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2024年第1期

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2024年第1期

月刊 农业乡村

简介

《农家书屋》杂志是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的综合性新闻月刊,刊号CN11-5824/Z。《农家书屋》杂志作为推进农村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央新闻媒体,主要工作任务是指导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农村文化发展、传递农民致富信息、三富农民文化生活。杂志社运用期刊、杂志官网、学习强国号、人民日报号、新华社客户端号等,形成全媒体平台宣传矩阵,开辟“封面专题”、“美丽乡村”、“魅力书屋”、“乡土文化”、“好书荐读”、“法治乡村”、“乡村文旅”、“农家特品”等栏目,致力于通过丰富且具深度的报道,在文化强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讲好农村故事,并为农村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公益服务。《农家书屋》杂志创新服务模式,决心把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工

目录

封面文章 | 贵州:传统村落绽放现代活力

传统村落是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的完美统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走进传统村落,可让人开启一场与古人的心灵对话,感受历史文化的底蕴和魅力,探寻一份平和与静谧。 贵州,自然风光神奇秀丽,山水景色千姿百态,自然风景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

封面文章 | 贵阳市:“五抓五强”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贵州,贵阳。郡在贵山之阳故名,因古代盛产竹子而闻名,故用“竹”的谐音“筑”来作为贵阳的简称。近年来,贵阳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将传统村落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采取抓组织强统筹、抓规划强引领、抓示范强带动、抓“五治”强推动、抓文旅强...

封面文章 | 遵义市:保护发展两相宜 绘就乡村新画卷

遵义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缕缕黔北文脉绵延不绝,远溯汉三贤、清三儒,近看红色文化、土司文化、三线文化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带来的记忆和积淀,凝聚成这座城市的文化脊梁。吐故纳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造就独树一帜的黔北文化魅力。 传统村落作为凝...

封面文章 | 毕节市: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赋能乡村振兴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腹地,悠久的历史,多彩的民俗文化,为毕节留下了丰富的传统古村落遗存。其中,大方县雨冲乡油杉河村和织金县龙场镇营上古寨先后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 近年来,两地通过保护优先、传承利用,突出特色、聚焦发展,市场主导...

封面文章 | 安顺市:让传统村落实现“活态”传承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多民族汇集、交融的贵州省安顺市,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全市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等45个民族,各民族在黔中大地上交往、交流、交融,延绵千百年,造就了独具黔中山地特色的传统村落文化。...

封面文章 | 铜仁市:保护融合创新 让乡愁有“乡”可寻

贵州省铜仁市共有中国传统村落114个,居全省第二;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1个;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集聚区2个;传统村落省级示范村7个……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原则,科学推动传统村...

封面文章 | 黔南州: 传统村落保护开发 让乡愁记忆“活”起来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珍贵遗产,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力量,寄托着人们绵长的情思与乡愁。 近年来,黔南州三都县、荔波县、平塘县、都匀市、惠水县等5县(市)共78个村落,先后被列...

封面文章 | 黔西南州: 传承保护传统村落 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

近年来,黔西南州坚持以“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传承保护传统村落,让传统村落成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中华千年农耕文明彰显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为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贡献乡土文化力量。 强化组织领...

封面文章 | 妥乐村:传承人树相依之情 谱写古韵新声之美

“我们很喜欢这样恬静的氛围,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来到这既为避暑,也为享受这古朴的乡村生活。”在妥乐村的千年银杏树下,一对来自上海的游客说道。 据了解,妥乐村隶属贵州省盘州市石桥镇,是明代人口迁入形成的古村落,内有古民居188栋、古石拱桥2座...

魅力书屋 | 冲敏村农家书屋:书香浸润乡村 阅读赋能振兴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冲敏村是“自治区级生态村”“自治区级森林村庄”,曾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村内翠竹幽幽,一座座民宅掩映于绿丛之中。极目远眺,俨然一幅恬静秀丽的乡村画卷…… 走进冲敏村农家书屋,整齐的书架倚墙而立,书籍摆放有序,书...

魅力书屋 | 海河村农家书屋:星火成炬 阅读春风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宁海街道海河村党委联合“柚子姐姐”读书会,开展“全民阅读送书下乡 城乡结对共‘阅’美好”主题活动。活动以“星火成炬 阅读春风”为口号,发挥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丰富农村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全民阅读纵深发展。 ...

