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与人工智能共舞 首先请大家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房间里有3个角色A、B、C,他们被分隔开来。A是评判者,可以不拘天文、历史、文学、艺术以及生活等任何领域,提出任何一个问题,发送给B和C。B和C是被测试者,其中一个是真人,
特别策划 | “智”领未来 关于人工智能(AI) 你应该知道这些概念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以及存储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等。大模型是指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计算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神经系统的计算模型。算法是将人
特别策划 | 芯片:越来越聪明的电子大脑 不断增长的算力需求算力,字面意义为计算能力,更具体地说,它指的是系统处理数据、执行计算、输出结果的能力。广义上说,从算盘到超级计算机,都是算力的承载者。算力这一概念与计算机的发展史紧密相连。最初的计算
特别策划 |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如何工作的?深度学习的每一层网络都可以看作对输入数据的不同抽象层次的处理,这也是模仿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不同层次的认知过程。想象一下,当你看一幅画或者一个物体时,大脑会先注意它的线条和颜色,然后
特别策划 | 数字化嗅出“味”来世界 烹饪时从厨房里飘出的饭菜香、公园里或淡雅或浓烈的花香、雨后空气中的泥土味……这些都是嗅觉器官和大脑在发挥作用,帮助我们闻到各样的美妙气味。而有一种技术不仅能让我们闻到气味,还能让我们看见气味,这就是神
特别策划 | AI视觉秤用“眼睛”称一称 在超市购物结账的时候,你是否使用过新型电子秤——AI视觉秤?只要将果蔬等生鲜商品放在秤上,它就会自动识别出商品的种类和重量,显示需要支付的金额。你知道是什么技术让它这么“聪明”的吗?以能力取胜的“收银
特别策划 | 指令大师 改变我们生活的智能机器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希望机器人不仅可以在家庭、学校、医院等日常环境中帮助我们,而且能够在复杂、未知甚至危险的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例如
特别策划 | 数字世界的居民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生”华智冰陪伴在虚拟空间的“朋友”虚拟数字人存在于电脑和网络世界中,你可以和它们交流,它会慢慢“了解”你的习惯,变得越来越“懂”你。为了让这些虚拟朋友更真实,科学家开发了一系列技术
特别策划 | 少年人工智能学家养成记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人工智能学家?试想一下,现在的你可以一下子就编写出识别人脸的程序吗?这在以前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但是,生成式大模型横空出世之后,这似乎就不再是难于登天的事情了。立志成为一名少年人工智能学
特别策划 | 软体机器人研发专家的科研日常 机器人只能由固态金属或塑料制成吗?机器人能像章鱼或水母那样柔软、灵活吗?软体机器人就是这样神奇的机器人,它由柔性材料制成,可以变换形状。那么,软体机器人研发专家的科研日常又是怎样的呢?让机器人变得更柔
探索发现 | 跨界对话深度探索 刘院士,您从事科研工作这么多年,最大的乐趣是什么?做科研最大的乐趣就是成功。我从事科研工作60多年了,也取得了一点成就。当年我研究玄武岩时,国内还没有人成功做出相应的同位素测试,我想要闯一闯,最终也做
探索发现 | 为海浪“染色”的小气泡 湖面被风拂过时,会漾起层层涟漪;海面被风拂过时,会被翻滚的海浪勾勒出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同样受到风的扰动,为什么海面会有白色的浪花,湖泊和河流中却很难看到?气泡中的科学海面的白色浪花是无数小气泡聚在一起
探索发现 | 飞机上的“小不点儿” 飞机上的辅助动力装置(Auxiliary Power Units,简称APU),由于本质上是一台小型的涡轮发动机,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小发”,即小发动机。也被称为飞机的“小心脏”。对飞机这个庞然大物来
科学微距 | 前沿 2021年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又有新发现近日,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分析我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的观
科学微距 | 观点 孙凝晖“人工智能领域近年来正在迎来一场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领的爆发式发展。”—孙凝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孙凝晖认为,当前信息时代正
科学微距 | 数字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文物画面928 件套近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新成果。在调查期间,共提取出水陶器、瓷器、原木等文物928件套,部分瓷器带有“福”“正”“太平”“吴
科学微距 | 趣闻 幼年吃花生能预防青春期过敏近日,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在婴儿饮食中适当添加花生能够长期预防花生过敏。这项新研究以早期花生过敏临床试验的结果为基础。在第一次试验中,一半的参与者被要求从婴儿期到5岁定期食用花
科学有料 | 人工智能撼动世界的科技新浪潮 人工智能(AI)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未来,它将以什么方式影响人类?我们究竟在创造什么?即使将该领域的众多先锋人物汇聚一堂,恐怕也莫衷一是。本期TED大会邀请穆斯塔法·苏莱曼(Mustafa Suleym
学海新知 | 震一震就能找到石油? 可控震源(供图/张家声)石油不仅是全球重要的能源,还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然而,寻找石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涉及地质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还需要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和设备。如今,工作人员
