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杂志2022年第3期

文史杂志

文史杂志2022年第3期

双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文史杂志》是一本综合性的通俗文史读物,让历史告诉今天与未来。

目录

史坛纵论 | 他者视角下的国共经济博弈探析

摘 要:哈里逊·福尔曼《来自红色中国的报告》一书,因其客观、详实记录了中共在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开辟和发展以及政权建设、民主建设等相关史料而被关注、征引 但通过学术梳理,仍感有被忽略之处。其实《来自红色中

史坛纵论 | 试论北宋前期的“侍中拜相”

摘&nbsp &nbsp 要:北宋前期宋廷继承五代以来的宰相制度,规定以中书令、侍中及同平章事为宰相,实际上实行的是以“同平章事”衔拜相为主,以“侍中”衔拜相为辅。“侍中”与“同平章事”不可互兼。由于

史坛纵论 | 简牍所见秦汉时期人的肤色刍议

摘&nbsp &nbsp 要:秦汉简牍中不乏黑色、墨色、黄色、黄白色、黄黑色、青色、青黑色、青白色、赤色、白皙色、黄皙色等人的肤色描写,主要出现在追捕文书、名籍简、家属符、出入符、私传等性质的文书中,

巴蜀文化 | 三星堆古人是太阳崇拜还是月亮崇拜?

摘&nbsp &nbsp 要: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人类伟大的考古成果,可能改变我们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认识。但是考古界对出土文物的来源及其功用有不同看法,有的还截然相反。从三星堆的地貌特征、历史

巴蜀文化 | 不应忽略李冰对国家统一和发展的贡献

摘&nbsp &nbsp 要:人文历史类纪录片《蜀守冰》忽略了李冰修建都江堰的目的以及他对祖国统一和发展的贡献,这是一种遗憾。李冰在蜀地治水及修建都江堰是秦统一中国战略的需要 “行舟”败给“溉浸”造就

文化透视 | 理学基本命题的精微究极

摘&nbsp &nbsp 要:南宋理学家胡宏在《知言》中论述了心以成性,天理人欲同体、性无善恶、心无死生、圣人不绝欲及仁体问题。张栻和朱熹以为它们异于正宗理学思想,发现疑义,相互往复辩论,由朱熹撰成《

文化透视 | 论中国皮影戏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摘&nbsp &nbsp 要:2011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六届会议决定,将“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国

文化透视 | 日本文化里的《白氏文集》

一唐诗是中国文学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文学史的标高之一。“李(白)、杜(甫)、白(居易)”是这一顶峰上的三颗璀灿的明珠。但在李杜高标为“大树”的共识之外,古今论者对白居易能否与李杜并举则存有疑义,如宋苏

文苑漫步 | 《阳关》不止是“三叠”

摘&nbsp &nbsp 要: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后被于歌”,是为《阳关曲》。苏轼说“旧传《阳关》,三叠”。但唐代的《阳关》显然不止一种唱法,也不止一种叠法。唐以后的《阳关》更是有多种唱法、叠法。

文苑漫步 | 高适《燕歌行》“李将军”人物辨析

摘&nbsp &nbsp 要:高适《燕歌行》中“李将军”所指为李牧还是李广,争论颇大。这一争论之起点可追溯至明,并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讨论高峰。该争论之波澜延续至今,造成语文教学教材编订与课堂讲授的

文苑漫步 | 论韩愈奇文《毛颖传》

摘&nbsp &nbsp 要:韩愈《毛颖传》是一篇奇文。作者以寓言说事,“以文为戏”讽世。《毛颖传》是寓言,不是传奇小说。其文有龙蛇虎豹相搏之势。柳宗元力排众议为韩愈正名。这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一件大事情

文苑漫步 | 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鸟瞰

摘 要: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的分类,四川彝族民间传统长诗分为人物叙事长诗、历史叙事长诗、婚姻爱情长诗、日常生活长诗、其他不易分类长诗。四川彝族传统民间长诗作为一

文苑漫步 |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四川女性文学形象

摘&nbsp &nbsp 要: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巴蜀位于西南一隅,远离中原文化圈的中心地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蜀地域文化,影响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巴蜀作家的写作风格。他们笔下刻画出了独具巴蜀特色的

文苑漫步 | 由唐诗派生的成语典故(十六)

自生自灭 出自白居易《巴中五绝句岭上云》:“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落花流水 出自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练师归岑公山》:“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本指春景衰败,后比喻战事惨败或事物

文史杂谈 | 从非遗角度看平武白马文化

摘&nbsp &nbsp 要:平武白马文化体现在生活习俗、口头文学、民间歌舞、族群信仰、传统节会、村落文化六个方面,自具特色而五彩斑斓。它们是白马人无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土本民族的文化根脉,应

