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长书 | 走近朱舜水 朱舜水是个奇人。这不光是因为其绝处求生的本领,能让他在反清复明运动中有惊无险地穿梭于舟山、日本、安南十五载,更在于他一路走来一路光焰,俯仰欬唾悉如舜典,以至于撒手尘寰后竟被水户藩主德川光圀作为唯一的外
短长书 | 朱宗元:一个人的全球史 虽然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史作为一个历史书写的流派已经席卷全球,但从一个人的视角写作全球史的学者还不多见。坦白地说,如果我十年前问夏德明(那时他还在美国杜克大学任教),他以朱宗元为题、在德国弗莱堡大学
短长书 | 社科城头大王旗 对于国内知识界乃至社会大众,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总是一个特别的热点事件。除开大家出于爱国和民族感情而期待国人获得大奖的热情之外,还有从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整体对于科学的信赖和追求。因为如大家所知,诺贝尔奖
短长书 | 谦虚使人类进步 总体来说,人类过于习惯于对自身取得的成就盲目乐观,或者表现出对物质财富增长的沾沾自喜,而不顾南北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人群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或者秉持着人定胜天的信念与自负,而不顾资源环境、气候变
短长书 | 两位教师的功与过 不久前阅读旅美肯尼亚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的自传三部曲中译本《战时梦》《中学史》《织梦人》,印象较深的是第二卷。作者年幼时加入基督教会,教名詹姆斯·恩古吉,一九六九年改用现名,后来变成部落和族裔认同的
短长书 | 夏志清与伊文·金的一桩公案 一九五二年春天,耶鲁校园杏雨梨云,春光烂漫,年轻的夏志清有幸获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雄心勃勃地开始撰写《中国现代小说史》。此后的几年,夏志清孤独地往返于纽约和纽黑文之间,几乎读尽了纽约公共图书馆、哥
短长书 | “四把钥匙”与治史格局 今年是邓广铭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也是他创办的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原名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成立四十周年。驻足回望不难发现,邓先生的诸多治学理念对中古史中心的设计蓝图与发展轨迹产生了深刻影响,
短长书 | 侧耳“窃”听 在我们通常的观念里,似乎只有特工、间谍、警察、侦探这些职业人群才与窃听这一行为密切相关。以专业窃听的间谍为例,其西方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一位名叫娣莱拉的菲利斯女子。在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的夏代前
短长书 | 伍斯特墓园漫想 美国麻省伍斯特市圣约翰墓园的林荫道两旁,林立的爱尔兰十字架和花岗岩方碑向远方延展开去,一眼望不到头。圣约翰墓园在圣十字学院旁边。学院建于丘陵之上,墓园却一马平川。很多面积不大的合葬墓,往往囊括七八个家
短长书 | 元宇宙想象批判 媒介研究多针对互联网、手机、电视等成功普及的媒介。在媒介考古学的视野中,“想象媒介”(imaginary media,或译为虚拟媒介)的重要性不亚于成功媒介,因为一切成功媒介都曾是概念性的想象媒介。除
短长书 | 审判胡广 东汉自和帝之后的一百余年间,皇帝多幼年嗣统,由皇太后临朝称制,太后家族成为少年天子最可依凭的力量;当皇帝成年,则往往依赖身边的宦官,并联合外朝官僚和军事力量,剿灭跋扈的外戚集团,恢复皇权……政局循环往
短长书 | 水月庵里的镜澄 读清人梁绍壬《 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一有《金陵诗僧》,印象深刻:金陵水月庵僧镜澄,能诗,然每成辄焚其稿。李吴澹川文溥录其数首,呈随园先生,先生激赏之。吴谓镜澄宜往谒先生。镜澄曰:“和尚自作诗,不求先生
短长书 | 从翻译盛世到翻译大国 一法国人论德国,总是令人耳目一新。这在两百多年前就已得到证明。伏尔泰调侃神圣罗马帝国,说它“既不神圣,也非帝国,更非罗马”;孟德斯鸠不仅在日耳曼森林中发现了良政,而且提前两百年就把隔壁称为“德意志联邦