魅力书屋 | 库车市农家书屋:冬闲变冬忙 书香暖人心

为进一步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入冬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各乡镇、街道、片区管委会纷纷组织辖区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阅读活动,让广大群众“冬闲”变“冬忙”。 阿拉哈格镇的奥依托格拉...

魅力书屋 | 山阴县古城镇:桑干河畔书屋美

因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条桑干河便走进了世界的视野。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坐落于永定河源头区域桑干河畔,上游是恢河、源子河,主干恢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分水岭村,源子河发源于山西省左云县截口山,两河在朔州市马邑村汇合,后与黄...

魅力书屋 | 仙人湾社区: 创新“农家书屋+”模式 引领阅读新风尚

一隅书香静,众人学风浓。走进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仙人湾社区农家书屋,只见书屋内图书摆放整齐,书桌洁净如新,书架上各类图书分门别类陈列。书屋设有阅读区、书画区和活动区,书画区提供笔墨纸砚,在阅读的同时,还可以练字画画,为广大居民打造了一个集合型...

魅力书屋 | 临沧沧源:农家书屋这一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糯良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声情并茂地朗诵诗词,引得大家在诗文中徜徉。家长与学生们共同参与的“全民阅读正当时·浓郁书香溢佤山”活动展现了热爱阅读的家长与学生们的诗词功底,...

魅力书屋 | 书香氤氲兴龙井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因村头有一口千年古井而得名,古井上方生长了一棵千年枫杨古树,古井底下其实是个泉眼,泉水汩汩涌出,在井边汇成深潭。古人称其为“孔阳神潭”,被誉为“竹山古八景”之一。 比自然风景更动人的是书香氤氲。近几年来,因为有...

美丽乡村 | 九溪村:石头房为小山村引来发展机遇

厝,在闽南语中表示居住地,石头厝就是石头房子组成的村庄。如今,在福建省南安市官桥镇的大山里,就有一个村庄因为石头而出名,成为了很多游客争相游览打卡的首选地。九溪村,它在网络上的火热“出圈”,用“点石成金”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九溪村三面环...

美丽乡村 | 尹吉甫镇: 艾草产业 庭院经济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珠藏洞村田间地头,生产队员们铆足干劲收割艾草;尹吉甫镇工业园生产现场,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员工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乡村每家每户的庭院,优美整洁的环境、绿色健康的食品吸引了一大批游客…… 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尹吉甫镇全力以赴拼经济,争分...

美丽乡村 | 谭家庄村:协商出的“民心路”

寒冬时节,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峨嵋岭附近的村庄一片寂静,村民们进入了“猫冬”期,但处在岭上的横桥镇谭家庄村新建成的出村公路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村民们忙着将收购的中药材运进村加工,再将加工好的成品运出村外销售,“猫冬”变成了“忙冬”。 “这条...

美丽乡村 | 广良村:发展特色产业 奏响乡村振兴增收曲

种植1200亩果蔗、林下养鸡10万羽、推出“广良良品”品牌……近年来,广西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广良村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布局,多元化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做实“土特产”文章,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现勃勃生机。 传统产业 种...

美丽乡村 | 白鹤村:培育文明乡风 助力乡村振兴

村道蜿蜒整洁、院落明亮干净、环境清新怡人、村民热情友好……2023年12月底,走进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浮山街道白鹤村,和谐文明的新风扑面而来。 为建设美丽乡村,近年来,村集体始终坚持“村民为本、群众受益”的工作原则,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

美丽乡村 | 鹊山村:古有烽火台 今有农耕园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鹊山村历史悠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曾为赵简子治愈头疾获封鹊山,后世建庙,因此得名“鹊山”。 鹊山村曾是一个人口不足500人的小山村。2015年,该村借助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政策,建成了阳泉市唯一的1000人以上易地扶贫...

美丽乡村 | 古楼子乡:农旅融合 让边境乡村走上振兴之路

隆冬时节,北方地区天寒地冻。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的蓝莓种植基地内,却是暖意融融,一行行蓝莓树争先恐后地伸展着枝丫,一串串可爱的“绿宝石”缀满枝头,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使用现代化设备浇水施肥,为后期蓝莓成熟保肥助产。 古楼子乡是...

