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慈善2023年第2期

环球慈善

环球慈善2023年第2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环球慈善》杂志创办于2008年1月,是国内第一本推广慈善事业的杂志,也是纪念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25周年的新年礼物。该月刊秉承“慈善创造和谐”的办刊理念,以热心关注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海内外慈善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弘扬慈善精神,传播慈善文化,并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提供慈善渠道和服务。

目录

动态 | 永远和党在一起

2022 年5 月31 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 周年,强调要“秉承宋庆龄先生‘永远和党在一起’的信念”,“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3 年1 月27 日,...

动态 | 社会企业与青年创业 第七届两岸公益大讲堂成功举办

2022 年12 月20 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共同主办,《环球慈善》杂志社承办的第七届两岸公益大讲堂以线上形式举办。两岸480 余名公益组织、社会企业及志愿者代表观看了大讲堂网络直播。 作为两岸公益论坛的后续活动,本届两...

动态 | 相聚云端会场 共话绿色未来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 周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日中友好会馆共同主办的“中日青年环保建设论坛——为了我们美好的未来”于2022 年12 月16 日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东京举行,约130 名中日青年参加。论坛由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承办。...

动态 | 小手绘中国 童画传友谊

“我的画既有传统的中国,也有现代的中国。”1 月4 日在德黑兰举办的首届“印象中国——伊朗青少年绘画比赛”颁奖仪式暨作品展开幕式上,13 岁的马赫希德·卡西米这样介绍自己的画作。 本届“印象中国——伊朗青少年绘画比赛”分为7 至1...

封面故事 | “追星”青年记录中国空间站“成长”

2022 年,90 后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用自主研发的光学跟踪程序在地面成功拍摄到中国空间站清晰特写影像,用镜头记录着中国空间站的“成长”。 出生于1990 年的刘博洋,从小就对天文有着浓厚的兴趣。刘博洋高中加入学校“天文社”,高考考入北...

专题 | 更好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我国现行慈善法自2016 年施行以来,在保护慈善参与者权益、规范慈善活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慈善被赋予新的功能定位。 与此同时,慈善领域日渐出现慈善组织发展不平...

专题 | 规范公益慈善活动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日前分组审议了慈善法修订草案。 与会人员普遍认为,草案坚持支持鼓励慈善发展总方向,进一步细化明确扶持慈善事业发展制度措施;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健全完善与我国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慈善法律制度;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

专题 | 提升社区治理新效能 老年人来助力

为积极回应时代所需、大局所需、老年人所需,近年来,济南老年人大学着力深化拓展“双嵌入、双服务”机制,以党建为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标,积极推进老年大学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辐射社区,助推广大老年人成为基层治理新主角,激活基层治理新力量,...

专题 | 从平凡生命中感受非凡力量

1 月12 日,“中国网事 感动2022”十大年度网络人物揭晓。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以大爱守护人民的秦晓强,匠心筑梦的沈飞“冠军班”青年工匠,用情守青山的林场“夫妻哨”张彦明、苟冬云,“‘借眼’授课28 年的乡村教师”卢文建,“永葆初心的老...

专题 | 多部委密集发声 2023年这些政策将影响你的“钱袋子”

近日,多部委召开工作会议透露2023 年施策重点,财政部等负责人发声,涉及民生、住房、财政、教育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将影响你的“钱袋子”。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2023 年,财政收支...

专题 | 北京多区今年探索创新养老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北京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共享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记者从近日多区召开的区两会上了解到,多城区今年都将通过多种方式补足短板,在为老服务方面继续探索创新,破解养老难题。 东城:新增家庭照护...

专题 | “陪同就诊”服务让乡居空巢独居老人更安心

“多亏你们送来得及时,再拖延几天,老人心梗和肺部感染的危险就很大了。”2022 年12 月14 日上午,湖州市南浔区菱湖医院急诊科李医生向身旁几名身着橙色背心的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 医生所说的老人名叫王永林,家住南浔区和孚镇杨家圩,而那几位...

专题 | 村里来了康复师 老人乐享居家服务

2022 年12 月10 日一大早,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石淙镇镇西村的陈根珠奶奶家里就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一进得门来,和老人略为招呼,他们就开始忙碌起来,询问记录、检测评估、制订方案、按摩推拿……他们是南浔区居家养老服务团队,此次专程来村里为...

