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一村一品 强村富民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1年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河南省有23个村镇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至此,河南省共有164个村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近年来,河南省充...
关注 | 以特色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一村一品”,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
关注 | 面条田种成万亩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作为豫西丘陵山地旱作农业区的伊川县吕店镇,在没有大面积流转农村承包地的前提下,逐年扩大了传统优质农作物谷子的连片种植面积,全镇6.7万多亩耕地,春谷、夏谷种植面积达到了4万亩。 但在4万亩谷子种植地中,三五十亩小规模土地流...
关注 | 田垄里翻出“金钥匙” 这篇调查报告,至少把三个大方面的主要问题都说透了。 一是如何使优势区域、优质产品与市场消费需求相衔接。我国粮食生产量不断创新高,粮食生产由满足吃饱转向满足吃好,提高粮食品质迫在眉睫。小米健胃安神的养生功能非常适应健康生活消费新潮,加上富硒防...
关注 | 金银花开出“真金白银” “你看这边一大片,包括那边,都是我种植的金银花,效益还是不错的。我们这儿的气候比较适合种植金银花,现在这个时节主要是修剪枝丫,让它们来年开得更好。”2021年12月13日,在河南省淮滨县新里镇陈围孜村的金银花产业基地,种植大户李新明向记者介...
关注 | 用工匠精神打造“绞胎瓷之都” 河南省修武县古称宁城,即宁邑之地,是我国第一位制陶官宁封子的故乡。在修武县西村乡,有一个依靠传承发展工艺陶瓷叫响全国的样板村——当阳峪村。 当阳峪村有412户、1650人,辖两个自然村。别看村子不大,可名气很大,有着千年历史和人文底蕴。据史...
时政 | 规划引领 留住乡愁留住美 祖国的多彩画卷,离不开各具特色的大小村落。绘就乡村振兴美丽图景,需要执好乡村规划之笔。只有找对乡村发展路子,才能真正唤醒沉睡资源,留住美丽乡愁,迎来崭新篇章 规划引领乡村建设,首先要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要有根有魂,不可千篇一律,这就需要在...
时政 | 让更多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 农业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需要加快补上渠道、技术等短板,充分调动各环节主体积极性,促进资源化利用 湖南省祁阳市羊角塘镇四院村家乐农机专业合作社里,农民们忙忙碌碌。“俗话说,斤粮斤草,如今秸秆也成了香饽饽!”合作社负责人邓根智在庄稼收割后...
时政 | 筑牢农村自建房安全保障等 筑牢农村自建房安全保障 住建部近段组织编制了《“农村自建房安全常识”一张图》,在选址、地基基础、施工安全等方面对农村自建房建造进行安全提示。各地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养,2021年有4万多人参加相关培训。加强安全宣传,注重人才培养,这些都有利于...
乡村振兴 | 产业为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年11月18日,河南省台前县委书记王俊海先后到打渔陈镇杨井村、吴坝镇王中坝村、夹河乡南姜庄村等地,查看住房、环境卫生、厕所改造等情况,并逐乡镇组织召开分析研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会议,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在会上,王俊海特别强调...
乡村振兴 | 一腔赤诚为群众 今年50岁的丁汉国曾经在部队的大熔炉历练,多次立功受奖;退伍后到新乡市农业农村局工作,先后担任人事科长、财务科长。担任河南省卫辉市后河镇史庄村第一书记后,丁汉国继续发扬部队优良传统,把驻地当家乡,视村民为亲人。他充分利用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
乡村振兴 | 联帮共建为基层组织装上强力“引擎” 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积极探索开展联帮共建,实施“村企联建、村局联建、村村联建”模式,实现以先带后、以强帮弱、互促共建。通过发挥帮带单位的各种资源优势,帮助所帮扶单位加强党建、改善环境、办好实事、提升治理等,提高基层党...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路径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我国“三农”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阵地,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凝聚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活力。乡村治理体系是否完善严谨将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乡村振兴 | 河南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研究 摘 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是我国农业发展主要目标,良好的生态系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本文主要探究在新发展理念下,河南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分析了当前河南省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发展理念下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
乡村振兴 | 利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 助推河南省乡村振兴的思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三农”工作。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农业大省及粮食主产地,一直以来都把“三农”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南农业发展一直稳步向好,但在发展中也存在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集约化程度不高,品牌实力...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中农业绿色发展机制和路径 摘 要:绿色是农业的本色,绿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要振兴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让农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重点要在“树立三种思维、明确三大导向、探索...
乡村振兴 | 以科技自立自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摘 要:乡村建设问题一直备受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为此采取了众多改革举措和应对措施,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乡村振兴建设提出的新尝试、新突破,打破了传统乡村信息交流不畅、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有利于催生农业新...
