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科学2022年第2期

大众科学

大众科学2022年第2期

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大众科学》杂志创刊于1980年,是由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

目录

特别关注 | 走,去“天然药物宝库”瞧一瞧!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高原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同时,苗、侗、瑶、水等少数民族同胞善用各类草药,让贵州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瑰

特别关注 | 《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赤箭今如何

天麻又名赤箭、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等,是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是主要成分。其根状茎肥厚,无绿叶,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常以块茎或种子繁殖

特别关注 | “植物活化石”外国人也喜欢

中药杜仲是一种名贵的植物滋补药材,贵州三宝之一,有着“植物黄金”“植物活化石”的美称。杜仲属于贵州地道名贵中药材,药用价值高、用途广,且药用历史悠久,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杜仲皮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

特别关注 | 高山长“仙草”功效特别多

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为蓼科植物,有雌雄二种(赤,白二种),性喜高温高湿,生长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麓。何首乌与人参、

特别关注 | 黔中大地有“仙草”,“神秘功效”显奇功

灵芝,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灵芝成熟以后的子实体散发的孢子收集起来叫孢子粉。灵芝作为中药应用,主要是把灵芝子实体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从历史上看,灵芝最早收录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200

特别关注 | 神药“百虫仓”功效真奇妙

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乃收敛之药。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倍干燥后所得

特别关注 | 本是“野三七”胜似真三七

中药珠子参在民间已有很悠久的药用历史,在民间多代三七使用,认为其有显著的化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珠子参别名野三七、钮子七、珠儿参、疙瘩七、盘七、珠儿七、羽叶七、竹子三七等。分布于中国贵州、四川、陕西及

特别关注 | 端午节挂门上的植物是“钻石”

提起艾草,中国人自然联想到端午节。在《荆楚岁时记》有记载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端午正值江南梅雨,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易染病;悬艾于门前,可以借助它挥发的气味,驱除邪气,

特别关注 | 那又香又美的“双色花”是人类的好朋友

金银花多药用价值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疽疔毒等。现代研究证明,金银花含有绿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药理活性成分,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

特别关注 | 六百五十多种药品用到它

牛黄是干燥的牛胆结石,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中医药文化典型代表,在我国2000多年应用历史,众代医家对牛黄推崇备至,最广为人知的是以下三句:“牛黄乃百草之精华,为世之神物,诸药莫及。”——秦汉《神农本

特别关注 | 野党参还有一个吓人的名字

野党参又名金钱豹,有些地方还称为土人参,算盘果,野党参果,土党参。果实味甜,可食。根入药,有清热、镇静之效,治神经衰弱等症,也可蔬食。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

数智 | 数字经济奔涌而来,您准备好了吗

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体量不断增加,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持续提升,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潜力所在。不久前,中国提出促进数字时代互联互通倡议,支持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已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看似遥远

探索 | 关于“遗忘”,科学家有最新的发现

我们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忘记一些记忆是有益的,因为这可能做出更灵活行为和更好的决策,如果记忆是在与当前不完全相关的环境中获得的,遗忘可以是一个积极改变,并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

识疑 | 细菌

不管是细胞数量,还是拥有的基因数量,寄生在人体表面和内部的细菌都远超人体本身。现在,科学家正在思考:掌控人体的,到底是我们还是那些共生细菌?生物学家曾认为,人体是一座生理之岛,完全可以自行调控身体内部

健康 | 从炎症到癌症只需要两三步

慢性炎症,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我们平时的日常饮食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促炎症食物”和“抗炎症食物”,通过促进或抑制体内的炎症微环境,影响某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从炎症到癌症,可能只有

见证 | 贵州与乌克兰科技合作结硕果

2021年12月,科技部公布了中国与乌克兰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共35项。由贵州省推荐的贵州医科大学康颖倩教授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细胞生物研究AndriySibirny院士共同申报的“以酵母菌细胞器及胞浆酶

见证 | “中国天眼”牵手贵州大学破解大数据难题

2021年12月,在贵州FAST观测基地,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破解大数据难题,就大数据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建天文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等工作开展合作。按照合作协议,国家天文台

见证 | 贵阳:掌上智能管理98条河流

贵阳是“中国数谷”,在河湖管理上,贵阳市利用大数据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实现了从“有名”向“有实”的转变。目前,贵阳市已经通过河湖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掌上管理全市98条河流。早在2018年,在建立四级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