美丽乡村 | 凉亭垴村: 激发群众“内驱动力” 缔造家乡和美村湾

水塘如镜磨,四周亭榭风,几处楼台美,倒映夕阳中。1月13日,来到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横沟桥镇凉亭垴村5组共同缔造示范点——曹彰湾,风吹塘水泛起圈圈涟漪,造型别致的休闲亭映入眼帘,木质秋千荡起孩童的笑声,恰似一幅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这里正...

美丽乡村 | 榄圩乡:小小“庭院+” 激活乡村经济

走进广西大新县榄圩乡,道路干净整洁,两侧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住宅整齐美观,村民淳朴友善…… 近年来,榄圩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庭院+”为切入点,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释放乡村创收空间,全力打造“庭院+”经济。 庭院+特色产业...

乡村文旅 | 东岗镇:“冰雪之约”激情绽放 冬季旅游再燃“旺火”

寒风卷日走,东气载雪来。走进吉林省抚松县东岗镇,原始森林的枝丫上,覆盖着一层白雪,晶莹剔透的小冰柱挂满枝头,在湛蓝色天空的映衬下,宛如玉树琼枝,这些冬日的美景驱走了人们心中凛冽的寒风,将人带入了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此时的东岗镇,迎来了一...

好书荐读 | 获得美好清醒的人生

“良好的生活也就是真善美的生活。我们要求真善美生活之实现,必须拿‘真’来做底子。固然有了真,不必就会有真善美。但是没有真,善和美根本无从谈起。至少,真可以帮助善和美实现……”在《西南联大逻辑通识课》这本书中,关于逻辑的用处,殷海光先生说道,...

好书荐读 | 麦田深深深几许

“韩浩月的这部散文集可以说是书写自己内心的‘双城记’,从日常生活的各个维度表现出一位内心细腻敏感的当代中年知识分子的心灵画像。”著名作家张抗抗对散文集《燃烧的麦田》的由衷荐言可谓一语中的。此书是著名文化评论人、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家韩浩月继“故...

好书荐读 | 不走寻常路,到达六大洲

旅行路上遇到书,于我更为美好。不知名书店、网红打卡地,遇到周育健的《到达过的远方》。制作精良,颗粒质感厚实的封面,就像一本旅行日志那样,把满满一书的新鲜事物包裹好,送到读者面前。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穿插了非常多的旅行照片,都是作者游历世界六大...

好书荐读 | 猫咪版“忠犬八公”

“猫的可爱,是群众意见。”毕生强调尊重孩子天性的中国现代漫画事业先驱、著名散文家丰子恺认为,猫能化岑寂为热闹,变枯燥为生趣,转懊恼为欢愉;能助人亲善,教人团结。放眼古今中外,在爱猫这件事上,东西方创作者不受地域、空间、文化的限制,诞生了许多...

好书荐读 | 地球活力从何而来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自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多年的历史。这颗看似平静安详的星球,其实在它内部,每天都发生着深刻变化。《活力地球》一书以当今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广为推崇的“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统领,以“宜居地球”这一最新理念为切入点,将地球的不同...

好书荐读 | 《故宫的书法风流》: 感受翰墨书香之美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翰墨书香里不时飘荡着醉人的芬芳,那些曼妙的汉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直扎根在国人的记忆里。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曾涌现出许多各具特色的书法大家,并流传了许多传颂千古的书法珍品。如今,那些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稀世瑰宝,被故...

好书荐读 | 《豆子芝麻茶》: 她们的生命竟如此芬芳

《豆子芝麻茶》这本书,“口袋本”一样的小册子,书名倒是让我很意外,作者更让我意外。作者杨本芬是一位83岁的老奶奶,17岁时从湘阴工业学校毕业后进入江西共大分校,未及毕业就被下放到江西农村,此后数十年为了生计,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直到60岁,才...

好书荐读 | 《不如吃茶看花》: 吃最好的茶,看最美的花

认识周华诚,是从他的茶文章开始的。2020年,华诚开始写喝茶,有一些文章发在《新民晚报》的副刊《夜光杯》上,这些喝茶文“抓”住了我。后来,我又陆续读了《石斛记》《茶汤的背影》《在常山喝茶》等。最近,这本我盼了好久的新书《不如吃茶看花》出版了...