文史杂谈 | 夷陵之战新解

摘&nbsp &nbsp 要:夷陵之战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继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第三场“以少胜多”的重要战役。事实上刘备虽有十万兵力,但入峡作战的部队不超过八万,最终与陆逊决战的不过四万 吴军投入正面与刘

文史杂谈 | 与武内绍人先生学术交往二三事

摘&nbsp &nbsp 要:我与日本学者武内绍人交往有二十余年,荣新江称他为“国际最著名的藏学家”。我与人合作,先后翻译过他关于藏学文献的多篇文章,还翻译出版了他的《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书》。

文史杂谈 | 《唐诗夜航》选辑一

摘&nbsp &nbsp 要:《唐诗夜航》以诗传事,以事寻诗,以人求趣,用唐代诗坛人事,述说古今通理、世间情事,笔墨诙谐,不独唤醒世道人心 鳞爪片羽,也能佐研唐诗唐史,可作唐代诗人行事、伦理道德、制度

文史信息 | “绍先哲,起蜀学”

摘&nbsp &nbsp 要:四川大学彭华教授近著《民国巴蜀学术研究》旨在考论并呈现民国时期“巴蜀之地”上“巴蜀之人”的“巴蜀之学”,以巴蜀近代学术的产生、四川大学、华西协合大学、战时高校内迁、李庄战

文史信息 | 开卷有益:走进三国话诸葛

摘 要:方北辰先生专著《诸葛亮传》在以下几个方面能让读者有新感受、新收获、新启发。一是围绕人物注重史料细节破谜,解惑多有新意 二是深究史料,围绕人物普及历史文化知识 三是传播历史文化,写作手法雅俗共赏

文史信息 | 《我与地方志二十年》问世

《我与地方志二十年》一书于2022年3月问世。该书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汪毅(曾任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副巡视员、四川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志》副总编)著,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编,

蜀江吟苑 | 吕友根

鹧鸪天·红尘若梦长恨浮生少鹊音,鸳鸯未共白头衾。泉台一去音容绝,空室三秋琴瑟喑。山渺渺,树森森,红尘若梦不堪寻。孤舟一叶随风雨,纵有相思怎敢吟。破阵子·除夕感赋发白神清气定,用弘取约心宽。老释孔孙探胜

蜀江吟苑 | 伍蔚冰

成都八咏选二首南桥看水岷水阻重崖,宝瓶谁打开。清流奔涌至,野马脱缰来。分道走蛟族,挟风行堰垓。敞怀迎雪浪,久伫不思回。丹景赏花国色耀丹景,天香沁大千。叶含蟾魄露,苞绽翠岚烟。上苑百花谢,深山万朵妍。胡

蜀江吟苑 | 任杰

满江红·丁酉顾瞻一点梅心,逸兴韫,眼花耳热。携手处,系心生态,寄情书牒。六载铸镌成正史,九州辗转探英烈。论政教,气脉贯千秋,同心结。环宇小,关连切 云水激,时空越。喜明源养正,“量星”“高铁”。老树新

蜀江吟苑 | 向明月

兰亭寻字一曲清歌醉且娱,兰亭遗事未模糊。笔头奔涌新诗句,虽隔千年意不殊。一曲清歌醉玉卮,风流人物晋唐时。当年不作兰亭会,今日新诗写俗词。

蜀江吟苑 | 向维果

瀑布沟大坝断峡青江逆,扶摇弄巨涛。峰前挥大笔,绰约亮姿高。成昆路成昆铁路畅通行,卓越危艰举世惊。瀑布沟豪多壮美,银盘日照托民生。

蜀江吟苑 | 向喜英

仿唐试帖早春风雨萋迷日,凌寒过早春。棠伸苞欲绽,笋拔箨初皴。岸柳来莺急,江梅引蝶频。人思花似锦,我盼草如茵。俗意吟边弃,文辞梦里亲。桃溪骚客伙,兀自说逃秦。壬寅雨水一夜檐声滴到明,新春嘉澍喜相赓。村边

蜀江吟苑 | 庄静飞

庭梅二首手种梅花若有神,四时光景此中真。心仪松竹之间友,风度羲皇以上人。庭院不虚山水趣,轩窗自障去来尘。更思明月清风夜,袅袅香萦绿萼春。渊恬素处默心神,机妙其微赏愈真。且插纤枝添活水,合栖幺凤衬幽人。

