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海洋的呼唤我们的未来 有一部生态学纪录片《海洋》,开头向观众提出一个问题:“海洋是怎么样的?”海洋覆盖地球表面70.8%的面积,占据了地球上99%的生存空间;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宝库,拥有鱼类、珊瑚、海藻等丰赡(shàn)且
特别策划 | 深度唤醒经略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无数生物的家园。它承载了历史,也孕育着未来。然而,如今的海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塑料污染、过度捕捞、气候变化……都在威胁着这片广袤的蓝色领域。2024年6月8日是第1
特别策划 | 海浪“大家族” 滔天白浪何处来?海浪是怎么产生的呢?或许你会说:“有风,然后才有了浪。”没错,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但是,有时,“风平”浪却不“静”;有时,风很大,但浪并不高。其实,根据维持海浪的动力来源,可以把海浪
特别策划 | 探秘海洋元素宝库 以上这些阳离子、阴离子和分子加在一起的总量占海水总盐分的99.9%,是海水中的绝对主角,其余元素只占0.1%。钠海水盐分中占比最大的是氯化钠,即食盐的主要成分。我国沿海地区从商周时期开始就有“煮海为盐
特别策划 | 大海里的“小巨人” 古人云“以蠡(lí)测海”,意为用贝壳做瓢来衡量大海的容量,比喻以浅陋之见揣度事物。其实,大海里真的有一群极其微小的“贝壳”,不但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海容量的变化,还可以告诉我们大海的“健康状况”和“前世
特别策划 | 珠光宝气的“神兽” 命途多舛的“童年”玳瑁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以独居为主,玳瑁之间的相遇只是为了交配。在完成交配后,雌性玳瑁会在夜间拖着笨重的身体到它们偏爱的小海滩上,并用鳍状后肢挖一个洞筑巢,然后躺在其中产卵。每隔2~
特别策划 | 嘘!别让海洋噪声危害它们 海洋中的人为噪声污染源(制图/Carlos M.Duarte et al.)  海洋噪声污染连锁反应大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匮乏,人类开始将目光投向海洋。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开采海洋资源的能
特别策划 | 赫哲族的鱼皮衣 “鱼皮部落”——赫哲族赫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也是我国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黑龙江。他们以渔猎为生,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例如鱼皮衣、鱼皮画、鱼皮剪纸等。其中,鱼皮衣作为赫哲
特别策划 | 何以成漆扇 滴漆液入水(供图/李艳涵)定格流动的色彩在正式制作漆扇之前,要准备好心仪形状的空白团扇、盛有足量清水的容器、大漆、橘子油、滴管、小木棍。然后,就可以开始“私人定制”漆扇了。第一步,从各色大漆中挑选想用
特别策划 | 少年海洋生物学家养成记 听说你想成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这可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从热带珊瑚礁到寒冷的极地海域,从浅水区到深海沟,海洋生物遍布全球海洋。不过,海洋似乎又是遥不可及的,远到要一直走到陆地的边缘。那么,如何才能成为
特别策划 | 藻类育种学家的科研日常 学生在实验室中洗刷杂藻(供图/隋正红)养好每一根海藻江蓠体内充满藻胶,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之一。琼胶可以作为稳定剂、增稠剂及细菌和微生物的培养基,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业。江蓠本身作为一种可被人们
探索发现 | 护航中国飞天梦的“平安伞” 在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降落的过程中,人们总能看到一顶红白相间的巨大降落伞。这顶大伞是如何制造出来的?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早期空投试验(供图/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平安伞”的研发史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使用的降
探索发现 | 渡鸦 据观察,中国目前至少生活着31种鸦科动物,其中,通体黑色、在阳光下羽毛略显金属光泽的乌鸦最为常见。乌鸦是人们对鸦科鸦属中数种黑色鸟的俗称,它们与人类同行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
探索发现 | “爬宠”时刻 双嵴冠蜥,学名:Basiliscus plumifrons,有鳞目海帆蜥科双冠蜥属,原产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可利用后肢站立并在水面快速行走(供图/杨浩)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爬行
探索发现 | 翼梢小翼 空客A350-900的翼梢小翼和机翼完全融合,如圆月弯刀,是仿照猎鹰翅膀设计的伴随升力产生的阻力飞机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基本平直。飞行过程中,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气体流速比下表面气体流速快、压强低,从而
科学微距 | 前沿 嫦娥六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
科学微距 | 观点 朱松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为机器立心’。”—朱松纯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智能学院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讲席教授朱松纯表示,通用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是寻求一
科学微距 | 数字 30%近日,全球能源智库Ember的报告指出,得益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快速增长,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首次超过全球总发电量的30%,创历史新高。报告显示,太阳能是迄今增长最快的电力来源,其发电份
科学微距 | 趣闻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模拟视频,展现坠入黑洞过程掉进黑洞会怎样?近日,美国研究人员精确模拟了这一难以想象的过程,公布的一项新模拟报告给出了答案。报告称,乘坐宇宙飞船绕黑洞运行6小时的人,会比母船上的
科学有料 | 观测与预测 12世纪,英国巴斯的自然哲学家阿德拉德(Adelard)著书立说,整理出了一系列自己想要得到答案的问题。如今,许多海洋学家依然在研究其中一些有关海洋领域的提问,例如,海陆冰川持续融化,航道会如何改变?
