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 谢无量与蜀学 摘 要:谢无量在蜀中的教学、学术和交谊活动,推动了近世四川教育与学术的发展。他提出“蜀有学,先于中原”;“儒之学蜀人所创”;“道者蜀人所创”;“释家者异邦之学,蜀所传者二宗(禅宗、华严宗)”;“文章惟
人物春秋 | 追忆文史学者、楹联专家张绍诚先生 摘 要:文史学者、楹联专家张绍诚先生生前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他早在1981年,就开始参与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及其他文史研究机构的活动;1995年被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后,更倾尽全力投入地方文史研
人物春秋 | 他就是一颗燃烧的星 摘 要:诗人白航是《星星》诗刊的创办者之一。我与他结缘40多年,见证了他德艺双馨、淡泊名利的优秀品德。他大半生都在守护《星星》诗刊,推出许多高水平的好作品,为繁荣四川诗坛和社会主义文艺,培养诗歌青年默
人物春秋 | 梁上泉:不仅仅是诗人 摘  要: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梁上泉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他不仅长于新诗创作,还擅长写旧体诗。他的书法也颇有功底,自成一格。他同时还是一位戏剧家,其歌剧《红云崖》受到广泛欢迎。关键词:
文苑漫步 | 论林思进七言歌行创作特征 摘 要:林思进诗歌深受王闿运诗风影响,但又有意规避其“摹古”癖好而追摹唐人歌行,又学习宋人风格,擅以议论入诗,善用典故,表现出学问化的倾向,从而拓展了诗歌内涵与容量。当前对林思进文艺创作的研究尚显不足
文苑漫步 | 《旷翁诗词集》序 摘 要:刘东父先生不仅是著名书画家,而且还是颇有造诣的诗人。其哲嗣刘奇晋生前编辑成的《旷翁诗词集》较为完备地收入了刘东父的诗词。它们题材广泛,表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出诗人的爱国情操和高雅情怀。关键
文苑漫步 | 谈谈邹绛先生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摘 要:以吕进主编的《20世纪重庆新诗发展史》为代表的一批诗论或诗史著作,都谈及邹绛先生为现代格律诗的代表人物。其实,邹绛先生不仅是20世纪80年代格律诗再起的先驱和功臣,而且还是20世纪中国诗坛少有
文苑漫步 | “古文运动”新论 摘 要:以韩愈、柳宗元等人为代表推动的“古文运动”是古代一次重要的文学改革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柳二人在文学上是好友,政治上却是敌人,因而他们倡扬的古文运动也是有差异的。柳宗元精致的散文,
文苑漫步 | 辛弃疾词《满江红·暮春》(家住江南)作年及相关问题略说 摘 要:辛弃疾的《满江红·暮春》(家住江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但对其作年问题众说纷纭。从稼轩生平事迹、词集版本及词作异文入手,可以对该问题作出新的探索。我们认为词中“刺桐”与“拆桐”,两者皆可,未
文苑漫步 | 曹麟开、林则徐竹枝词比较 摘 要:曹麟开、林则徐二人被贬新疆期间都创作了竹枝词,因两人身份背景及创作体裁有相似之处,所以他们的竹枝词具有一定可比性。相比较而言,曹麟开的《塞上竹枝词》从反映新疆民族风情的视角切入,林则徐的《回疆
文苑漫步 | 感官体验下父子伦理的日常化回归 摘 要:《那山·那人·那狗》通过对乡邮员父子的互寻过程,在感官体验的层面上实现了一种主体间的互通和表达。文本设置了多层参与式旁观者,通过他们的视听感知参与到父子伦理裂隙的弥合过程中。第三视角的审视与倾
文苑漫步 |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三言二拍”英译的误读与重构 摘 要:“三言二拍”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如何对其做好更佳的英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大的战略和实践意义。英译由于涉及中国文化和白话小说的许多特有形态,必然会产生文化的损耗和渗透,造
文苑漫步 | 《唐诗夜航》选辑三 背时行卢鸿傲国文士卢鸿字浩然,开元初(公元713年)不知凭什么,招惹得唐玄宗无比垂爱。但一次再次召引,他都置之不顾,屡以辞托。玄宗气恼说,我虚心引颈以待,实已有年,这样不听召唤……于是耿耿于怀。有关官