党史百年 | 让抗大精神走出太行山 起伏的群山,静谧的湖泊,古朴的村庄,潺潺的溪流,层叠的农田……驱车沿抗大路蜿蜒前行,驶入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车窗外是一幅风光旖旎的生态美景。 1940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总校辗转迁至邢台浆水镇一带,校部办公地点...
农业品牌 | 新安肉鸡 一、主要产地 新安肉鸡养殖产业主要分布于河南省新安县曹村乡等乡镇。 二、品质特征 新安肉鸡采用益生菌发酵床与林下养殖相结合的科学养殖,主要鸡种为北京油鸡,又称宫廷黄鸡。 外在特征。屠体单只重980~1197克,肉色粉红鲜亮、富有弹性,肉质细...
农业品牌 | 禹州粉条 一、主要产地 禹州粉条主要产地在河南省禹州市朱阁镇北郝庄村、古城镇关岗村。 二、品质特征 外在特征。禹州粉条呈灰白色,色泽一致;粗细均匀,无并丝;温水浸泡、沸水清煮后呈半透明状,弹性好,入口筋道润滑,不黏牙,适口性好。 营养特性。禹州粉条水...
视野 | 乡村教育的“兜底人” 余集高中前身是河南省商城县余集镇张家祠堂,1941年改建成学校。早在抗战初期的1938年,闻一多先生的学生、著名爱国诗人臧克家带领“文化工作团”14个同志在大别山区进行抗日宣传。同年8月27日,臧克家在张家祠堂写下战斗歌谣《我们这十四个》:...
视野 | 焦作市多措并举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今年7~9月,焦作市连续遭遇多轮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全市受灾脱贫村115个,受灾脱贫人口、监测对象1.0593万人。因灾产生住房安全隐患3935处,饮水安全隐患35处,农作物受灾94.35万亩,249个扶贫项目因灾损毁。脱贫群众收入和...
视野 | 致力打造四个高地 谱写农林科研新篇 牡丹资源圃品种收集全力推进,“洛花一号”花生通过省审,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基地集中授牌……近期,洛阳农林科学院好消息不断,各项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 拉高标杆才能加快发展。洛阳农林科学院聚焦产业需求,制定了“454”战略,即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政治...
视野 | 不忘初心,与乡村共成长 在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烟之东村,只要提起村党支部书记(以下简称村支书)赵战秒,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好支书”!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烟之东村人,赵战秒经历了家乡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落后的时代,更是见证了几十年来家乡在...
视野 | 半河桥村的嬗变 因村后漕河上一座低洼、破旧、狭窄,行人挑担也难以通行的危桥而“得名”的村庄——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半河桥行政村(以下简称半河桥村),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沐浴着改革开放和党的惠农政策的春风,实现完美嬗变。如今,村子内外路桥相连,街巷宽...
视野 | “品牌”萝卜“变身记” 2021年12月13日,正值古寺郎胡萝卜的收获期。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元村镇古寺郎村的种植田里,近百名工人忙碌着,将一个个颜色鲜艳、大小匀称的胡萝卜从土里拔出,去缨、装袋、装车。说起收成,胡萝卜种植大户王海报说起了这两年的惊人变化:“原来,...
视野 |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思考 摘 要: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主体不足、动力缺乏等困境。新乡贤是乡村建设难得的人才,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地方政府应积极挖掘新乡贤、培育新乡贤组织,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和法律监督,保障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良...
中药材种植 | 药用植物良种繁育知识(上) 生物具有产生与自身相似者的能力,这个复制的过程叫作生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大类。有性繁殖:是由雌雄配子交配后所形成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产生出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无性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培育...
文化 | 蝉影蝶翅伴霓裳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华传统文化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一种载体,也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沉淀所得的智慧结晶。在组成传统服饰的重要元素当中,纹样不仅极具感染力,同时也展示着不同时代中华民族的审美和精神特征。传统纹样大多是人们思维幻化出来的产物,...
文化 |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歌 脱贫圆梦整一年,小康路上开新篇。 疫情肆虐未间断,千年暴雨酿灾难。 历经艰难不平凡,不忘初心志更坚。 开展评估回头看,巩固成果再拓展。 返贫致贫是大患,监测机制要健全。 “三类户”需找完 ,“五必到”不能减。 已经脱贫不稳定,位居边缘易返贫...
文化 | 大寒已至春不远 伴随着雪日的来临,大寒也尾随而至。天气变得异常的寒冷,寒无处不在,冷风钻入骨头里,雪花飘落下来。随手拍下北海的雪景,发在微信朋友圈里,许多朋友赞叹不已,说“天地间白茫茫地一片,一尘不染,雪景太美了”! 讲出这些话的人,要么是南方人,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