

从前听人说,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 但我以为这三种技术中最进步最发达的,要算吃瓜子。我对于此道,一向非常短拙,说出来有伤于中国人的体面,但对自家人不妨谈谈。我从来不曾自动地找求或买瓜子来吃。但到...

指导 | 芥川龙之介《竹林中》

高翔,文学博士,创意写作导师,诗人,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上海政法学院中文系讲师。曾获第44届香港青年文学奖,拥有创意写作教具“编剧大师卡牌”专利。 创意阅读旅程最后一站,我们将去拜访一位日本文豪——芥川龙之介。他与森鸥外、夏目漱石并称...

指导 | 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作文评析

邵红艳,浙江省金华市南苑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金华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原金华县教坛新秀,金华开发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曾多次在省、市级活动中开课、做讲座。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材料一:2021年7月...

指导 | 最美的注脚

“你这车子怎么停的,把路都堵了,我的车怎么出去?”争吵声打破了周末的宁静。只见一位戴着眼镜的老头儿手指着身旁的中年妇女,脸涨得通红,满脸怒气。 “那你让我停哪里?小区连个像样的停车位都没有,我有什么办法啊!”中年妇女满腹委屈。这时,周围早已...

指导 | 以和为贵,万物共荣

《孙子·九地》有言:“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由此可见:以和为贵,万物共荣。 和,是家道中兴、家运昌盛之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书有言:“大凡一家人家过日子,总得要和和气气。从来说‘家和万事兴’,想起我们的老祖先舜帝,相...

指导 | 2022年浙江省龙港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作文评析

陈启钧,浙江省龙港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三十年,致力于作文教学与研究。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烹饪与营养、整理与收纳...

指导 | 花菜与葱

记不清是多久以前了,但那是我第一次走下田埂,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气息,也是我离劳动最近的一次。 在乡下老家,一眼能望见的不仅仅有连绵不绝的山丘,还有远处的山脚下,一片广袤无垠的田地,犹如画卷般平铺舒展,伸向未知的远方。其时正是收割之时,我决定与...

指导 | 快乐的源泉

城里的孩子从小到大不少是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重视学习书本知识,却忘了参加劳动,没有真正的劳动体验,终是“弗食,不知其旨也”,对劳动,只有感同,没有身受。 父亲也许是看透了这点,便让我当了一天环卫工人。 早晨,我迷迷糊糊...

指导 | 章强 快乐的源泉

劳动好比绚烂的烟花,劳动中的每个情节都是如此光彩夺目,烟花会散,可劳动永恒。劳动好比动人的乐曲,劳动中每个细节都是一个美丽跳动的音符,音乐会过时,可劳动永远时尚…… 不知不觉间,我在时光的洪流中长大。现今,城里的孩子不少是娇生惯养,过着衣来...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