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3年第2期

读书

读书2023年第2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

目录

短长书 | 高罗佩:一个「精神中国人」

在国内近年的媒体话语中,“精神 × 国人”基本上已成为一个贬义词,没想到我在荷兰人中发现了一个“精神中国人”—高罗佩虽然并非完人,但对他而言,“精神中国人”已经不是修辞手段,而是实录了。高罗佩对中国文

短长书 | 卡尔达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别把数学想象得艰难晦涩、难以捉摸,它只不过是常识的升华而已。——开尔文勋爵一、一个医生的回忆录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法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并以随笔作家闻名,他留下了“知识

短长书 | 加尔文主义、社会自治与国家理性

一近年来,当我们日益感受到国家超出以往的力量和变动,想要认识它时,却有些沮丧地发现,社会科学能够提供的理论视角并不多。出于各种原因,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社会科学悬置了对正式国家制度和理念的讨论。而十

短长书 | 「不列颠治世」下的拉美国家建构

经历了数百年连绵不断的战争,直到十九世纪,西欧才形成了十余个领土规模稳定、主权权威明确、在疆土内合法垄断暴力的现代国家。在这一长期的过程中,战争所需的庞大花销迫使统治者汲取包括财政和人力在内的资源。为

短长书 | 法国十八世纪的“沙龙”

“沙龙”( salon ) 是法语“客厅”的意思,这个词翻译为各种语言时几乎都保留了原词或音译,足见它所承载的某种难以转译的法兰西文化传统与精髓。该词首字母大写,则构成一个专有名词,有特殊所指,指的是

短长书 | “名人”的诞生

面对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身为历史学家,是否有职责对其做出专业的学术回应?如何展开这样的回应?法国历史学家安托万·里勒蒂(Antoine Lilti)出版于二0一四年的《公众形象:名人的诞生

短长书 | 谈胡直

江西一向不是富裕的省份,唐代以后,却成为文化或文艺的重要所在,不讲更早的,只讲北宋吧,“古文八大家”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等都是江西人,南宋朱子是婺源人,婺源古属徽州,该是安徽的一部分,但后来将之置于

短长书 | 元宫廷斗驼与体育全球史

十三至十四世纪,崛起于草原的蒙古人西征南伐,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元帝国,连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得以全面拓通。骆驼作为战利品、交通工具、食材、贡品等,在元代社会普遍出现。斗驼作为一种在西域、阿拉伯地区广泛流行

短长书 | 《瑞鹤图》:群鹤祥集的幕后玄机

一公元一一一二年,是北宋政和二年。这一年正月十六,也就是“上元之次夕”,宋徽宗登上宣德门,观看灯火璀璨、人山人海的节日景象。突然间,天空有祥云出现,有一群白鹤飞来,在天空中翱翔,甚至有两只降落在端门的

短长书 | “冒籍”:古代“高考移民”的生态

古时候的“高考移民”,主要包括“冒籍”和“寄应”两种情况。“冒籍”,指考生或冒名,或改变户籍,到解额多的地区参加发解试,以求更容易得解。“寄应”,指非本土的考生寄籍应试。《唐摭言》称盛唐之后,“乡贡渐

短长书 | 李商隐的回旋曲(外二章)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吗?日期还没有一定啊。只是今晚,客居外地,正赶上大巴山夜雨,使秋天的池水水位上涨呢。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回

短长书 | 《通典》及其题外话

一、为什么会有《通典》二0二二年是《通典》作者、唐代著名典志史专家杜佑(七三五至八一二)逝世一千二百一十周年。我曾经在二0二0年第一期《历史研究》上刊发过一篇《唐宋经世史学的新高度》的文章,提到“通”

短长书 | 从物理学中经济学家可学些什么?

经济学家曾经热衷于经济学帝国主义,到处攻城略地,把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推广应用到其他领域,而很少想到要从其他学科中学些什么,特别是从自然科学比如物理学中学些什么。近读英国物理学博士、《自然》杂志前主编菲利

短长书 | “古已有之”,抑或“重思未来”?

邓正来先生离世后,在同其家属一起清理他的书籍时,我有幸获赠一本赵汀阳题赠邓正来的论著《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在这本书中,邓正来做了密密麻麻的阅读批注。赵汀阳题赠的时间显示,该书是二00五年七月

短长书 | 帝国的新衣

公元一五八0年(明万历八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继葡萄牙王位,成为两国共主。对于姻亲、教派和政治关系复杂的欧洲皇室而言,这次王位更迭稀松平常,但却对全球版图有着深远影响。按照教皇主持签订的条约,大航海

品书录 | 返本再出发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思想史演变和人类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作品来说,更是如此。众所周知,《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代表作,要在今天新的全球化时代重新研究这一著述,我提出一种思路和方式,即“返本再

品书录 | 《全面披露》的三重张力

“当你的委托人面临牢狱之灾时,你该怎么做?——竭尽全力,然后放手。” 加拿大最高法院历史上首位女性首席大法官,同时也是在任时间最长的首席大法官(二000至二0一七年)贝弗莉·麦嘉琳(Beverley

品书录 | 听众的力量

《约翰·克利斯朵夫》里有一段音乐家与听众互动的精彩描述:“克利斯朵夫背对着听众,全神对付着乐队,可是依旧感觉到场子里的情形。凡是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种精神上的触觉,能够感知他演奏的东西是否在听众心里引起

品书录 | “生活在别处”的阮元

阮元是清代中后期汉学的一面旗帜,居督抚显位三十余年,久任浙江巡抚、两广总督、云贵总督,政绩斐然,又以提倡学术、整理文献、培育人才之功为最夥最巨,对晚清中国学术思想发展的影响至深至远。《清史稿·阮元传》

品书录 | 徐梵澄的乱世读书

一九四一年初,徐梵澄接受友人蒋复骢的聘请,赴重庆就职于国民政府中央图书馆。蒋时任中央图书馆馆长,委托徐梵澄编辑新创办的杂志《图书月刊》。之后三年间,徐梵澄几乎凭一己之力打理着《图书月刊》。《月刊》的内

品书录 | 以思想者的眼光看歌剧

具有人文思想高度的歌剧批评难得一见。谈论歌剧,少有人认真触及歌剧的思想内涵、人文意蕴及其与当今世界的关联等话题。然而,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Williams,1929-2003)的《论歌剧》

品书录 | “追车回电”的人

从丹东开往北京的快车眼看就要到锦州车站了。这个时候正是过半夜一点多钟,车厢里的旅客随着列车有节奏的振动—哐哐哐,哐哐哐……—差不多都睡了。在六号车厢从里数第三个座靠外边有位老大娘坐那儿还没睡,这位大娘

读书短札 | 苏轼写字姿势

苏轼传世墨迹率是小行书,天真浪漫。当时士大夫对其书法有非议:“左秀而右枯”,“作戈多成病笔”(《山谷题跋·跋东坡水陆赞》)。“苏门学士”黄庭坚见过苏轼写字,认为是他“腕著而笔卧”所致。“腕著”是手腕枕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