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3年第5期

读书

读书2023年第5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

目录

短长书 | 如何定义跨主体性?

跨主体性(trans-subjectivity)是法国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AlainLe Pichon)提出的一个概念。他是欧洲跨文化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另一位创始人是意大利的伟大作家和符号学家艾柯

短长书 | 康德为何在“哲学黄金时代”退场?

我国的外国哲学研究,一向是重“内史”而轻“外史”的。这就造成一个奇怪的局面:按照这个传统培养出的博士生,虽然能够对某某哲学家思想体系的内部结构如数家珍,却对该思想体系与同时代文学、绘画、政治思潮之间的

短长书 | 永不加赋的背后

一八九八年,大清光绪二十四年,按照干支纪年又称戊戌,正当康有为上书要求变法的同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刊行了著名的《劝学篇》,核心内容之一是教导国人忠于朝廷。为此张之洞列举了大清超越历代王朝的十五项仁政,其

短长书 | 祭祀与「吃暴力的暴力」

在其《祭牲与成神》开篇,勒内·基拉尔提到了人类学先贤莫斯和于贝尔的名篇《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他没有全盘否定两位先生的贡献,但一触及对牺牲和神圣双重性的论述,他便说其观点模糊,致使二十世

短长书 | “打鬼”

一九二0年新春,雍和宫前的大旗杆倒了,那年北京见证直皖大战、段祺瑞垮台;一九二四年新春,大旗杆又倒了,紧接着直奉大战、曹锟下野、溥仪出宫。但这绝没有政治隐喻,因为它是被赶热闹的人挤倒的:任由城头风云变

短长书 | 对《街头文化》批评的一些回应

《街头文化》英文版是二00三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的,中文翻译版二00六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二0一三年由商务印书馆出了中文第二版,很快北京大学出版社将出第三版。这本书引起广泛反响的原因之一,我想应

短长书 | 求“真”与求“生”

如今,人工智能突飞猛进,机器的深度学习成为可能,大热的元宇宙、ChatGPT 等似乎让人感到机器对人类心智的全面模拟时代已经到来。然而,这种感觉带给人的并不全是欣喜,人的感官还在不断获取另样的信息:恶

短长书 | “土拨鼠”的革命之旅

一九二五年九月, 在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第一百九十二期上,刊登了沈雁冰的一篇短文—《复活后的土拨鼠》。故事基于“盲诗人的胡诌”展开,大意是:一只常年闷在地下的土拨鼠,为了见到太阳,不听劝阻

短长书 | 崇高的“噪/造”音

十九世纪是贝多芬成为“英雄贝多芬”的时代。不论其人还是其乐(尤其是他的第五交响曲),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性与崇高性,成为普罗米修斯、泰坦式的传奇与神话,备受世人崇拜。其人、其乐彼此不断强化,二者的

短长书 | 新青年、旧贵族与大革命

一七八八年八月,欧洲各大报刊争相报道了时隔一百七十五年法国即将再次召开三级会议的重大新闻,这是连续几任财政大臣尝试过所有方案和权宜之计,试图将政府从破产中解救出来而国家的债务不减反增之后,国王路易十六

短长书 | 王国维居名室号考

王国维一生,数易其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居名、室号,可以反映其治学取向、人生态度的前后变化。我把我所寓目的有关材料试着整理了一下。一、早年(一八七七至一九0七)一八七七年十二月三日,王氏生于浙江省海宁州

短长书 | 难中相守:郑振铎与徐微的战时情缘

幸亏找到了小石。这一年的夏天特别热,整个夏天我以面包和凉开水作为午餐;等太阳下去,才就从那蛰居小楼的蒸烤中溜出来,嘘一口气,兜着圈子,走冷僻的路到他家里,用我们的话,“吃一顿正式的饭”。小石是一个顽皮

短长书 | “幽灵”缠身

东南亚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方,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成为物种的天堂。温暖的气候拥抱着每一位留居此地的人,多元文明在这里共生。马来半岛地处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马六甲海峡是东西往来的交通要道,帆樯如云。从缅

短长书 | 二十世纪是民族国家的世纪吗?

一九一七年六月,犹太裔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出生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为了摆脱埃及民族主义风暴给外国人带来的不安,母亲带着两岁的他乘坐意大利的“赫勒万号”邮轮来到她坐落在亚得里亚海边的故

品书录 | 天真的重要性

一杨苡口述自传《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以下简称《一百年》) 以一个百岁老人的自述经历为读者思考“天真”与“经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契机。杨苡(一九一九至二0二三)曾翻译过英国十八世纪诗人威廉·布莱克

品书录 | “像个男人”的悲歌

全球供应链重组是近来的热门话题,这个不动声色的词关乎难以计数的人们的悲喜起伏。通过记录中国台湾基隆港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兴盛与衰弱,《静寂工人:码头的日与夜》(以下简称《静寂工人》)一书探讨了全球市场的政

品书录 | 说不尽的《人·岁月·生活》

在苏联文学史上, 伊利亚·爱伦堡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他既是一个时代的开启者,也是一个时代的终结者。在他全部的文学创作中,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解冻》,其社会价值似乎远远超出了文学价值—为一个特定的

品书录 | 第四波法律全球化?

一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邓肯·肯尼迪(Duncan Kennedy)在《法律与法律思想的三次全球化》一文中,总结了一八五0至二000年之间三波法律全球化的范式特征及其变迁:一八五0至一九一四年的古典法律思

品书录 | 法律制度演进的深层逻辑

早期的原始人,恐怕很难想象人类有一天会出现“制度”文明,秩序战胜混乱,文明取代野蛮。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史学家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C.North)形象地将制度比喻为“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品书录 | “流动性”与“此时此刻”

我以前从没想到过,我的老师,王德威教授,会有一天组织这么多学者,来写这样一部印出来足有一千零一页的文学史(英文原版页数)。它(包括了一百四十三位作者撰写的一百六十一篇文章)在二0一七年问世;繁体中文版

品书录 | 《鹅鹅鹅》从何处来

新年伊始,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原创动画短片合集《中国奇谭》在网上热播。其中,《鹅鹅鹅》一集画风诡谲,剧情叵测,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其独特的风格相当部分源于原著本身。故撰此小记,就其

读书短札 | 作书何以妙

书家作书何以妙,古人多有诠释,大体有四端。笔法。唐以来笔法之论流行起来。其中杂有传说,钟繇发韦诞墓得蔡邕笔法,王羲之梦中得天台紫真授笔法。虽说并非真有其事,却可见古人以为大书家各有笔法之秘。平易说来,

读书短札 | 夏姬说

宣公九年载陈灵公君臣通于夏姬事,杜注:“夏姬,郑穆公女,陈大夫御叔妻。”御叔,陈宣公孙,其父公子少西。陈为妫姓,舜之后,然则御叔妻何以称“夏姬”?夏自为氏,宋人因陈有夏氏而称御叔为夏御叔,然先秦典籍无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