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第4期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2024年第4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

目录

卷首语 | 大道之行 开启中国载人航天新时代

1966年,在安徽省广德县的山区,一顶如巨型蘑菇的降落伞从天而降,穿云破雾后在地面降落。当伞下吊挂的舱体打开后,一只小狗出现在人们面前,它竖起可爱的耳朵,仿佛英雄凯旋一般接受着人们的热烈欢迎。这只小狗

特别策划 | 载人航天 再出发 守护地球 向未来

2024年农历春节,在距离地球近400千米的轨道上,神舟十七号乘组的3位航天员贴春联、享用年夜饭、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把中国空间站的第三个春节过得精彩纷呈,让无数中国人大呼心动,向往不已。其实,在中国载

特别策划 | 走近开年第一“船”

长征七号:空间站的“火箭专列”从2017年4月20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以来,这是两位“老搭档”的第7次合作。名字有深意&nbsp 中国人用“长征”来命名自己研制的火箭型号,既有

特别策划 | 绕地飞行的太空实验

在中国空间站的3个舱中,载有许多用于开展科学实验的机柜&nbsp 太空中的实验室,有什么特别之处?2022年,随着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中国空间站由两舱变成三舱,这也标志着中国国家太空实验室

特别策划 | 数字地球:把地球搬进电脑的 “魔法”

给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收集数据给地球“搬家”的过程中,科学家使用了一些特殊的工具,包括搭载各种传感器的卫星和飞机等,它们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灵敏的数据收集系统,就像眼睛一样,一刻不停地“观察”着地球的每

特别策划 | 地球的“热”情

地球内部隐藏的宝藏地热能的两个来源地热能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地球最初形成时留下的热量,二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这种内部能量通过地壳岩石的热传导,以大约44太瓦(1太瓦=1012瓦特)的速

特别策划 | 传统塑料的“新替身”

▶ 传统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全球战塑,为何迫在眉睫?塑料是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传统塑料(例如基乙烯、聚丙烯)的原料通常来自石油裂解,而全球化石资源的逐渐枯竭,给传统塑料的产量带

特别策划 | 用激光“围剿”大气污染物

击穿大气污染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别看它名字长,其实并不难懂。什么是激光我们在演唱会中,经常能看到五颜六色的灯光,有些就是用激光营造的舞台效果。高速公路上也有一些绿色的“防疲劳激光灯”,在夜间这些

特别策划 | “驯服”爆炸的“魔法师”养成记

提起爆炸,很多人会把它视为危险的“反派角色”,但现实生活中,烟花绽放、火箭发射、定向爆破,就连汽车气囊弹出都与它息息相关。从事爆炸研究工作需要怎样的超凡毅力?如何才能成长为一名“驯服”爆炸的“魔法师”

特别策划 | 地质学家的科研日常

地质工作者在野外绘制地质素描图今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这是一个专门为保护地球自然环境而设立的节日。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发展所需的一切自然资源。保护地球,首先要认识地球。地质学家可能是最了

探索发现 | 安家庄大桥永定河上的“解题高手”

每一座桥梁都连接着此岸和彼岸,它们是解决“跨越”这道难题的答案。每一座桥梁又各不相同,它们面临的建造难题各种各样。在北京市,有一座正在建设的桥梁,一下子解决了好几道难题,成为新晋的“解题高手”!它就是

探索发现 | 会“出汗”的超声速飞行器

高速飞行的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会与空气剧烈摩擦,带来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这样的温度可以熔化或损坏飞行器。人类通过皮肤出汗,可以带走身体多余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那么,能否让飞行器模仿人体“出汗”,来解决

探索发现 | 旋翼与螺旋桨的“异同”

旋翼直升机固定翼螺旋桨飞机桨叶尺寸大有不同螺旋桨和旋翼都是航空器上重要的动力部件,螺旋桨主要用于大型无人机和一些固定翼飞机,旋翼多用于直升机和小型无人机。在外观及尺寸上,螺旋桨和旋翼有明显的不同。由于

科学微距 | 前沿

已知最古老的动物性染色体来自章鱼近日,美国的科研人员发现动物中已知最古老的性染色体来自加州双斑章鱼,它们由Z性染色体决定性别,这种染色体最早可追溯到4.5亿~2.5亿年前。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和一些昆虫中

科学微距 | 观点

“不仅能看清云中的雨量,还能看透地下万米的矿藏。”—吴一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院士目前,新一代对地观测系统“透视地球”已经开始研制。吴一戎说:“‘透视地球’利用电磁

科学微距 | 数字

20 分钟近日,名为“盛世龙”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从广东省深圳市蛇口邮轮母港起飞,跨越珠江入海海湾后,飞至广东省珠海市九洲港码头,将单程2.5~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据悉,这

科学微距 | 趣闻

海洋哺乳动物存在地方“口音”差别宽吻海豚近日,新西兰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对比当地两片不同海域宽吻海豚“口哨”后发现,这些海洋哺乳动物因生活海域不同,存在地方“口音”差别。研究人员通过对分布在新西兰北岛东北

科学有料 | 改写微生物密码的“分子剪刀”

基因,储存着生命诞生、成长、繁衍、凋亡的全部遗传信息。2020年,2位科学家因在基因编辑技术上的发现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这项技术就是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本期TED邀请到了2020年诺贝尔

学海新知 | 山溪中的黑白“精灵”

