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健康2024年第1期

食品与健康

食品与健康2024年第1期

月刊 旅游美食

简介

《食品与健康》杂志是一本倡导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科普期刊。设有饮食文化栏目“天地人谈”、讨论

目录

卷首语 | 冬季养生护“三气”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冬季朔风凛冽、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都在休养生息。因此,冬季养生宜顺应自然之势,护好“三气”。饮食温补护肾气中医认为“肾主冬”“肾为先天之本”。冬季由凉转寒,肾气不足的人容易出现手

本刊视点 | 冠心病≠心脏病 全面了解冠心病

由于冠心病的患病比例较高,有些朋友会误将其等同于心脏病。事实上,冠心病仅是心脏病的一种特定类型,不能简单地认为冠心病=心脏病。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致病原因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

本刊视点 | 用辅酶Q10保护心脏靠谱不靠谱

辅酶Q10是一种人体可以合成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也被称为泛醌、维生素Q,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都有它的踪迹。人体的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内的辅酶Q10较多,尤其以心脏中的含量最高。近年来,有些人认为辅酶

本刊视点 | 揭秘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隐匿且迅速,疾病早期诊断难度较高。心肌损伤标志物能协助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和心肌损伤程度,挽救患者的生命。一些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指标,在心脏疾病的早期筛查、

本刊视点 | 六种食物帮您远离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饮酒、年龄增长等,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不仅要承受身体的不适,更要面临生命威胁。而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刊视点 | 守护心脏健康的冠状动脉CTA检查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简称为冠状动脉CTA)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畸形、硬化、钙化、狭窄等问题,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冠状动脉相关疾病。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原理该检查是

食有新意 | 这些传说中的『下奶』食物真的有用吗

小婴儿的出生会给一家人带来快乐。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会将全部的爱给予这个小生命。因为太在乎了,所以有时候家人会过分操心,比如总是担心小宝宝会不会冷、是不是饿。同时,家人会拼命给产妇制

食有新意 | 随风飘舞、药食皆佳的蒲公英

每到春季,挺拔而立的蒲公英便开出黄色的小花。花期之后,蒲公英花葶上如蛛丝般密布的白色长柔毛,会长成大家熟识的“小绒球”的样子。蒲公英的花语是“无法停留的爱”。花如其语,“白毛毛”经和煦的微风吹拂便会飘

食有新意 | 巧烹药膳 润肺滋补

中医理论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畏热畏寒。作为主司呼吸的重要器官,肺脏十分娇弱,容易受外界气温、湿度、空气污染物的影响。尤其是在寒冷、干燥、雾霾天气较多的冬季,人们发生或复发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

食有新意 | 得了糖尿病 是不是不能吃“饭”

从饮食历史和习惯来看,馒头、米饭、面条等主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食物种类。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可以给机体快速供能,是大脑最喜欢的热量来源。同时,米饭等主食富含淀粉,通过唾液中的淀粉酶转化

食有新意 | 肝硬化患者睡前正确加餐可改善病情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大量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尤其是有肝腹水、肝昏迷、肝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肝脏功能严重受损,肝糖原储备不足,容易出现空腹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适当的营养支持可改善肝硬化

生活智慧 | 孕期用药需小心治病莫“伤”小胎儿

有些准妈妈得知自己怀孕后,高兴之余可能还有一丝担忧——之前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了,服用过感冒药、紧急避孕药等药物,现在十分担心这些药会伤害胎儿。还有些准妈妈,怕服药对宝宝不好,身体不舒服还硬撑着不去就诊

生活智慧 | 手脚麻木、疼痛要警惕周围神经病变

各位读者朋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您是否经常感到手脚麻木、疼痛,但找不到原因?那么,您需要多加注意,这些症状可能是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应尽早进行治疗。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与人体各部位的纽带

生活智慧 | 究竟应不应该掏耳朵

有些人特别喜欢清理身体异物——挖鼻孔、挤痘痘、掏耳朵能让人乐此不疲。但这些看起来很正常的“自清洁”行为,背后却暗藏健康风险。挖鼻孔可能导致鼻黏膜受损引发感染,挤痘痘可能导致皮肤感染,而掏耳朵则可能划伤

生活智慧 | 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能自行买药吃吗

勃起功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指阴茎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且病程超过6个月。“阳痿”是人们对于“勃起功能障碍”的俗称,痿字意为“软缩”“软化”,略带贬义。在男性群体中,

