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第6期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2023年第6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

目录

卷首语 | 蓝色梦想 无限可能

1968年10月,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的钢缆突然断裂,导致它在没关舱盖的情况下沉入1500多米的深海。万幸的是,工作人员全都逃生,可深潜器里的苹果等食物却被直接浸泡在了海水中。1969年9月,深潜器被打

特别策划 | 共护深蓝 向海图强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巨大的能源宝库,也是贸易往来的通道、传承文明的纽带,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1/3。中国

特别策划 | 到海洋中采“氢矿”:海水制氢气的奥秘

氢气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被认为是能够助力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能源。但是,要想大规模地利用氢气,就需要解决一个难题:如何从海水中制造出足够多的氢气。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科学家是如何攻克这一

特别策划 | 月球“驱动”的海洋能源

日月绕转,朝夕之间,潮涨潮落,有两种十分可观的清洁能源就蕴藏其中——潮汐能和潮流能。它们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区别?我们又该如何应用呢?&nbsp 地球在地月中心连线上受到的引潮力示意图宇宙中的“弄潮儿

特别策划 | 用盐也可发电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汽车油箱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盐水”?在海水和江河水的交汇处,就蕴含着这样一种鲜为人知的“蓝色能源”——海水盐差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河海交汇处,看看如何用“盐水”来发电。自然界的

特别策划 | 海上石油勘探

深海一号是中国首个自营超深水气田,近日它完成了远程遥控生产改造与调试工作,成为世界首个具备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未来,它将对保障中国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海洋能源开发领域的高水平科技

特别策划 | 用“十八般武艺”给海洋做“体检”

海洋是珍贵的资源宝库和气候调节器。但它和人类一样,也会“生病”,因此需要定期“体检”。那“海洋医生”是如何给这占地球表面积70.8%的大块头“望闻问切”的呢?“体检”指标: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我们使用体

特别策划 | 少年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养成记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有巍峨的珠穆朗玛峰、蜿蜒的雅鲁藏布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不让人叹服!而神秘的深海,更是引发无数人的想象:海洋最深处有何景致?这个问题的答案,离不开海洋地球物理学家的努力。

特别策划 | 海洋学家的科研日常

在蔚蓝色的海洋下,隐藏着连绵起伏的海底山脉和广阔的海盆,一代又一代海洋学家在其中持续探索。让我们走进海洋学家的科研日常,去一探究竟吧!向更深更远的海域进发我们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在海上漂泊,去探寻大海的

探索发现 | 耐盐碱基因:让盐碱地里“稻谷飘香”

近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耐盐碱基因,相关育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的产量,让盐碱地里也能“稻谷飘香”!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作物杀手——盐碱地看!这白花花的一

探索发现 | 海上“巨无霸”

2023年4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2023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中一条令人欣喜的消息是,中国船舶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持续攀升,产业发展也站在了新的更高起

探索发现 | 从双翼到单翼飞机“翅膀”的演化史

&nbsp 现代飞机多为单翼机,根据机翼的数量,飞机可以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通常有3副及以上机翼的飞机统称为多翼机)现在,我们看到的飞机多为单翼机,即左右各有一个机翼。但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其

科学微距 | 前沿

&nbsp 恒星吞噬行星示意图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恒星吞噬行星近日,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恒星吞噬行星。这颗恒星位于银河系天鹰座附近,距离地球约1.2万光年。它“壮年”时期的大小和成分与太阳类似,现阶段处于

科学微距 | 声音

“做科普重要的是要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受众树立科学思维,让大家能够在信息洪流中明辨是非。”—袁亚湘中国科学院院士“做科普,我建议不要焦虑流量大小。”袁亚湘院士说,“重要的是要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受众树立科

科学微距 | 数字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29 项5月10日晚间,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空间应用系统通过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上行实(试)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共用支持类设备、实验耗材和备品备件等,共计98

科学微距 | 趣闻

云层中也有耐药细菌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云层中含有耐药细菌,而且这些细菌可以随着高空云层长距离传播。在2019年9月—2021年10月期间,研究人员使用高流量真空采样器在法国中部多姆山山顶采集了12组