蜀江吟苑 | 刘毛伢

燕昭王黄金台怀古登临此地久徘徊,千载黄沙覆旧台。今日游人踏尘去,当时名士逐燕来。奇勋良将谋忠主,乱世贤君信爱才。后代可怜无俊杰,萧萧易水几多哀。金陵怀古牛首紫金云里看,龙盘虎踞胜长安。曾经霸业数皆尽,

蜀江吟苑 | 孙立军

血色长城二首十二楼台夕照峰,红光一抹贯长龙。君凭弹洞风雷激,我认关山营柳重。浩浩情怀牵一色,铮铮铁骨化千松。丹心直向云深处,省问天边浓不浓。夕色何由照险峰,红云起处看蛟龙。狼烟昨日苍穹隔,营柳今时绿荫

蜀江吟苑 | 孙和平

围炉夜话已是深冬雪打窗,围炉夜话煮时光。欣然茶语烹诗语,品得梅香拌腊香。巴山古渡古渡轻舟一线牵,那风那雨阻舷边。山中多少往来客,陪笑艄翁递杆烟。

蜀江吟苑 | 李凤能

鹧鸪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咏选二首法 治一派清明赤县天,驱邪利剑正高悬。人心凝聚春容与,社会安宁序井然。诗国度,锦家园,物长佳妙景长妍。遵规守法维权益,红色江山固万年。爱 国晨起抬头望北京,隔

蜀江吟苑 | 李兴辉

安化茶乡行吟四首垂柳波光花叶红,楼轩习习醉春风。茶香何处飘醇味?只在资江古道中。无边茶树簇云台,四野熏风浪绿堆。奇石透迤连远岫,依稀疑是马帮来。五彩斑斓灿绿云,采茶妹子一群群。盈筐贮得丰收乐,笑靥飞红

蜀江吟苑 | 杨启宇

访龚自珍纪念馆同人约赋笔叱风雷动九州,拟从沧海挽横流。幽光狂慧庄骚并,玉想琼思汗漫游。赋罢万言乘赤鲤,生迟百载陷阳谋。如虹剑气如莹女,肯数人间小子侯。丁亥冬月望日同人夜雨游西湖湖名犹共美人传,更向湖心

蜀江吟苑 | 吴康

沁园春·魅力成都锦绣蓉城,旖旎天府,位在蜀中。看抚琴台下,清河映柳 武侯祠畔,翠柏迎风。崇丽凌空,金沙探古,共醉青城夕照红。宝瓶口,留沧桑胜迹,绝代丰功。千年哺育精忠,引多少文豪竞唱匆。赞刘郎才气,相

蜀江吟苑 | 邱登成

甲午中秋玩月团圞今夜好,万户月当楼。静影虚云气,清辉满玉瓯。酌时花似客,醉后室如舟。不觉凉风起,天分一半秋。春 寒谩夸春信着柔枝,犹是残寒未尽时。万仞玉京迷蜃雾,三千幻象出龙池。杜门我自难排闷,呵冻何

蜀江吟苑 | 何崝

德国道教专家欧福克见访东望蜀山闻鹤鸣,朅来锦水道心明。五千言可窥玄妙,廿四治曾观太平。仙教相传逾万法,刘门岂止学长生。恍如羽士翩然至,一席清谈远世情。浣溪沙·春雨春雨长随夜气生,风摇莹碧露香凝。晓看红

蜀江吟苑 | 余廷林

浣溪沙·福建记游二首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奇秀东南数武夷,三三碧水玉如荑。摩崖石刻最称奇。书院堂斋随处见,布星文物如罗棋。游人兴致自痴迷。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鼓浪名源在厦门,三湾江海漫诗情。鹭江鸥鹭正轻

蜀江吟苑 | 张斗文

游蜀南竹海咏竹不畏寒冬劲节生,箨龙飞处与云平。从来此物亲君子,能解虚心气自清。游加拿大乔治湖湾咏松湖边漫步赏苍松,傲雪斗霜四季浓。直干青枝犹可颂,洁身自抱永从容。

蜀江吟苑 | 张学渊

槐轩概述书后川西夫子乃槐轩,探本穷源比圣贤。挞伐千秋舛谬者,还归百世典经篇。修身治性强筋骨,立说授徒耕砚田。八代书香多俊彦,九州名望过幽燕。儒通天地光芒永,道冠古今仁义抟。喜舍慈悲三教达,刘门遗爱共婵

蜀江吟苑 | 张建华

剑门关剑门自古一雄关,太白长嗟蜀道难。川陕交通当要路,峰峦起伏类泥丸。天梯石栈何迢递,竹笋金牛自屈蟠。大好河山风雨洗,兴亡废替后人看。蜀南竹海雾绕云缠竹海头,长廊漫步自忘忧。炎炎夏日蝉声远,寂寂山间蕨

