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3年第7期

读书

读书2023年第7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

目录

| 《中华帝国的兴衰》之病

一九七三年夏天我弟弟从上海到我工厂所在地的银川探亲。他来我厂里时,手拿一把小提琴,脚穿一双亮锃锃的黑色皮鞋,身着一件在当时的上海也是很时髦的披风。其时上海年轻人学提琴、长笛和声乐蔚然成风,西洋交响乐的

|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列文森?

列文森的著作自从出版以来,汉学界学者们的反应不一,有很多赞誉,亦不乏质疑的声音。列文森所着眼的,在空间上是横向的衔接,在时间上是纵向的断裂与延续的交错。他把天下、国家、认同、疏离、忠诚等议题一方面看成

| 桑榆暮景叹时世

最近二十多年,我一有空就跑去乡下,实地走访案头文献里提到的那些地方。在此过程中,也经常能听到乡间农民讲述的各类故事。我发现,在有的僻远山乡,讲故事的人虽然只是粗通文墨,但他们自有一套解读中国历史的话语

| 足音的漫语与回归的历史

灵感,任何人都有,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却不是随时随地都有;超越个人的灵感,不是任何人都有,更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灵感,固然需要个人的天赋,很难说不是由于环境与文化长期熏陶的缘故,尤其是受异环境与跨文化外

| “ 理智的帝国主义”

如何隐藏一个帝国?这个困扰了帝国主义者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始终围绕着何谓帝国主义这个命名问题展开。一九0二年,在《帝国主义:一个研究》中,约翰·霍布森(John Atkinson Hobson, 185

| 马基雅维里的民主时刻

在马基雅维里创作的唯一一篇喜剧故事《贝尔法哥》中,他以其一贯反讽甚至略显轻浮的笔触讲述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魔鬼娶妻的故事。故事的开篇设定在地狱,亡魂们纷纷哀叹他们大多数是因为娶了老婆才沦落到如此悲惨的

短长书 | 青春之我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基础,是五四时期的社团,这些社团是年轻人创建的,《红楼》一书就是写这些年轻人,写这些“青春之我”——我在写作的时候,经常想象他们年轻时的模样,其中包括邓中夏。我特别想写好邓中夏。一

短长书 | 镜头、馆舍与房舍

一九一二年,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中,蔡元培明确宣扬“美育”。在相当意义上,近二十年来有序推进的非遗运动就有着蔡元培倡导的美育之功效。文化自觉成为社会上下普遍的共识,优秀传统文化观深入人心。大国“匠”

短长书 | 作为“艺术史家”的卞孝萱先生

我在南京艺术学院读书时,课余常常去南京大学请教卞孝萱先生。他对六朝至唐、清代至近现代艺术史有深入的研究,通过钩沉辑佚、正误校勘、考证辨伪等方法,为中国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成果,至今仍为学界广泛认同。今

短长书 | 曾朴的戊戌年

一八九八年是戊戌年,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年。对二十六岁的曾朴(一八七二至一九三五)来说,这本是平平常常的一年,然而国运与个人命运的交织,又让其间的细枝末节成为他后来人生转向的重要机缘。他的文学事业

短长书 | 两大文明的对接与互动

二0二二年注定要载入史册,国内外那么多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在这样焦虑的一年里,随着时间碎片散去,我开始关注近几年比较受人热追的课题——波斯伊朗。亚洲西南部的伊朗与中国隔着千山万水,但两大文明之间早就有

短长书 | 梁冀大将军家的“兔苑”

东汉时期,外戚集团多次左右朝政。其强势代表梁冀,在汉顺帝时拜为大将军。我们在《后汉书》卷三四《梁冀传》的记载中还看到,汉质帝曾经称梁冀“此跋扈将军也”,之后竟然被毒杀。梁冀后来因“援立”汉桓帝刘志有功

短长书 | 相克相生

哲学的根基在于理性思考。这是一种倡导人们从自身的理性能力寻找解释世界的支点的学说。哲学怀疑一切,既怀疑人们的感官观察到的现象,也怀疑任何外在权威。正如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所言“我思故我在”:我怀疑

短长书 | 为何隐藏,如何言说?