巴蜀文化 | 廪君与板楯蛮 摘 要:巴国的历史上有廪君与板楯蛮的传说故事,古代史籍对此有颇为生动的记载。关于廪君崛起,以及板楯蛮天性劲勇、能歌善舞,都是绝好的文学创作题材。要弘扬巴蜀文化,不仅要加强学术研究,也要特别重视文学创作
巴蜀文化 | 张飞形象演化中的巴文化元素 摘 要:张飞形象经历了一个由史传记录到民间传说再到文学创作的演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巴文化的融入和渗透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充实作用。张飞形象从历史故事的生发,到外在形貌的塑造,再到内在性格的呈现,都折射
论语说文 | 从汉字构造论“成都”两字的含义 摘 要:秦人占领了蜀地后,对于新征服和新统一的新国土,又是新建立的大城市,还是在刚刚推行秦文化秦文字之时新建立的大城市,他们理所当然要用秦文字命名。之所以取名“成都”,就是因为“成”字的构形及其含义中
论语说文 | 从“大禹是一条虫”说起 摘 要:顾颉刚曾言:“大禹是一条虫”。其实,这是顾氏遵循古已有之的一条命名原则,就是人们对在社会生活中有过一定影响的人物,往往根据其业绩或行事特点予以概括,以一种寄寓着鲜明褒贬色彩的称号来呼之。对禹如
论语说文 | 四川话“莫来头”考 摘 要:四川话中有“莫来头”一语,表示某事不要紧、无妨害。“来头”原指某人来历、背景,由此构成“有/没+来头”结构以示该人之地位是否重要,其人可否小觑。在使用过程中,“来头”发生语义泛化,其适用范围由
史坛纵论 | 皇权代理:太后摄政的另面梳理(上) 摘 要:太后摄政是家天下皇权制度下的一种政治现象。太后摄政的出现是皇权在某一阶段的转移,因此太后在摄政时期的角色是以皇权代理人的身份走到前台。在男权社会从没有过女性从政的制度安排。女性能听政、摄政完全
史坛纵论 | 李冰与汤绍恩的比较研究(上) 摘 要:同为循吏(太守)的李冰与汤绍恩,其治水兴水堪称两张不同凡响的名片。他们的“一入一出”,书写了中国水利史的绚丽篇章。其中,李冰入蜀为四川治水兴水,创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被誉为“天府之国恩人”
史坛纵论 | 李志甫起义与元代畲族反元斗争 摘 要:元末李志甫起义是元朝末年的一次畲族反元斗争。其之所以发生,一方面是地方官吏的盘剥和地方豪强的掠夺,使得阶级矛盾加重;另一方面是汉人逐渐南下,带来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李志甫起义还暴露出元朝末
史坛纵论 | 民国边疆杂志的民族观念探微 摘 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我国兴起的第二个边疆研究高潮中,《边事研究》月刊应运而生。该刊与南京国民政府关系密切,是从学术视角出发研究民族观念的代表。《边事研究》中民族观念的流变经历了民族国家观念
艺术长廊 | 艺之为功 本以至用(上) 摘 要: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动荡,四川学者兼教育家刘咸炘在其短短的36年的生涯中,留下规模宏大的著作,涉及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刘咸炘在史学和国学等领域的非凡成就,往往使人忽略了他在艺术领域的建
艺术长廊 | 曾一鲁《泸阳八景图》的艺术意境 摘 要:泸州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名城”,曾经状元杨慎品题,江山胜迹,情景交融,诗中有画。近世川南国画名家曾一鲁的粉墨山水《泸阳八景图》则惟妙惟肖,在似与不似之间状写泸州人文风物,与杨状元的诗交相辉
文史信息 | 一簑烟雨任平生 摘 要:《四川省委党校图书馆藏线装书图录》是在文化强国背景下推出的目录著作。其所收线装古籍,多为珍本、善本,既摸清了家底,又方便了读者,从而为加强文化自信,推进四川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关键词
文史信息 | 阆中“2022中国文学与巴文化研讨会”综述 摘 要:阆中举行的“2022中国文学与巴文化研讨会”就中国文学与巴文化的起源、发展关系及其影响力展开了充分深入的讨论,推拥出一批最新的、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关键词:起源问题;板楯蛮;巴文化,新课题为贯彻
