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 | 浑源黄芪小史 2023年7月中旬,我和好友贺照田一行四人到浑源县进行田野考察前,查阅到1999年版《浑源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本县野生黄芪历史悠久,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即有采药士为入中药剂而上恒山采刨。
晋文化 | 晋都故绛时期的辉煌霸业 春秋时期,晋国迫于内外形势,屡迁其都。据《山西通志·晋都迁徙考》记载,晋国曾五迁其都,“唐一都也,晋二都也,曲沃三都也,绛四都也,新田五都也”。绛县车厢城作为晋国第四代都城,历经8位国君。在绛城,献公
委员话文史 | 太原市城区历史最悠久的关帝庙 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阳曲县志》记载,明代时太原府城内有27座关帝庙。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如今太原市城区内仅存5座关帝庙,即大关帝庙、唱经楼春秋阁、西校尉营关帝庙、南肖墙关帝庙、西寨关帝庙,其
烽火年代 | 晋冀鲁豫边区的税收与根据地建设 国之兴替,税之丰歉,体现了不同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通过民众对税收的态度,可以看出民心向背和国运兴衰。晋冀鲁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
口述历史 | 盐池记忆(连载) 盐厂管理(一)管理人员在当时的盐厂里,主要负责经营管理的是掌柜,其下还有账房先生、办事人员和练习生等。一般的中等厂子管理人员有六七个,规模大的厂子也不过十多人。(二)工勤人员盐厂的工勤人员里有负责修理
古建瑰宝 | 山西原平崞阳文庙 崞阳文庙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东部,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崞县知县周英重建,明清时期多次重修,是山西省现存的9座州制文庙之一。2006年—2010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和
古建瑰宝 | 饱经沧桑景云宫 沿东(镇)济(源)公路进入绛县南眺,可以看到一座气势磅礴的古代宫殿伫立在东灌底村。这座古代宫殿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云宫玉皇殿。景云宫始建于唐代,原先规模宏大,如今仅存主殿玉皇殿,其余建筑均已
古建瑰宝 | 蓬莱仙境吴王口 在今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吴王口乡吴王口村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所筑两座砖砌敌台,扼守着一条隐秘但重要的通道,这就是明内长城的关口之一 ——吴王口。吴王口位于灵丘县、繁峙县、阜平县三县交界地带。这里已
廉政档案 | 孤忠苦节的褚鈇 褚鈇(1533—1600),字民威,号爱所,山西榆次人。嘉靖进士,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官场生涯长达36年,官至户部尚书、太子少保。他执法严明、不畏权贵、清正廉洁、生活简朴,是明代山西清官廉吏的代
历史考证 | 西北毛织厂的接管与复产(1945—1946)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政府抢先南京国民政府一步,迅速从日本人手中接管了西北毛织厂,并留用了9名日籍职员和11名中国籍职员作为该厂的管理顾问和技术人才。接收之初,阎锡山提出了“先人后物”的策略,对厂内的人事
历史考证 | 《四库全书总目》中山西巡抚采进书目概述 乾隆时期修纂的《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山西巡抚通过自行购访以及私人藏书家渠道采进书目127种,其中,收录进《总目》中的共88种。
人物春秋 | 郑林:从革命家队伍中走出的书法大家 郑林题写的晋祠文保碑山西现当代书法家中,谁在三晋大地上留下的墨宝最多、影响时间最长?答案是郑林。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郑林先后为山西省数十处名胜古迹、公益设施、政府机关和学校题写匾额或楹联,如芮城县永
文史漫笔 | 太山之名 太山,位于太原市西南约20公里的风峪沟内,在龙山和蒙山之间,属于西山山脉。风峪沟东南2.5公里处,是明代早期始建的太原县城(现称太原古县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原邑太山寺新建乐楼碑记》中写
文史漫笔 | 清末山西四进士谈法律 庚子之乱,将腐朽的大清王朝推向了崩溃的边缘。慈禧、光绪两宫仓皇逃至西安,喘息稍定,即下诏变法,开始推行新政。史学家蒋廷黻说:“戊戌年,康有为要辅助光绪帝行的新政,这时西太后都行了,而且超过了。”新政中
文史漫笔 | 孔祥熙与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的提倡 孔祥熙,山西太谷人,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提倡过职业指导,在民国时期职业指导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过特定作用。本文通过揭示民国时期孔祥熙对职业指导的提倡,丰富人们对孔祥熙的认识,进而了解历史人物社会参与
文史诗苑 | 给元元 元元宝贝,姥爷想你!就像你想我一样。因为七年,两千五百五十五个的日夜已融化到了姥爷走不出来的心房。都说男儿有泪心上流,但不争气的姥爷却把泪默默洒在了北京返回太原的高铁上,情在长,潮在涨,浪潮涨得姥爷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