短长书 | 布罗茨基:在母语与英语之间 约瑟夫·布罗茨基出版于一九八六年的散文集《小于一》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国家书评奖,英国《独立报》称此书中的“每篇散文都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演出”,美国《图书馆杂志》认为本书“为人们了解俄国的文学传统、政治气候
短长书 | 寻找洛阳桥 就在一个南方也罕见的炎热下午,我又路过福建泉州。在坐高铁前,我提出要穿过清源山,去看一眼城东的洛阳桥。虽然时间紧张,送我的司机师傅看了看表,并没有表现出特别为难。他娴熟地驾着汽车,从朋山岭立交桥直接拐
短长书 | 破碎与重生:从铜雀台到七宝台 一“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在有关三国的历史、文学和记忆中,具有重大影响和富于戏剧性的赤壁之战,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但在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中,赤壁是掩
品书录 | 超越平等主义 哈里·G. 法兰克福的《论不平等》这本卓越的小册子既好读又不好读。这些天,我辗转翻阅此书,颇有感慨。说它好读,是指这本小册子并没有多少繁复绕圈的逻辑,其结构和论述理路很明确,在有所限定的范围内,其结论
品书录 | 壑声、峰影与“中间地带” 关于《万壑有声》的书名来由,陈言交代,“时代越是向前推进,卑微如我者越是能够听到历史的峰壑之间来自壑的回声,我试图聆听并且回收这些声音,故将此小作名曰‘万壑有声’”(陈言:《万壑有声—中日书间道》,1
品书录 | 南翔小说的语言 平心而论,比起那些一年出一本或数本书的作家来说,南翔无论是发表还是出版都显得节制。近七八年,除了一本非虚构《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二0一九),南翔仅有两部中短篇小说集《绿皮车》(二0一四)、《抄家》
品书录 | 普鲁斯特笔下的德雷福斯事件 在马塞尔·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寻找丢失的时间》(Alarecherchedutempsperdu,以下简称《寻找》)第三卷开篇不久,主人公“我”去东锡埃尔探望在那里驻防的圣卢侯爵,圣卢是“我”的朋友,
品书录 | 巴黎公社的最后一天 一八八二年五月三十日,法国《时代报》(LeTemps)刊登了一篇关于拉雪兹神父公墓(CimetièreduPère-Lachaise)的匿名报道。周日(二十八日)下午二时三十分,六百余人聚集在这里,纪
品书录 | 柯立夫在北平 半个世纪后,柯立夫仍念念不忘在北平骑自行车的怡然时光。柯立夫(FrancisWoodmanCleaves,1911-1995),是“二战”后世界汉学、蒙古学界不可不提的名字。柯立夫得伯希和(PaulP
品书录 | 一九三五年的李安宅 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七日,李安宅住在美国祖尼村一户简陋的印第安人家里,写下这样的文字:“国难愈演愈烈,在海外留学虽然说是更可加倍努力,但午夜彷徨,究深犯罪之感。”这时距他来到祖尼村,已过去六周。究竟是什
读书短札 | 黄绍箕的介绍信 光绪十四年(一八八八),康有为第二次进京,参加顺天府乡试。在京期间,他结识了盛昱。盛昱字伯羲(或作熙、兮),宗室,光绪二年进士,时任国子监祭酒。康有为打算以国子监荫生的身份请求盛昱代奏上书。康有为是通
读书短札 | 陆游诗中自论书 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钱锺书说陆游的诗作:一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恨,恢复丧失的疆土;一面是闲适细腻,咀嚼日常生活的深永滋味(《宋诗选注》,190 页)。他写草书也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
读书短札 | “当句对”与“双拟对” 近体诗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对句类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等,即在上下句对仗的基础上,每句又有一字间隔重现。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把此类对句统称为“当句对”,
读书短札 | 《颜鲁公文集》编者“沈侯”考 颜真卿《颜鲁公文集》卷首刘敞序称编者为“吴兴沈侯”,云:“沈侯好学,喜聚书,聚书至三万卷。”《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皆不知“沈侯”何人,今人赵阳阳《〈颜鲁公文集〉宋本原貌蠡探》指为杭州钱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