好书荐读 | “异乡人” 与诗意时间

说来王键也是一个资深诗人了,想不到这还是他出版的第一本诗集。这本《异乡人》中的诗歌,都是他经历人生和心灵的双重历练而写下的,其成熟老到,足以配得上“作品”二字。 “异乡人”本来就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

农家特品 | 仙居杨梅

仙居杨梅产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仙居得名于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更名立县。仙居栽培杨梅也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300多年前栽种的杨梅树如今依然蓬勃生长在仙居的土地上...

农家特品 | 清远鸡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南临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养殖业发达,有“三鸟之乡”(三鸟指鸡、鸭、鹅)之称。清远鸡有着上千年的养殖历史,据《清远县志》记载,自宋代起清远鸡就为当地群众饲养,是广东八大名鸡之一。 清远鸡也叫清远麻鸡,原产于...

农家特品 | 古县核桃

核桃,古籍名其曰胡桃、羌桃,古县人口语呼其圪桃。传说,核桃原产于昆仑山上,是西王母的圣果。古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东北部霍山脚下,是“中国核桃之乡”,自古就享有盛名。 西晋时张华所著《博物志》中记载“张骞使西域还,乃得核桃种”。相传核桃原产于亚...

农家特品 | 合江荔枝

无荔枝不合江。两千多年来,合江荔枝在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因其“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一直为世人所喜所颂。在合江人的记忆里,荔枝的地道风味已经深深融入生活,孕育着文化,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荔枝...

农家特品 | 青海传统刺绣

青绣是青海各民族传统刺绣的总称,是中国刺绣中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刺绣艺术之一。青绣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题材多样、针法复杂、风格古朴、用途广泛,是青海“振兴民族传统工艺、助推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交融共...

农家特品 | 隰州玉露香

行进在吕梁山脉连绵起伏的山峦间,目之所及是纵横交错的沟壑和散落其间的窑洞。黄土高原厚重的土地上,一颗颗玉露香梨高挂枝头。“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檖”意为“山梨”),早在春秋时期,《诗经》中就有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种植梨树的记载。 隰州玉露香是...

农家特品 | 茨菰滋味长

在冷空气持续不断地侵袭下,冬天悄然而来,茨菰也到了上市的时节。而敏感的味蕾又开始去捕捉来自季节夹缝中的每一份鲜香,寻找那份蕴蓄在乡村烟火气息里的熟悉味道。 茨菰是儿时冬天经常能吃到的食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喜温暖而日照多的气候,抗风、耐寒...

农家特品 | 涪陵榨菜

重庆市涪陵区是榨菜的发源地,也是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榨菜产区。涪陵榨菜是选用涪陵特有的青菜头,经独特的加工工艺制成的鲜嫩香脆的风味产品。涪陵地区地形以低山浅丘为主,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降水量约107...

法治乡村 | 爱在边境线上

十二月,雪花像天空的星星,点缀了这个寒冷的季节,当雪花散落在辽宁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沿江边境派出所的营区里,那一块块写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牌匾变得格外的醒目。 “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不管沿江边境派出所的人员怎么变...

法治乡村 | 洞廊村的“榕树课堂”

广西省崇左市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以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独木成林”大榕树景点为依托,长期借助村民群众农忙间隙、茶余饭后在大榕树下休息、议事、歌坡活动的时机,在大榕树下开办“榕树课堂”,推行“三榕三治”,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榕树课堂”育“...

法治乡村 | 吉林图们:绘就边境旅游美丽“图”景

1月初,迎降雪。在吉林省东北部图们江畔,雪山、河流、大地沉浸在冰天雪地的独特美丽风景中,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使这个边陲小城激发出寒冬暖流。在洁白干净的国门边和庄重肃穆的界碑前,感受独特的美景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图们市与朝鲜南阳市隔江相望,...

法治乡村 |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筑牢“派出所主防”根基

“每次来你们派出所咨询,值班室总会排成长龙,大家有困难第一时间就想到你们呀!”今年1月3日,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崇左边境管理支队水口边境派出所开展“所长接待日”活动时,住在辖区水口镇居委会的陆阿姨亲切地说道。 水口边境派出所坐落于中越两条...

法治乡村 | 群众的“安心”,就是最好的赞誉!