专题 | 这些新规2月起施行 关系你我生活

兔年新春伊始,一批2 月起施行的新规,点亮你我美好生活。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业务,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推广疼痛综合管理,不断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加强城镇水污染防治,进一步呵护美丽家园……看一看,哪一条你最关心? 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旅游业务...

专题 | 隐秘而伟大!首次发现“突门” , 长城还藏着多少秘密?

“古代侦察兵‘夜不收’进出长城的密道在哪儿?” “长城上到底藏有多少暗门?” 历时4 年多时间,跨越我国10 个省区,天津大学研究团队对明长城全线超九成人工墙体进行分辨率接近厘米级的连续拍摄,甄别出130 多处暗门实物遗存并首次构建其“家族...

专题 | “助企暖企春风”涌动青海高原

新春正月的高原寒风侵肌。青海胜利宾馆长江厅却暖流涌动、笑意融融。 1 月28 日,是春节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青海省“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企业家座谈会在西宁举行。青海省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和55 名企业家代表围坐在一起,总结成绩,谋划未来,为新一...

观评 | 如何为家校教育架起智慧桥梁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诗道破天下多少父母的辛酸与艰辛。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父母”这一特殊职业都难以缺席。这一职业一旦拥有,就要伴随终身,其过程漫长而又充满艰辛和甜蜜。 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不仅是“养”,更重要的是“育”。不...

观评 |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当地时间2022 年12 月19 日凌晨,经过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近两周的谈判磋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 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各缔约方在“框架”目标、资源调动、遗传...

观评 | 聚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长卷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慈善传统的国家,慈善思想与慈善活动源远流长。先秦时期儒家的仁爱、大同思想构筑了中华慈善文化的价值和理念基础。汉魏以后又逐渐融入佛、道两教的劝善思想,助推民间社会慈善活动的普遍兴起。宋元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民间慈善事业的...

观评 | “错峰休假”不应只是春运防疫的“权宜之计”

2022 年12 月27 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等印发《2023 年综合运输春运疫情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总体工作方案》。《方案》要求,保障探亲人员错峰...

观评 | 数字时代为何还要开展劳动教育

2022 年底,某互联网公司推出《2022年轻人数字生活白皮书》( 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2 年度年轻人热门生活技能Top5 :做饭、收纳、移动办公、养花、DIY 家具。2022 年,不少年轻人经历了居家生活。当独自面...

观评 | 新冠病毒感染降为“乙类乙管”意味着什么

2022 年12 月27 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根据公告,经国务院批准, 自2023 年1 月8 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

人物 | 透明口罩给听障人士打开一扇表达的“窗户”

“看到一个透明口罩觉得很好笑,没想到它是聋人协会指定产品……”近日,一条大呼“懊悔”的科普微博引发了大众对透明口罩存在意义的讨论。不少听力障碍人士对此表示认同,“是的,我是靠读唇语和人沟通的,戴着口罩我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买东西全靠猜。”...

人物 | 85后建筑师改造老家猪圈开艺术展

“我也喜欢画画,你看我这画能不能挂到艺术馆展出?”参观完建筑师王旭潭举办的“回屋里”艺术展后,有乡亲找到王旭潭的父亲,表示也想投稿。如果是初次参观,谁也想不到如今明亮宽敞的艺术馆,是由昔日的废旧猪圈改造而来。 来自湖南娄底双峰县长来村的王旭...

人物 | 对话整理收纳师苏苏

放弃稳定的工作辞职创业后,苏苏和丈夫受到不少反对和质疑。这些质疑的声音有来自朋友、客户,而更多的是来自家人。“他们不理解我为何辞去稳定高薪的工作去做又苦又累的活计。”苏苏称。 苏苏从事的职业为整理收纳师。整理收纳师与一般的家政服务不同,他们...

人物 | 她和她的130个残障“家人”

2022 年国庆节假期的几天,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兴隆路街道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一个身披红飘带的女孩认真制作DIY 精油皂,身旁围着10 多名残疾人专注地学习着每一个步骤。 这个女孩叫张一静,是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

人物 | 河南农村小伙斥资70 多万元造5 架飞机

“遛飞机喽”,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刘楼乡的一个村庄里,天气晴朗,时松波用绳子牵引着自己造出的飞机出了院子,顺着门口向大路上走去。有时他也会驾驶着飞机,绕着田野上空盘旋几圈。 “男子初中学历7 年造出5 架飞机”,36 岁的时松波带着这个话题,...