科学有料 | 海洋中的医药宝藏

海洋药物资源指的是海洋中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资源。海洋生物含有与陆地生物不同的、化学结构特异的活性物质。为了找到未来可用的药物,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在向大自然寻求“解药”。齐考诺肽:从海洋中“走来

学海新知 | 最佳搭档:枪虾与虾虎鱼

枪虾与虾虎鱼,是海洋中一对很有趣的搭档,它们一类负责“建工程”,一类负责“保安全”,优势互补、互利共生,共同走过“风风雨雨”。枪虾与虾虎鱼有何特点?这种合作又是怎么进行的?两对共生的枪虾与虾虎鱼枪虾:

学海新知 | “吃”真菌的植物天麻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被称为自养植物。然而,也有一些植物无法通过光合作用自给自足,需要从其他植物或真菌中“窃取”营养物质维持“生计”,被

学海新知 | 我的书 我做主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在大家的传统认知中,书的外形都是方方正正的,你能想象外形像小船一样的书吗?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来临之际,跟我们一起动手,自制一本属于

艺术中的科学 | 中国古代窑炉的控火之道

陶瓷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德化瓷烧制技艺等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陶瓷制作要在窑炉中高温烧制,纵观陶瓷发展的历史,陶瓷工艺的进步离不开窑炉技术的支撑。窑

兵器与谋略 | “瞄一瞄” QBU-191国产精准步枪的黑科技

尽管枪械是历史最悠久的武器之一,但新一代国产枪械依旧引人关注。其中,QBU-191新型国产精准步枪因其造型酷炫、设计独特,吸引了大批军事爱好者的目光。这款新型国产精准步枪的名称是什么意思?又有哪些新性

兵器与谋略 | 历史上的“空城计”

成书于明清时期的兵书《三十六计》中,有许多朗朗上口的成语。当然,它们不仅是成语,还是流传千年的谋略。上期杂志中,有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告诉知力,想了解其中的“空城计”及代表战例。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

行知天下 | 探腾龙奇洞观十里峡谷

长江的一级支流清江,发源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在湖北省宜都市汇入长江。清江造就了沿途不计其数的壮阔景观。现在让我们走进其中久负盛名的腾龙洞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去探腾龙奇洞,观十里峡谷吧!

科学起航 | 王希季“箭”击长空拓天疆

1958年5月,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我们也要搞一点卫星。”这一讲话,吹响了中国人进军宇宙太空的号角。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老一辈科学家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解码 | 咖啡渣的“逆袭”

“咖啡渣千万不要扔”,在网上随处可见咖啡渣的回收、利用攻略,例如养植物、除异味等。但是,你知道吗,咖啡渣居然还能做成水杯、衣架以及生物燃料!将最终产物与导电剂、黏合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地涂覆在铜箔上

生活解码 | 是根还是茎?

当我们认识一株随风摇曳的狗尾草,一枝带刺的玫瑰,或是一棵挺拔高耸的银杏树时,总会习惯性地从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这些角度去观察,这也是植物形态学观察的常规动作。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看到的根有可能不

青春密语 | 不做校园欺凌中的漠视者

校园欺凌,这个曾被忽视的问题,现已渐渐进入大众视野,也不断刺痛着人们的神经。除了身体伤害,它带来的心理伤害更隐蔽、更长久,甚至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综合发展。上期杂志中,有读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告诉知力君:他

科幻空间站 | 清道夫比尔遭遇塑料海葵

(一)男孩儿汤姆四下张望,抱怨道:“海上什么也没有!比尔,我的暑假作业是‘大太平洋垃圾带’调查报告,可不是海洋一日游。”确实,“金枪鱼”号渔船周围涌动着湛蓝的海水,从船底扩散开来,一直绵延到海平面与天

科幻空间站 | 肯特星·未来

(一)陈贺对这个世界总有莫名的质疑。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活了多久,毕竟在50世纪,不仅岁数没那么重要,连容貌也可以留在任何年纪。陈贺选择了35岁的面容——不太老,也不太幼稚。陈贺坐在U7564飞船上,准备

科幻空间站 | 用科幻想象打开现实之思

生态环保是近些年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但人们大都是从现实世界的角度宣传与强调,起到警醒世人的目的。科幻作品则摆脱了现实的羁绊,呈现出震撼人心的场景。当然,这种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扎根于现实世界。本期刊登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