文史杂谈 | 宋儒喜大语 摘 要:两宋,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是一个重要关节,它标志着中国的思想史和学术史从上古进入中古。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史称的“新儒学”。“新儒学”以北宋五子特别是南宋朱熹为圭臬。五子与朱子的学术,极
文史杂谈 | 从“几”字上体会先贤的智慧 摘 要:“几”字在周敦颐的哲学架构里具有重要意义。人要成为圣贤或完人,就离不开诚、神、几。其中“几”是思维于初始状态下的一种控制力,是人性修养的工夫。关键词:《通书》;诚;圣人;人性修养“几”这个字在
文史杂谈 | 孟昶好文化,重中医药 摘 要:后蜀孟昶虽是亡国之君,但他在中国历史上尤其是文化上却有较大影响与贡献,如刊刻石经,首创春联,制作官箴,编《花间集》,创办翰林画院,等等。孟昶有孝道,又懂中医药。他令韩保升等取《新修本草》及《图
文史杂谈 | 冯玉祥将军抗战题刻(四) 在2022年“七七”全民族抗战85周年纪念日这样一个特殊日子里,笔者沿着《刻在石头上的抗战——中国抗战石刻分布、内容及价值研究》[1]所列出的祖父冯玉祥将军抗战石刻的线索,做了一些史料研究,以纪念不朽
文史杂谈 | 从“老子化胡”说佛道之争(二) 道教徒们神话老子,大致始自创教时的东汉。那时五斗米教的张陵(公元34—156)在《老子想尔注》里就称老子为太上老君。他的谋士们则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借用佛经关于释迦牟尼出生的神话也说什么老子生下来就有
文史杂谈 | 段干木非李克考 摘 要:段克木是战国初的魏国名士,后人认为他“姓李,名克,封于段,为干木大夫,故称段干木”,误。据《史记·魏世家》《吕氏春秋·慎大览》,段干木、李克为魏文侯时期的不同二人。关键词:《魏世家》;魏文侯;
文史杂谈 | “有你糗事”并非脏话 四川俗谚云:“张氏刘氏,有你糗事。”“糗事”是什么事?它与“张氏刘氏”有什么相干?糗,读音qiǔ,一指干粮,即炒熟的米、麦、豆类及制作的可以较久储存的熟食品;一指寒粥,即冷稀饭。“糗事”古代通常指备办
蜀江吟苑 | 六州歌头·溆浦怀思 武陵故治,尝控楚南咽。沅以衍,江未远,五溪间。左徒迁。入溆穿云霰,青罗缓,丹霞晚,乌鹊啭,猿猱叹,倦林泉。求美暮途,萧艾遮人眼,积郁盈篇。但周流上下,梦绕赤城边。皓月孤悬。竟投渊。感生多舛,魂难散,滋
蜀江吟苑 | 念奴娇·梅花 小园一角,被姗姗玉影,映来如画。草木枯萧云漠漠,当此众芳凋谢。渐次寒深,几番催雪,长抱檀心者。佩声帘动,幽芳轻坼檐下。久矣花事无凭,相思呵冻砚,春魂未化。疑梦裴回香雪地,相对个侬痴话。透纸黎光,镂冰肌
蜀江吟苑 | 霜花腴·重阳 暮云暗结,趁雁声、斜阳半坠红消。池柳欹凉,陌风扶雾,吟怀着意登高。故园路遥。怅几重、天水迢迢。念黄昏、木业关山,月明千里送寒潮。    秋色与人都老,叹萧疏客发,破帽休飘。丛菊霜前,孤
蜀江吟苑 | 阮公墩忆芸亭同蛰堪茗坐 一湖寒碧雨凄清,隔岸楼台灿众星。别有幽怀同茗味,无言相对忆芸亭。月朔日湖滨晚步同蛰堪斗全东遨梦芙金水静凤新河宇时作长堤烟水渐迷蒙,漫步湖滨趁晚风。浮世偶然成散聚,他生或许有遭逢。中年易入颓唐感,浊酒难
蜀江吟苑 | 酹江月·辛丑中秋 清光此夜,是何人独坐、孤灯幽室。霜坠中天秋露冷,晚吹犹然萧瑟。玉斧修成,星槎泊处,缥缈鸿都客。缑山仙去,凤笙依旧岑寂。堪笑大道千秋,蜉蝣一世,又岂能追得?水月掬来如在掌,欲捉总无痕迹。楚梦难回,湘云易
蜀江吟苑 | 暑夜游松江华亭湖复茗饮于湖畔同徐航诗家 湖风吹酒醒,倚槛暗生凉。堕水疏星碧,熨波微月黄。瑰灯明远岸,霓彩炫遥庄。苦荈怜君共,擎杯话海桑。夏东华君于秀州塘所摄《寒江渔艇》小照其一新柳初荑尚薄寒,春江鸭绿漾明澜。何人放棹风烟里,网得野鲈鳞未干。
蜀江吟苑 | 赞三峡三石 三峡旁有坛子岭居高临下乃观赏三峡风光绝佳处,上有三石曰奠基石、阻浪石、万年石。观后留诗为纪。奠基石万里滔滔于此止,千年伟业从伊始。高坝平湖民族魂,科技财源奠基石。阻浪石铮铮棱角力无穷,阻浪安澜在江中。
蜀江吟苑 | 忆故园海棠 闻道西府古凤翔,地近凤翔无海棠。不见年年春日暮,海棠花发东海旁。海上仙山烟水长,应是海棠旧家乡。风枝徐引初照水,霞朵轻摇夜月光。春睡未醒娇无力,胭脂露冷浥新妆。银烛莫扰妃子梦,红雨欲断美人肠。几回海棠
蜀江吟苑 | 绛都春·贺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立七十周年欣逢盛遇。沐瑞霭惠风,卿云丰露。国仗有年,平衍征程思诸许。晨昏守定初时路。幸两度、余曾来去。岁华不易,畴咨弄藻,妙珍无数。休负。依心又远,欲尘外、忍看高鬟香雾。鄙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