一在《迫害与写作艺术》一书中,列奥·施特劳斯阐发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哲学与政治天然对立。因为政治一定需要这种或那种的意识形态,而哲学除了是追根溯源的反思,不能是别的东西。由此出发,施特劳斯提出,哲人必然

短长书 | 转译、提示与留白

一九二八年八月,梁思成结束了与林徽因在欧洲的建筑考察和蜜月旅行回国,九月即赴沈阳就任东北大学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由于师资有限,他承担了“建筑概论”“中外建筑史”“建筑设计初步”和“中外雕塑史”等多门课程

短长书 | 拜物教、“帝国”与“垂危物”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瑞士艺术家托马斯·赫施豪恩(ThomasHirschhorn)的一系列雕塑实践引发了艺术评论界持续的关注和讨论。其中,最典型的要数本杰明·布赫洛(Benjamin H.D. B

品书录 | 女性先驱的世纪话题

一九0七年三月,秋瑾在自己主持的《中国女报》第二期上,发表了一首《勉女权》歌:吾辈爱自由,勉励自由一杯酒。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愿奋然自拔,一洗从前羞耻垢。若安作同俦,恢复江山劳素手。旧习最堪羞

品书录 | 一种超美学的景观

“资”本,何时来到人间?何时创造新世界?何时制造罪恶?何时开始了无限扩张?“姿”本,来到得更早。伴随着亚当、夏娃的第一次开眼,第一次羞羞的事情。羞涩,是姿本的觉醒,是美学的第一课。姿本与资本,半字之差

品书录 | 一位动物园园长夫人的“二战”史

当人们高谈“二战”史,阔论战略,渐渐忘却战争的微观影响之时,戴安娜·阿克曼(Diane Ackerman)以她细腻而感性的笔触,用田园牧歌一般的自然背景,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温情浪漫却又不失真实沉重的故事

品书录 | 生命是一切学问的本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的《将进酒》,几乎人人可诵,但读者大多感受到的是它强烈的气势,很少能走进诗的内核。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文学史上还是民间流传

品书录 | 学术就是学术

二0二三年三月十九日,我参加了“中国分析哲学研究一百年—回顾与展望”学术讨论会,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哲所陈启伟老师到会,令大家高兴。陈老师精神矍铄,侃侃而谈,讲述他的学术经历和认识。我们喜欢听老一辈学者讲

品书录 | 悲星落南天:一位马来亚青年的留学故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有日本作家水上勉的散文《京都四季》,文章篇幅不长,写尽京都四季风景变换之美,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在看似散漫的文笔中,京都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呼之欲出。水上勉虽出生在福井,但自幼生活于京

品书录 | 打虎、传教、拍电影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期,中国是欧美狩猎者经常光顾的猎场之一,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美国人约瑟夫·洛克、德国人恩斯特·塞弗尔等探险家都曾在中国西部地区捕猎动物。其中一位中文名为柯志仁的美国传教士兼猎手

读书短札 | 糖衣炮弹

“糖衣炮弹”一词,大家很熟,因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有一段名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

读书短札 | 陈侯非夏徵舒

宣公十一年《经》:“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陈侯,杜预不注,盖以为即灵公太子成公。陈国在宣公十年夏五月,因夏徵舒杀陈灵公而乱,《经》《传》皆不言成公何时嗣位,而十一年夏与楚、郑盟于辰陵之“陈侯

读书短札 | 一斗阁笔记 度量

我的老乡常某,是某大企业董事长,曾在军队工作多年,会驾驶直升飞机,会开坦克。他虽然比我大两岁,但腰板笔直,身无赘肉,看上去比我年轻许多。前不久在一起喝酒,他说,老弟,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吧,看能不能成为你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