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刊2023年第12期

中国周刊

中国周刊2023年第12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客观,理性,权威,公信力,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原则,将公众利益置于首位。

目录

卷首语 | 中国经济大船在巨浪中稳健前行

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掌舵领航,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

城市 | “珠三角璀璨明珠”—东莞

茶山镇南社明清古村落东莞是珠江三角洲东岸中心城市,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和著名的华侨之乡 。东莞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 东莞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古邑,名胜古迹甚多,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

封面报道 | 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2023年6月29日,在山东省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智慧微电产业园,工作人员在生产滤波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

封面报道 | 十组数据见证新时代伟大成就

这是广东鹤港高速高栏港枢纽(2023年12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读懂新时代中国发展之变,数据最有说服力。 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锐意进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封面报道 | 超33万亿元:金融有力支撑实体经济恢复向好

12月13日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3.6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9万亿元。与此同时,前11个月贷款增量达21.58万亿元,已超去年全年。在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性工具合力支持下,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恢复向...

封面报道 | 中国定调明年经济工作专家解读政策取向新信号

9月10日拍摄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片区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中国年度规格最高经济决策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日前召开,部署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聚焦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发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封面报道 | 2024年中国经济展望:爬坡过坎

“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 2024年是中国经济夯实复苏基础、推进结构转型、挖掘发展潜力的关键阶段。 放眼世界,外部风高浪急,全球经济正处于“缓步增长、高度敏感、深层转变”的重要时刻;聚焦中国,蓄力爬坡过坎,中国经济将以速度换空间,在增长...

视觉 | “童话田园”禾木村

(组图)禾木村的秋天有人说,如果秋天去北疆,可以不去天山天池,但禾木村是一定要去的。禾木是一个童话田园诗般的村庄。当秋季一到,禾木村是五彩的:红、黄、绿、褐色,层林尽染,配上阿勒泰山的皑皑雪峰,简直宛如油画般的美丽。禾木河静静地流淌着,牛羊...

视觉 | 水墨雪村——吉林松岭

中国最美的雪村--吉林松岭冬日,吉林松岭雪村宛如童话世界一般。 松岭雪村地处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珍珠门村,这里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占东北,为了大肆掠夺长白山的矿产、木材资源,从山东等地招募了大量劳工,修建从通化经浑...

人物 | 吴婧:做老百姓听得懂的音乐

作为网红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吴婧在数字音乐领域已经奋斗了近十年时间,她出品策划过大量广为传唱的歌曲。用音乐关爱每个平凡的人,让音乐成就更多平凡的人,是她一直以来所坚持的理念。 把平凡人的音乐做成平民经典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

乡村振兴 | 深圳坭岗实业: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深圳市坭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石娇步入深圳市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坭岗村,恍若进入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这里,壮丽的乡村风景四处可见,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在这宁静的乡间,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的绚丽繁荣、社会的和谐共融以及生态的良好保育,...

乡村振兴 | 悠然南山:“田园美学小镇”的诗意生活

溧阳悠然南山的“千里丰年图”这是您熟悉的乡村吗? 驱车于溧阳彩虹一号路上,一面是刚收割完、布满稻茬的沃田,一面是洋气的民宿、新民居。邻近的大草坪、河岸、茶山上有人在烧烤、露营,也有人举办音乐、飞盘等社团活动,夹杂不同方言的游客,聚集在此享受...

新旅行 | 天堂绿肺 西溪湿地

白天杭州西溪湿地洪园游船很多人都知道杭州“西湖”,但知道杭州有“三西”的,可能就寥寥无几了。杭州“三西”指的是:西湖、西泠印社、西溪湿地。 其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

生活 | “马踏飞燕”的故事

甘肃省博物馆馆藏文物“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一说到“马踏飞燕”,喜欢旅游的人都不陌生,因为这是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在很多著名的旅游城市与旅游景点,都能见到“马踏飞燕”的形象。它一经横空出世,便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为什么叫“马踏飞...

生活 | 冬天“吃藕胜过肉”

“一晃凉意袭,匆匆已入冬。”周末,和妻子参加一个亲戚的结婚喜宴,席上有一道“蜜汁糖藕”我甚是喜欢,作为冬日里的一道独特美食,藕,不仅配有一身好“肤色”,而且立冬过后,民间有“吃藕胜过吃肉”的说法。 藕,又称莲藕,是我们较常食用的一种蔬菜,是...

艺术 | 霍春阳:捍卫传统艺术的“真”与“朴”

作品《红芍多情》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历史延续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沿袭下来的某种习惯、信仰、规则、行为方式等。传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与延续性。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传统是人类文明的集体记忆。如果我们视传统于不见,那么我们的...

中国元素 | 中国玉雕文化

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山峰玉雕在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把玉看作是比黄金还贵重的一种石头,古人对玉的喜爱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人们把玉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崇玉、爱玉、赏玉是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

读书 | 你好,我的白发人生:长寿时代的心理与生活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读到蒋捷的《虞美人·听雨》时,恰值我处于一个反思自我的阶段,一时间感慨良多。换作年少时读这...

读书 | 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

编辑推荐:· 史铁生、汪曾祺、梁实秋、丰子恺、沈从文、鲁迅、老舍、朱自清、郁达夫、徐志摩、林徽因、萧红,华语文坛12位文学大家给独行者的生命之书。 · 收录《秋天的怀念》《合欢树》《多年父子成兄弟》《我与地坛》等40余篇...

资讯 | 中国经济增速正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

“中国经济已进入趋势性恢复的轨道。”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表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顶住了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在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有关部门出台实...

资讯 | 中国将继续拉动新兴经济体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自身经济表现对于新兴市场整体表现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期,多家国际金融机构普遍预计新兴市场将在2024年重新迎来较快增长,并认为其加速复苏的重要动力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 近期,多家国际金融机构...

资讯 | 河北定州:共享医疗保障改革新成果 打造便民“自助药房”

执业药师指导患者取药在河北省定州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内,市民黄某正在“自助药房”前取药。“以前是从医生那里开完处方,再跑到定点药店去买这种双通道药,特别麻烦。这次医生开完药方后告诉我,直接到楼下的取药机取药就行。”黄某说。 近年来,通过国家医...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