大瑶山是广西中部的最高山脉,这片广袤的绿色土地,孕育了无数奇妙的生灵。溪流之间,有一种小鱼格外可爱,仿佛一群闲游在水里的黑白精灵。它们是谁?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水中的“熊猫”这种小鱼体色黑白分明,与国

学海新知 | 打开大豆的“衣柜”

海南省三亚市,野生大豆(前)和栽培大豆(后)在试验田的生长表现,野生大豆为蔓生,需要为它们搭起架子(供图/李艳妃)五颜六色的“外衣”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们根据实际需求对野生大豆进行长期定向选择,不断选

艺术中的科学 | 变幻无穷的茶汤

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种传统技艺让精美的图画脱离了纸张,浮现于茶汤之上——这便是茶百戏。它的神奇之处在于,用清水在茶汤上作画。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用清水作画茶百戏,又名分茶、

艺术中的科学 | 落叶无忧 花开无患

点点脑袋的小果实我的植物创意之旅源于一颗果实,它被风吹落,砸在我的脑袋上。我捡起一看,它的外形和颜色很像龙眼,有蜡一样的质地,整体呈土黄色,对着光照的时候隐约能看见里面的核,这是无患子的果实。无患子别

兵器与谋略 | 筒长气聚 致远摧坚

鸟铳是用来打鸟的吗?鸟铳的另一个名字是火绳枪。它之所以被称为鸟铳,一方面因它射击精度较高,可以打中天空中的飞鸟;另一方面,是因鸟铳上安装的铳托形状似鸟喙。别因为它可以打中飞鸟,就以为它像现代的弹弓一样

兵器与谋略 | 连环计

民间玩具九连环,以金属丝制成圆环,套装在横版或各式框架上,并贯以环柄。各个圆环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解开,就得按照一定的顺序精密操作。而在古代战场上,几方将领你来我往中,也有如解九连环般精妙的兵法—

行知天下 | 俯听大地之心

飞越珠穆朗玛峰,潜入斐查滋海渊,世界如此广阔。回到中国大地之上,我们向着中国陆地最低点进发,于此处感受大地的脉搏。热腾腾的“火炉”吐鲁番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长约7

科学起航 | 曾公亮:编撰《武经总要》的军事引领者

曾公亮,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都贡献杰出,曾参与编撰多部重要官修著作,其中,《武经总要》被誉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全面记载了军

科学起航 | 徐立平雕刻火药的“一把锋刀”

徐立平,江苏溧(lì)阳人,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当选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获得“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称号。从1987年参加工作开始,徐立平就一

生活解码 | 一道泪痕 一场泪雨

人类以啼哭宣告自己的诞生,其后,泪水便会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因情绪流泪,也因异物流泪。这些看起来像水一样清澈的液体,却并不“单纯”。泪液“加工厂”泪液,又称泪、眼泪,是由泪腺分泌的液体。泪腺位于眼

青春密语 | 自我关怀:疏导自己的力量

当朋友遇到挫折,我们可以很好地安慰他们;可有时,自己有了同样的遭遇,却很难像开导他人那样开导自己,甚至深深地陷入负面情绪之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nbsp 案例小叶是学校里的班干部,在老师和家人的教导

漫画科学 | 给大麦的根“充充电”

如何增加粮食产量,一直是研究人员思考的问题。近期,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可以促进幼苗生长的电子土壤。电子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一种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为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可起到支撑作用)和一种导

漫画科学 | 呼吸控制的“第三只手”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一直致力于开发和使用工具,从而让日常生活更方便。随着科技发展,可穿戴机械臂慢慢出现在我们眼前,它就像人类的第三只手,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工作方式。机械臂是一种高精度、可

科幻空间站 | 雨天的读心术(上)

雨天躺在宽大、厚实的床上,头顶和太阳穴贴满带着凉意的电极,上面连着密密麻麻的导线,眼前两台设备的指示灯闪着亮光,正在“嗡嗡”作响。这种场景让他有些忐忑,就像躺到了手术台上。他对发生的一切懵懵懂懂。放学

科幻空间站 | “耳朵”逃跑记

“啊!”一声刺耳的叫声传进耳朵,13岁的虎珂被吵醒了。她从未听到过如此巨大的声音,不禁吓了一跳。还没等冷静下来,她又发现,自己的“耳朵”不见了!虎珂慌张地在床上寻找,可就是没有。所谓“耳朵”是一个可以

科幻空间站 | 他心问题—科幻中的经典哲学

读心术不仅是科幻,还是所有幻想题材作品创作中的热门概念。魔法、神力、超能力、外星人、科学实验……作者使用种种手段,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描绘一个能得知他人心中所念所想的世界。而这种想象背后,隐藏着一个人

编读互动 | “扫”掉化石燃料污染

我们生活在地球家园的怀抱中,它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寸脉搏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为了保护地球,我们都能做些什么呢?最近,我阅读了《清洁能源“点亮”绿色地球》(详见《知识就是力量》2022年4月刊),它解答了我

编读互动 | 我的太空旅行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不断发展,2050年的一天,我——一位太空旅行爱好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踏上了前往火星的旅程。我在宽敞的船舱里,看着地球在漆黑的太空背景下一点点变小,好像我所依赖的那个家园逐渐消失在

百问百答 | 百问百答

北京故宫(以下简称“故宫”)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也是千百年华夏文明的历史缩影。2024年2月16日,中科馆大讲堂邀请到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