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2021年第9期

读书

读书2021年第9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读书》关注书里书外的人和事,探讨大书小书涉及的社会文化问题,推介不同知识领域的独立思考,

目录

| “多廊联动” 与多元一体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是由中原、北方草原、天山南北、青藏高原等亚区域“多元互构”演化而成的体系。所谓“多元”,是因为中华大地上有多种自然生境,其上的人群在历史上造就和分衍出不同形态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这些

| 从细微处看大关节

一元明之际,也就是十四世纪下半叶,是中国、东亚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不要说一三六八年明朝建立,蒙古时代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渐次崩溃,一四0五年跛子帖木儿去世,世界又回到东是东、西是西的状态 就说传统

| 溪村的“冷”与“热”

一一九九一年初夏,我从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北京,接着从北京飞往厦门 从厦门转乘班车,向着泉州方向行进 在家歇息数日后,乘坐一辆挤满了人和行李的破旧中巴,南跨晋江,转向西北,经南安,翻越一连串丘陵,进入安

| 夜中星陨如雨

在科学幻想小说《石笋行》中,童恩正通过杜甫诗中的成都古迹石笋讲述天籁与人世间的羁绊:“宁静的夜空如同一面黑色的天鹅绒的天幕,覆盖着我们这个孤独的地球,覆盖着我们这些在占有的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十分渺小的

| “总要有人捡起地上的螺丝”

《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以下简称《诗典》)这次新编,大部分诗人都补充了近年来的新作,此外还增加了四十二位诗人。当年《诗典》也只收录了六十二位诗人,现在一下子增补这么多,反而让我有些疑虑,究竟还有多

| 回归故里

迪迪埃·埃里蓬年少离家,直至成为享誉法国的学者,从未返乡。在电话里得知父亲病危,他没有回家。父亲去世后,三十年来,他第一次踏上故土。在外省小镇的故里,他感到格格不入。作为大学教授,出现在电视上,谈福柯

| 伏羲崇拜和制度神

由于出国旅行的行程变故,我们决定到甘肃南部一带,天水、定西、陇南、甘南和临夏等地转一下。这一带有着多个民族和宗教,地貌也很多样,是一个自驾的好地方。经过天水时到伏羲庙游览了一下。此地古称成纪,是伏羲的

短长书 | 气泡内外

美国总统大选虽然分了胜负,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方的支持人数旗鼓相当。双方都不听对方的声音——不是听不到,是听不进去,好像各自活在一个密封的气泡里,对气泡外的东西没有认识,也不想去认识。久而久之,就会认为

短长书 | “凡尔赛”普拉斯“文学”

微信推出近十年,成为国民必备软件也有五年多了,用户们意识到朋友圈内容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凡尔赛文学”=“凡尔赛”+“文学”,重点并非“凡尔赛”,而是“文学”——一种在社交媒体说话的方式。构成“凡尔赛

短长书 | 已无船舫犹闻笛

电影是综合性的艺术门类,配乐大师约克·巴里说:“音乐的功能就是替电影添上一抹香味,将一切的情绪统合起来了。”从电影产生以来,影坛产生了无数的配乐大师,他们才华横溢,触手成春,以音绘影,完美捕捉影像刹那

短长书 | 墙壁和距离

接触台湾的文艺要早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我家那台牡丹8402半导体收音机(后来又升级为牡丹941)的拉杆天线代我踮起脚、伸长脖窥望墙外的世界。当时听过美国之音、英国BBC、日本NHK,汉语说得七拱八

短长书 | 记者和博物学家:斯诺与洛克

埃德加·斯诺和毛泽东在陕北和天安门城楼的合影依稀留在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记忆里。斯诺是一位美国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的名字和陕北红军、共和国的诞生和辉煌连在一起。多年后我翻译博物学家约瑟夫-洛克

短长书 | 圣者的行踪:庄学本与九世班禅的归藏之旅

庄学本(一九0九至一九八四)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中国边疆摄影工作者之一。他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四川、西康(后并入四川)、青海、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世居区域拍摄的图片,长期刊载于《良友》《中华》《东方》等

