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2年第4期

读书

读书2022年第4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

目录

短长书 | 考古学有什么用?

二0二一年中国考古学迎来大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研究、教育与管理机构都有重大的举措。然而,许多人可能都有一个疑问,考古学有什么用?三十多年前我学习考古学时就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中外考古教科书对此似

短长书 | 经济学的贫困与救赎

在经济学界,但凡有一点科学精神和起码的真诚,都会认同经济学贫困的判断。但这还不够。问题在于如何拯救它。近来读书的一个重要心得是,要实现经济学的振兴,需要从科学思想史和哲学史、经济社会发展史等更广阔的背

短长书 | 盛宣怀与他的时代

一八七0年夏,在李鸿章幕僚杨宗濂的推荐下,盛宣怀进入李鸿章幕府。以往人们多认为,盛宣怀自进入李鸿章幕府,便深得李鸿章信任,“可以说是李鸿章的经济事业的代理人”。事实上,盛宣怀进入李鸿章幕府后,长期只是

短长书 | 清末新政的制宪时刻

在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进程中,晚清遵循的是西欧国家所经历的自上而下的建构路径。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来自列强持续的战争威胁下,近代中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早期现代化建设,成为一个初具雏形的军事—财政国家。

短长书 | 思想史中的“斯密问题”

在西方经济思想史研究中,对于斯密经济学的历史定位一直发生着变化,主流理论一般都认为斯密的《国民财富论》开辟了现代经济学,其主要贡献是劳动分工理论、自由市场理论和“看不见的手”的机制,而这些都基于一个前

短长书 | 兵不血刃,王在法下

在历史上,英国的光荣革命一直受到很高的赞誉,不仅因为这是铺平英国工业革命道路以及整个国家崛起的重要事件,而且因其是一场和平的、不流血的革命。正如《英国革命》(下引此书只注页码)作者屈威廉在导言中所说:

短长书 | 认识世界、改变世界与解放思想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为一门追求经世致用之学,即使是被马克思讥为“庸俗”的西方经济学家也服膺于此。一九八二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就把

短长书 | 在医院,或在去医院的路上

现代人跟医院有着不解之缘,如同巴黎人的那句戏言:“要么在咖啡馆,要么在去咖啡馆的路上。”人这一辈子何尝不是“要么在医院,要么在去医院的路上”。即使是医者也会有脱掉白大褂换上病号服的那一刻。随着医院分娩

短长书 | 大冰冻时期的伦敦及市井民谣

二0二一年十一月,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多国领导人及代表齐聚此地,共同商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大会最终通过《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缔约方承诺将继续致力于涵养森林

短长书 | 宋朝女性的离婚和再嫁自主权

近几年出现了不少重新评价宋朝文化的畅销书籍,较常见的观点是认为有宋一代,商业高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市民社会出现,人本思想初现端倪,女性的社会地位较前朝有所提高,离婚和再嫁者众多,因而婚姻自主权也较前

短长书 | 直视竹内好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开始动笔写作《竹内好的悖论》。那个时候,我还是个不安分的文学研究者,从竹内好为我打开的这扇窗里探出头,尝试着眺望窗外陌生的风景:我看到的不仅是日本的一段历史,更是仅仅依靠文学研究的方

短长书 | 促进大众自决的艺术

“世界一舞台,世人皆俳优。”对于广大的西非民众来说,男女老少皆为角色,终日演绎着挣扎求生的故事。虽然宣传报道有言过其实之处,但较发达国家而言,绝大多数当地人的生活条件仍然非常恶劣。“外援额度的增加、生

短长书 | 乱世钟声

塔可夫斯基的《安德烈·鲁布廖夫》是一部命运多舛的电影。影片在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初剪完成,一九六七年戛纳电影节向塔可夫斯基发出参赛邀请,但是遭到了苏联国家电影委员会的拒绝,直到一九六九年,在承诺只参

短长书 | 其号自呼

查尔斯·西格尔谈到《奥德赛》时曾说:“这首史诗的特殊魅力,正是这样一种把我们带入迷人之境的方式。”显然,这也是《山海经》“想象中的境地”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感受。如果以凡尘男女都熟悉的环境去确定文本中的一

短长书 | 从此滇波不倒流

关于“滇”和“云南”之名的由来,似乎是老生常谈的地名掌故,事实上,围绕二者的地理解释及其经典知识的形成,不只是地理学、语义学、地方史志编纂的认识范畴,还是一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史,它关乎地理知识与政治权

品书录 | 潜在的跨界写作

卜键新作《库页岛往事》的创作绝对是受到俄罗斯大文豪契诃夫《萨哈林旅行记》的“刺激”与影响。这不是我的主观臆测而是卜键的夫子自道,他在该书开篇的“引子”中就直言,这次创作是“跟随契诃夫去触摸那片土地”,

品书录 | 历史理解的空间基点

在中国早期蒙学教育格局中,文化基础的学习,已经包括时空即时间和空间知识的内容。《汉书·食货志上》说到传统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也涉及文化教育,班固写道:“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

品书录 | 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

民俗是我们最基本的日常经验。有人聚集的地方,就一定有风俗和约定俗成的种种习惯,而这就是民俗的基本内容。民俗自古就有,很多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民俗学所研究的,就是长期流传的民俗。作为一个现代学科,民

品书录 | 万寿山下“小有天”

历史上的江南园林,南宋以后因文化汇集、气候温润等条件得到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江南文化的一种实物代表。在清朝,江南曾有四大名园之说,即:南京瞻园、海宁安澜园、苏州狮子林和杭州小有天园。实际上,这几座园林的

品书录 | 高居翰的两次艺术史修正

“二战”后,在国内中国艺术史研究沉寂之际,美国艺术史研究达到一个高潮,掀起了明清绘画研究热。法籍驻京外交官让·皮埃尔·杜伯秋(JeanPierre Dubose) 等在纽约威尔顿斯坦(Wildenst

品书录 | 北平旗人的英国租客

一一九三六年八月二十六日,本是前清锦州知府豫敬(一八六五至一九三八)收取前院房租的日子。他把北平宅子的前院隔开后,租给了重庆来的康太太。伊在此一连租住了七八年,从未拖欠过房租,委实是个好房客。康太太一

品书录 | 外国旅行文学中的中国铁路故事

自十三世纪以降,西方的旅行者就开始向遥远而神秘的东方世界前进,留下了数量庞大的文字记述。他们中的一些人沿着古丝绸之路前往传说中的“华夏,”有的人则另辟蹊径,穿越西伯利亚地区,到达中华大地,而其他的一些

读书短札 | 东坡诗文话的真面目

旧题元人陈秀民著《东坡文谈录》《东坡诗话录》是两部较为知名的专门评说苏轼诗文的文话、诗话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孙诒让《温州经籍志》曾指出二书体例不纯,采辑随意,并杂收明人著述,怀疑其是伪作,但因无确

读书短札 | 虞世南名迹之憾

虞世南,初唐书家,传至今日的名迹却少:楷书《孔子庙堂碑》、小楷《破邪论序》刻本、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稿》墨迹。不但少,且未必真正。《孔子庙堂碑》书于唐高祖时,毁于火。长安初年相王李旦重刻之碑,亦不传。

读书短札 | “鸡辟”为何物?

洛阳西朱村M1 号曹魏墓出土的石牌上“鸡辟挍短铗”以及青岛土山屯汉墓遣册木牍“鸡辟佩刀”中“鸡辟”一词具体指什么,范常喜先生曾撰文认为它是一种与“金”“银”“翡翠”“白珠”“白玉”“碧窴”“车琚”“玳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