蜀江吟苑 | 陈明本

纪念川南第一位共产党员郑佑之130周年诞辰暨就义90周年郑佑之,1922年经恽代英介绍入党,四川宜宾第一位共产党员,中共首届四川省委委员,1931年12月在重庆就义。重庆隆冬江浪啸,川南农王命魂消。普

蜀江吟苑 | 陈曼蓉

渔歌子蜀绣吟二首一翠鸟绢绸扮倩娘,花蝶锦缎舞霓裳。春欲醉,月中央,千针万线美时光。二十指轻沾玉蕊香,一生绣尽女儿妆。七彩案,一间坊,非遗艺苑赞蜀乡。辛丑仲秋访五凤溪贺麟故居小院依山风景秀,哲村溪绕竹篁

蜀江吟苑 | 林雨鋈

早 春早春新绿满枝丫,默坐窗前书佐茶。恰逢稚童推门问,风摇花落到谁家。春 雷春雷夜半梦中惊,赤足听风咽咽鸣。日起残花铺满地,桃红不抵雨无情。

蜀江吟苑 | 尚爱民

水调歌头·赞诗之城奉节大坝戴云立,碧水与天平。身临三峡佳境,胸阔眼前明。铁塔凌空高架,船队顺流驰骋,两岸峻峰青,大闸放开处,飞浪震山鸣。观美景,赏画意,赞诗城。李仙杜圣,夔州歌赋永峥嵘。梦得竹枝词唱,

蜀江吟苑 | 郑杰

游采石矶牛渚凌霄碧翠浮,潢潢楚水接天流。千寻峻壁云中峙,一径竹风尘外幽。沿岸花蹊宜弄笛,仰君襟韵漫登楼。江山也爱英豪气,自此狂吟醉里留。谒采石谪仙楼仙客层楼枕翠螺,豪吟樽酒酹江波。兴酣落笔惊魂句,惟有

蜀江吟苑 | 秦晓

沁园春·题潼关十里画廊春雪图浪涌关山,雪砌川峦,笑傲群峰。看春回大地,满身银素,岳渎纵览,尽是豪雄。旷野苍茫,目接河洛,千古悠悠不老松。人间景,此楼独收尽,险要重重。浮生一梦匆匆,盼朝气东来载雁鸿。与

蜀江吟苑 | 袁伦权

元谋物茂土林元谋来蜀客,同把古滇寻。丽日辉行屐,蓝天罩土林。蛤蟆蹲石柱,鹰隼啄泥砧。独向苍穹望,推敲仔细吟。斯里兰卡十韵留别诸驴友携手机场聚,“锡兰之旅”游。民风自淳朴,景色更清幽。菠萝陈席上,椰子挂

蜀江吟苑 | 梅疏影

咏伞二首肩头伴我亦殷勤,荷样文章织锦云。留得晴空方寸地,从容看尽雨纷纷。铁骨偏能任屈伸,只沾甘露未沾尘。幅巾虽不补天漏,遮尽高低贵贱人。癸巳中秋后二日游酉阳桃花源武陵津渡可搜求,车发渝州向酉州。欲觅纵

蜀江吟苑 | 谢良坤

秋晴寄人载风载雨梦来频,诗未清嘉难寄人。裁得云光今日好,平分一段小阳春。关门山冬雪千里冰封日渐西,凌云无觅上天梯。山前一树梨花好,许是春风别有蹊?题仙人弈石图野竹几竿围石枰,春风随处篆烟轻。仙人一局无

蜀江吟苑 | 詹静尘

秦淮感赋憔悴韶光绮丽风,六朝旧梦水流东。堂前燕子今何在,巷口斜阳几度同?侠义香君洒红泪,娇娆桃叶渡孤蓬。一怀愁绪千年恨,共此清辉散夜空。

蜀江吟苑 | 蔡竞

好事近·除夕前夜西昌邛海感怀兼酬自建康首飞月城之幼子孟君及金丹一行佳气拥蓬门,一座绮罗香集,偶品大笮风味,款招金陵客。海棠如约引轻寒,疫疠遁无迹。又是披衣晨起,见先春霞色。阮郎归·出席四川省农村工作会

蜀江吟苑 | 谭同

晚春独酌甚矣吾衰矣,空斋老匹夫。看书字须大,遣兴酒难沽。脚痛唯长坐,头昏莫疾呼。如何抛日月,暮雨旧砂壶。端午步韵徐兄以自遣人生如寄不言劳,已著林花去缊袍。倚竹时知声未歇,听琴处有月初高。十觞先醉晋山简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