短长书 | 期望的来源和功能

一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没有谁能够有十足的把握预知未来,于是各种风险此起彼伏,接踵而至。为了尽力规避风险,期望由此产生,期望在本质上应该算是一种知识或技能。如果规避风险是在避免损失,

短长书 | 王世贞《读书后》得失谈

在中国古代的应用性散文中,题跋是较晚形成的文体。宋、元、明时题跋创作呈现高峰。明人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概括说:“按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字也)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

品书录 | 当法律撞上社会

“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之间的差距是法律与社会研究的根本问题之一。小到日常的乱穿马路、乱丢垃圾,大到严重的杀人放火、强奸抢劫,没有任何法律得到了完美的执行、充分实现了其目的,区别只在于违反的比例

品书录 | 元禄时代日本社会文化中的义理与人情

一九八四年,日本作家神坂次郎执笔的《元禄御昼奉行日记》由中公新书出版发行。该书以尾张藩士朝日重章的日记《鹦鹉笼中记》为底本,选取日记中极富趣味性的话题,通过作家独有的笔触生动地还原了元禄时代一位普通武

品书录 | 襄阳荫护体系的虚实

荫护(又称庇护,英文为“patronage”)是一种个体性、不平等、自愿、互惠的社会关系状态,常被视为寄生在政治与社会关系中人际网络的隐性法则,因罕被古代史家直接提及,很少受到国内从事中国史学者的重视

品书录 | 魏玛共和国的雅努斯面孔

一月(January)是两幅面孔的雅努斯(Janus)。按照拉丁语的词义,Iinus指的是“拱形走廊、门”之义,这道“门”既是时序的开端,又是时序的终结,它一面回顾过去,一面眺望未来。无论共和制,抑或

品书录 | 张廷玉一一明白回奏

大清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桐城张廷玉这位毕生精明、谨慎低调的两朝元老,已经七十七岁了,正所谓风烛残年。张廷玉出身名门,其父为康熙朝内阁大学士张英。其仕途一帆风顺,二十九岁中进士,点翰林,不到五十即出

品书录 | 在土耳其写《摹仿论》

奥德修斯从特洛伊战场得胜返乡,留在伊萨卡岛上的妻子竟没认出丈夫来。她令老女仆招待远道的“客人”洗脚,而女仆欧律克勒亚一下认出主人脚上的伤疤。《摹仿论》从《奥德赛》这段情节开篇,做了一番细读和分析后,转

品书录 | 柄谷行人:移动的文学批评

作为一部让柄谷行人蜚声国际的著作,《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近代文学作为制度或日装置的事实,起源、现代、文学、国家等术语隐藏着的不易觉察的意识形态建构遭到了曝

读书短札 | 魏晋新书风

魏晋新书风,本于新书体。那时新书体是行书和楷书,乃东汉后期的俗写体。汉魏之际,行书、楷书经过钟繇、胡昭的加工整理,树立规范,流行士大夫间。晋朝时,在士族书家引领下,行书、楷书盛行起来,并与东汉后期业已

读书短札 | 刘涛“双剑誃”之剑

于省吾,字思泊,晚号夙兴叟,室名未兆庐、双剑誃、泽螺居、四璧琅印室等,在其一生所用过的斋号中,“双剑誃”最为著名,在其生前出版的十三部学术专著中,有十部以“双剑誃”为名。关于这个斋号的由来,主要有两个

读书短札 | 《云公诗文集》作者考

《今文类体》是一部明代诗文总集,今藏浙江图书馆,因保存三十一种孤本而颇富价值,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已将《今文类体》列入《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五辑,即将出版。但孤本《云公诗集四卷云公文集一卷》(简称《云公诗文

读书短札 | 文学的发生

王蒙文 康笑宇图文学产生于劳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发生学。此外,产生于性欲、产生于宗教、产生于社交……也都言之成理。而一说到文学的产生,我首先会想到母亲临睡前给孩子讲故事。我捉摸,小儿对沉入黑夜的睡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