生活智慧 | 便秘不能一“泻”了之对症下药是关键

生活中受便秘问题困扰的人不在少数,下腹部胀痛、食欲减退、恶心、口臭、全身无力、皮肤暗沉、失眠等症状让人叫苦不迭。《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认为,便秘是指每周排便<3次,无稀便,大便硬结或

生活智慧 | 年轻人也应提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患者的单位骨量减少,骨组织呈多孔状改变,骨骼脆性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骨折疏松症患者早期可能只是觉得腰酸背疼。随着病情日渐严重,患者可能出现脊柱变形,严重者可能因为一个小意外就发生骨折

家人健康 | 乱用药物的恶果

30多岁的张先生很自律,虽然经常需要加班,但他会抽时间跑步,不吃高糖、高脂肪食物,没有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等常见的慢性病。不久前张先生感冒了。由于约定好要在3天后进行工作汇报,于是他连续3天同

家人健康 | 病历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其中,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阶段性演变的生物学过程,需要患者长时间面对并进行治疗。在这个漫长的过

家人健康 | 难 以 控 制 的 重 度 哮 喘

说起“哮喘”这种疾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该病的全称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于支气管的炎症反应会影响正常呼吸,患者通常具有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因缺氧死亡。根据哮喘

家人健康 | 超声介入

超声介入技术是在超声显像(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口中常说的B超——事实上B超只是超声技术的一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声介入可以协助医生完成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

家人健康 | 让眼睛变大、突出的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状腺相关眼病又被称为Graves眼病(格雷夫斯眼病),属于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最常见的甲状腺外表现之一。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眼球突出、眼睑退缩,看起来眼睛似乎“变大”了。常

家人健康 | 子宫肌瘤没那么可怕

子宫肌瘤是发生在育龄妇女群体中的常见良性肿瘤。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约30%以上的育龄妇女是子宫肌瘤患者。由于许多女性朋友并不了解这一疾病,因此得知自己患病后的表现可能两极分化:或是毫不在意,或是十分焦

求真证伪 | 孕妇能养猫吗

许多朋友都希望拥有一只“喵星人”。对于爱猫人士来说,宠物猫的陪伴能带来无尽的快乐与满足。然而,对于处于妊娠期的女性朋友来说,是否能与宠物猫为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甚至不少孕妈妈在家人的干涉下,不得不

求真证伪 | 隆胸手术安全吗

隆胸手术作为一种改善胸部形态的医学方法,让很多对身材有“更美”追求的女性朋友跃跃欲试。但近年来,社交媒体平台中不乏隆胸手术失败,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新闻。全面了解隆胸手术的安全性和潜在风险,有

长寿乐园 | 老年人运动防病的贴心建议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在网络时代,不少人戏谑地将这句话改为“生命在于静止”,并用乌龟等代谢慢、运动少的动物为例,进行这一理论的正确性论证。那么,运动对于健康真的很重要吗?老年人进行运动需要注意哪些

长寿乐园 | 老年人肠胃保健有良方

中医认为胃为“水谷气血之海”,是“五谷之腑”,具有受纳饮食的功能,为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化生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现代医学认为,胃和小肠都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二者互相配合、协作,与肝、胆、胰腺等一起,

心理健康 |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保健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年轻化趋势的双重影响,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我们常说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不仅要长期服药,饱受病痛折磨,许多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受疾病的影响,逐渐抑郁消沉。医学

心理健康 | 正念提升生活幸福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同时,由于社交网络发达,人们时常会陷入比较或被比较的情绪中。在接受大量资讯,但自身客观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会产生悲观等不良情绪,无法感知当下生活的美好。有些人则为了“糊口

新知见闻 | 言语认知康复治疗帮失语患者重新“开口”

失语症是由大脑结构受损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方面的障碍,常见于脑卒中患者。如果不及时通过康复训练干预,患者可能因交流障碍产生生活、社交障碍,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如果患

新知见闻 | 把握血压值稳住健康船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等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被称为健康的“无形杀手”。该病患者人数众多——全球近12.8亿成年人罹患高血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成

新知见闻 | “聪明药”真能让孩子变聪明吗

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有的父母挑灯陪读,夜夜陪着孩子做各种练习题、背书;有的父母则恨铁不成钢,购买各种“捷径类产品”,幻想孩子能在冲刺阶段实现“弯道超车”。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考生和家长急于求成的侥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