学海新知 | 双名法 参观博物馆时,我们会认真阅读展品说明,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遇到动植物标本类的展品时,说明上除了有它们的中文学名、原产地、习性等信息外,通常还会有一串你看不太明白的斜体“英文字母”。你知道吗?想要成
学海新知 | 热带雨林中的生存智慧 通常情况下,植物的花朵和果实都长在树枝上。但是,如果你走进热带雨林,就会惊奇地发现,许多植物的花朵和果实长在粗壮的树干上,有的甚至长在靠近树根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大果榕的果实长在树干上(供图/陈兴源
学海新知 | 嫩叶与老叶光合作用强度有区别吗?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而叶龄(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嫩叶与老叶光合作用强度有什么区别?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竟。实验材料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3种叶龄
艺术中的科学 | 隐匿于冰川与旷野中的“大猫” 作为行走于高原与冰川间的孤独王者——雪豹,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最有代表性也是最重要的旗舰物种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水塔”蓬勃生命图景中最醒目而不可缺少的元素。本文就带我们一起走近雪豹,了解这种神秘的野生动物
兵器与谋略 |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字面意义上看,为抛出砖去,引得玉来。该词常被用作谦词,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见解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见解。但其实,它也是一计兵法。  郑军诱敌破戎公元前714年,正值春秋时期,
行知天下 | 走近明星“龙”董氏中华猛龙骨架化石标本 说起恐龙,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凶猛残暴的霸王龙、憨厚壮实的三角龙、背上长有骨板的剑龙、身上布满甲片且多有棒状尾锤的甲龙……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侏罗纪中晚期陆地上的“霸主”——董氏中华猛龙。全球唯一的董
科学起航 | 郑和与西洋交汇的乐章   郑和,一直是中小学生非常熟悉的人物,他是我国著名的大航海家。在二年级语文课文《郑和做舟》中,讲述了他10岁时,自己做舟想要远航的故事;五年级语文课文《郑和远航》则讲述了他自35岁起七下西洋
科学起航 | 星辰大海中的探险者韩喜球 韩喜球,中国首位大洋科考航次女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我国深海资源勘查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科普专家。她19次出海,带领团队在印度洋发现海底硫化物矿床(点)12处,测绘并命名国际海底地理
科学起航 | 小小发明家的科技梦想 以生活为舞台“STEAM+AI”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科技核心素养和人工智能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设计智能机器人、开发图像识别算法等,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生活解码 | 神奇的“小舌头” 悬雍垂是什么?这个名词对于多数读者来说或许有些陌生,其实,它就是我们口腔尽头如小铃铛一样悬垂的“小舌头”。对着镜子,张口、伸舌就能看到它。这个“小舌头”是从口腔软腭延伸出来的,是人类独有的身体结构。它
青春密语 | 正视差距 创造美好人生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会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但是,当意识到与他人有差距时,有些青少年难免会出现沮丧和焦虑情绪,以及想卷卷不动、想躺又躺不平的无力感,极大影响学习效率、学习表现。面对这类情况,作为青少
科幻空间站 | 火星来的新同学 1四年级下学期刚开学,周新阳发现教室的后墙上多了台新设备。那是台圆柱形的音箱,上面还别着个小巧的屏幕,不偏不倚,正对他的座位。“这该不会是个监视器吧?”想到自己上课时的小动作,周新阳心里有些慌。“你在
科幻空间站 | 夜幕乡关 楔子12点整,舱中的嘈杂声中断了1秒。一组信息投射在龙安晴的视网膜上。“核心脏器维持度——永久,能量泵损耗——18%,龙之素——更新至100%……”龙安晴轻舒一口气,她知道,这方舟中的几百人又有了10
科幻空间站 | 异星漂泊者的乡愁 土地承载万物,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现象,但它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更为鲜明,土地是家,也是故乡。哪怕到了科幻创作中,人类漂泊在宇宙,却也心系着那颗蓝色的星
编读互动 | 我与鲸的遨游 我一直很喜欢鲸类,喜欢看它们在海水中遨游的样子。这天,我阅读了《海洋巨兽的一生:鲸的生态故事》(详见《知识就是力量》2020年5月刊)才知道,原来它们身上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鲸的种类有很多,其中
编读互动 | 海豚之心的跳动 “各种颜色的珊瑚,游来游去的小鱼儿,随着海浪舞蹈的海草……像霓虹灯一样点缀着那属于海洋生物的街巷,海豚在其中欢快地舞蹈,守护着属于它们的世界……”我不知不觉入了神,邀游在梦幻的海洋世界中,耳边传来海浪
百问百答 | 百问百答 我国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剑指苍穹,在中国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月球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月27日,中科馆大讲堂邀请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航天科普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博士钱航老师,为大家
百问百答 | 一卷在手 学科全有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4个跨学科概念和13个学科核心概念,以及倡导读科学家故事,学习科学家精神。本刊携手权威科学家、一线科研工作者,紧密结合教育部新课标中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