学海新知 | 植物也会“唠嗑”吗?听听它们都聊了啥 桉树的局部植物间的直接“交流”“嘿!我被攻击啦!你们小心!”——化学信号在自然界中,植物的叶片或根部会释放某些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借助空气或土壤传递,以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这便是化感作用。简单来说,当昆
学海新知 | 自制自动报警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家居生活、商业场所还是工业领域,都需要高效、可靠的自动报警系统。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
艺术中的科学 | 古人类藏品“双胞胎”诞生记 什么是古人类藏品“双胞胎”计划?研究人员选取古人类藏品,通过三维激光扫描,采集藏品数据;利用采集到的数据,建立藏品三维数字化模型;再运用3D打印技术,实现同比例、高精度打印;利用打印好的实体模型,制作
艺术中的科学 | 编钟中国古代乐器之王 编钟,是中国古代一种由青铜制成、成编使用、具有固定音高的旋律性打击乐器,依形制可分为镈(bó)、甬(yǒng)钟和钮钟3种。在众多古代乐器中,编钟规模最为庞大、铸造工艺极其复杂、音域十分宽广,尚没有乐
兵器与谋略 | 传承与革新并存的FM-3000N舰空导弹武器系统 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研制的FM-3000N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以下简称“FM-3000N”)一经出现,便让“一坑四弹”(在一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中,装入4枚导弹的技术)的愿景不再是梦,实现了对以往
兵器与谋略 | 树上开花巧借他势成大胜 一棵树上本没有花,但可以人为地剪出彩花,粘贴其上,假花与真树交相辉映,不仔细观察很难辨别真假。以此物乱真,远远望去,便如一局玲珑巧妙的棋。火牛冲阵示意图  田单巧施“火牛阵”战起战国是中国历史
行知天下 | 我为海豚建档案 中华白海豚的体色随年龄发生变化厦门,中国东南沿海最美丽的海湾城市之一,素有“海上花园”之称。行走于此地的海岸线上,我们有时能在粼粼波光中瞧见一些海豚嬉戏的身影,它们在海面翻滚、跳跃,正是国家一级重点保
科学起航 | 点亮智慧之灯 启迪未来之路 从右至左依次为:刘嘉麒、魏亦萱、肖郭屹卉、张瀚文、李雪睿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一位在火山地质与第四纪环境地质领域颇有建树的地质学家,同时又是一位令人尊敬、极具影响力、热心科普的科学传播人,《知识就是
科学起航 | 中国古代的“机器人” 中国历史文献中最早的“机器人”古籍《列子·汤问》记载,早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形态逼真、动作流畅的木偶就已经诞生。其中详细记述了一则故事:周穆王在西巡返回中原的途中,遇到一位名叫偃师的匠人前
科学起航 | 计算机领域的先行者—郑纬民 他是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是我国首次获全球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诺贝尔奖”——戈登·贝尔奖的超算专家,是首位中国存储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将什么是芯片、计算机专业如何高效就业倾囊相授给青年人,他就是中
科学起航 | 科普深度阅读为高考赋能的加分“密码” 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进科普阅读是一条易于见效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激发大家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培养有科学家潜力的青少年起着重要作用。正如《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所倡导的,通过科普阅读,
生活解码 | 维生素K的小秘密 维生素大家族示意图维生素K从哪里来?维生素K的发现是一个意外。1928年,丹麦生物化学家亨里克·达姆(Henrik Dam)在研究鸡的胆固醇代谢时,意外观察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即用低脂饲料喂养的小鸡会出
青春密语 | 跳出“i”和“e”的限定 伴随着MBTI人格测试的大火,很多人都给自己贴上了“i”人或“e”人的标签。MBTI人格测试虽有心理学依据在身,但我们仍需科学、理性地看待。青少年时期是发展的时期,多变的看法和灵活的思维是这个阶段的特
漫画科学 | 光能酵母:阳光下快乐成长 酵母菌是对真菌界一类真核单细胞微生物的总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们是兼性厌氧菌(有氧和无氧环境都可生长),有氧时利用有氧呼吸产能;无氧时则通过发酵糖类产能,催化糖分解为酒精、二氧化碳、酸类等物质。酵
漫画科学 | 星光“绝技” 传统的无人机集群依靠无线电通信,通信链路(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的物理通道)易受电磁干扰。为弥补这一缺陷,研究人员从萤火虫发光中获取灵感,发明了一种不受电磁干扰的光通信方式。萤火虫靠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实现
科幻空间站 | 地心历险记(上) 坠入地底“唐森教授,这个消息太可怕了,咱们得好好研究一下!”助手杰姆神色慌张地跑进我的办公室。我知道他如此慌乱的原因。此刻,我正在阅读一条新闻——今日凌晨,一座方圆几十平方千米的大山悄然消失,取而代之
科幻空间站 | 罢工 一这是一个平常的夜晚,在一个平常的房间里,一台看似平常的笔记本电脑,正静静地躺在一张平常的书桌上。午夜时分,人们都进入了梦乡。电脑上的灯光缓慢闪烁,好似一双不停眨动的眼睛,正凝视着黑暗。这时,空气中传
科幻空间站 | 通过人物、情节与悬念赋予故事生命力 “有时候,人物会说出你意想不到的话,做出你意想不到的事。这时候他就获得了生命,而你应该把主动权交给他。”这是格雷厄姆·格林(Graham·Greene,英国著名作家、编剧)有关人物塑造的观点。人物是故
编读互动 | 更聪明 更清洁 在阅读了《垃圾分拣,交给人工智能!》(详见《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9月刊)这篇文章后,我十分振奋。它不仅向我展示了人们如何巧妙地让新科技融入日常生活,更让我对未来的智慧城市充满期待。文中的垃圾分拣机
编读互动 | 语音助手COCO 一个暴雨的夜晚,小石子般的雨点砸得伞面“砰砰”直响,激起朵朵水花;树枝被压得抬不起头,树叶“簌簌”地被击落一地。路上几乎见不着人影,只有昏黄的路灯。忽然,一对老夫妇出现在马路边,他们吃力地撑着一把伞,
百问百答 | 百问百答 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通常由气候干湿变化演化而成。5月26日,中科馆大讲堂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李连芳老师,为大家讲解有关草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