“老百姓的一声赞誉,不比优秀差!” 元旦前夕,作为云南边检总站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最后一批下基层蹲点的民警,来到距离支队最远、最偏的骑马坝边境派出所,这里虽没有边境线,但每个村寨距离边境都很近。 近距离接触骑马坝边境派出所工作后,才发现他们所做...

法治乡村 | 真情谱写和谐乐章

吉林省通榆县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部,乡镇地处偏远、地广人稀。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通榆县人民法院所辖6个人民法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好事、做实事,坚守为人民服务宗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走进通榆县人民法院任...

乡土文化 | 龙抬头与二月二

“立春阳气转,雨水润河边”。雨水节气一过,就迎来了“二月二,龙抬头”这个日子,这是紧跟春节及元宵节,又一个吉祥热闹的传统节日。 记得这天一大早,我就被父亲燃放的二踢脚鞭炮唤醒,跑出房门,只见覆盖一层薄霜的院地上,一个连着一个大灰圈,是用灶灰...

乡土文化 | 阳产土楼

冬日又去徽州,这次是要到安徽歙县阳产村。 阳产村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山寨,房子以土楼为主,土楼群是阳产村最大的特色。 站在高处眺望,湛蓝的天空下,村庄依山而建,数百栋黄土墙、小黑瓦建筑,一座座,一排排,一幢接着一幢,均以青石砌筑为地基,土楼与土...

乡土文化 | 正月十五去滚冰

故乡辽东是满族人居住的地方。过大年,除了杀年猪、做豆腐、烙黏火勺、互相拜年、扭大秧歌,还要“耍正月,闹二月,哩哩啦啦到三月”方能尽兴。正月,是一年里最祥和喜乐的时光。 正月十五有个古老的传统习俗,叫滚冰。那热闹的场景,令人热血沸腾。通过滚冰...

乡土文化 | 瑶族银饰

瑶银并非纯银,而是一种包含银、铜、锑、铝在内的合金,过去它是瑶胞经济地位的象征。而如今,瑶银则是神秘、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过去,给儿女留下的财产就是瑶银,就如同现在攒下几套房子一样。家家都有一些自己打制的瑶银饰品,儿女迎娶出嫁又会添...

乡土文化 | 海南黎锦

早在汉朝以前,图案精美、做工精细的黎锦就成为朝廷征调的贡品。除了受到达官贵人的青睐,黎锦也深受普通百姓的喜爱。宋代范成大所撰《桂海虞衡志》记载:“黎单,亦黎人所织,青红间道木棉帛也,桂林人悉买以为卧具。”由此可见,黎锦是当时的热销商品之一。...

乡土文化 | 郪江古镇的城隍庙会

郪江古镇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城南47公里处,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作为百姓民间信仰仪式活动的郪江城隍庙会,也已经有230多年的历史了。 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七至二十八,周围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们都要到郪江...

乡土文化 | “东方探戈”长衫龙

长衫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传区域为贵州苗岭主峰北峰阳宝山东面的皇龙山麓一带,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被国内外艺术界的有关专家、学者誉为“东方探戈”。 传说,最初的长衫龙是苗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跳的舞:男子吹着芦笙,在姑娘面前模仿龙...

乡土文化 | 海盐滚灯

海盐滚灯是长期流传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一般在元宵节灯会期间进行表演,表演时以滚灯为道具,舞姿潇洒英武,具有较强的杂技性和竞技性。 海盐临海,常有海盗侵袭,因此海盐人崇尚练武,民间盛行以村坊为单位的滚灯竞技比武,以示村坊实...

乡土文化 | 非遗豆画:一捧五谷显大千世界

大米、黑豆、小米、红豆……这些五谷杂粮在大厨那里是美味,也可以是手中的画笔,通过勾、擦、点、染,生出无限创意。 在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的棋山国家森林公园仙人桥村“藏”了一位以“粮”作画的非遗传承人周光春。周光春是“周氏豆画”第六代传承人。几十...

乡土文化 | 咸阳乡村皮影戏

皮影戏是广为关中流传的傀儡戏之一。在表演的时候,民间艺人需要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控着戏曲里面的人物,一边用古老的唱腔讲述着生动的故事。应和板胡、二弦子、二胡的声响,既满足了观众的视觉需求,又以余音绕梁的声音满足了听觉需求。因此,一直活跃于...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