人物 | “收藏狂人”刘一田

“这个瓷缸在古代也叫‘卷缸’,是古代的文人专门用来放字画的;你看这个汉代的‘猪’摆件,像不像今天的野猪?当时的家猪还没有进化完全,所以和今天的野猪有几分相似……”在一间摆有各式各样古陶瓷的博物馆中,刘一田正兴致勃勃为来访者介绍这些文物背后的...

人物 | 北大青年考古队

“既然选择了考古,那就要一条道走到底,而且要走得精彩纷呈。”有“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之称的三星堆遗址是年轻人心中的“网红”,一起“出圈”的还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 长期以来,考古都被看作冷门专业和艰苦岗位,但...

人物 | 我来不及多想 看到孩子就冲过去救援

前不久,坦桑尼亚一架航班在布科巴市降落过程中坠入维多利亚湖,事故中24 人获救,19 人不幸遇难。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坦桑尼亚分公司员工张林是机上唯一一名中国乘客,他逃生后还成功解救了一名一岁多的幼儿。张林除腿部有轻微擦伤外,目前身体...

公益行动 | 应对气候变化 西方倒退遭诟病 中国笃行获好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前不久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过去一年,尚未走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阴霾的人类遭遇了乌克兰危机、能源危机、全球通胀、极端天气等冲击。为了应对能源和财政困境,西方部分国家重新转向传统的煤炭...

公益行动 | 2022 年受大自然启发的科学发现

尽管动植物面临气候变化等人类驱动因素导致的大范围灭绝,但自然界仍在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激发着人类的科学发现。 “大自然花了数亿年时间来优化极其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师阿隆· 戈罗德斯基说,“如果...

图片故事 | 穿行黄山的“云端信使”

作为安徽黄山风景区内唯一的邮政步班投递员,90 后小伙谢菲俊每天要背负几十斤的邮包在平均海拔1300 多米的“云端” 徒步12 公里,上下台阶约12000 级,将各种邮件送达33 个投递点。由于山高路远,又是安徽省海拔最高的投递段道,谢菲俊...

图片故事 | 微光里 他“看见”世界杯

2022 年12 月10 日,“五星巴西”在卡塔尔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点球大战中不敌克罗地亚队,失去了第六次捧起大力神杯的机会。“多么希望罗纳尔多还在场上。”天津小伙蔡成用手机语音和朋友交流。 2000 年,10 岁的蔡成因视神经萎缩造成了视...

图片故事 | “骨语者”李彦桢 跨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间放满各种测量工具和骸骨标本的办公室里,90 后姑娘李彦桢仔细地测量分析着一具古代人骨,推测着骨主人的身高和营养状况。 李彦桢大学时期学的考古专业,毕业后从事了两年的田野发掘,随后转到室内考古,主要进行体质人类学研究...

荐读 | 《正南看北斗》欧洲汉学家吕光东眼中的中国巨变

近日,长居中国的外国汉学家描摹当代中国故事的优秀纪实作品《正南看北斗:一位欧洲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巨变》由译林出版社重磅推出,该书以外国友人的独特视角真情讲述中国故事,传播积极向上的中国力量。作者吕光东(Luc Kwanten,1944—202...

荐读 | 展一幅波澜壮阔时代画卷 谱一曲悲欢离合命运之歌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最新长篇小说《父父子子》前不久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作品堪称一部“五十年中华民族奋争史”,与《人世间》“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共现百年中国的波澜壮阔。 《父父子子》以东北高氏、纽约赵氏等四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为线索,...

读书 | 读书

《启发》 作者:罗振宇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 年12 月 什么是人格、情绪、放空、个人课题? 什么是闭环、实力、未来、长期主义? 什么是人脉、成熟、冲突、社交货币? 什么是信息、消费、忘他、网络效应? 什么是好专业、好老师...

读书 | 征稿

《环球慈善》线索及稿件征集启事 《环球慈善》杂志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管主办,以“慈善创造和谐”为办刊理念,以热心关注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海内外慈善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化、综合性的慈善公益类高端杂志。《环球慈善》国...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