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 | 水底古城真容再现 2010年,伊拉克摩苏尔水库遭遇大旱之后,一座古老宫殿的废墟展现在人们面前。当时由于水位问题,考古学家无法对其开展深入研究。2018年,摩苏尔水库干涸,考古学家对这座古老宫殿进行了首次发掘。这次,考古
视野 | 两片叶子活千年 雌球果百岁兰幼年期总共有四片叶子这种像章鱼般盘踞在地上的植物叫作百岁兰,是非洲西南部纳米布沙漠上独有的植物。虽然百岁兰看起来“发量不少”,但其实刚成年的它只有两片叶子,只不过其长长的叶片在生长过程中被
视野 | “汗血”河马 河马的“血汗”听过汗血宝马,可你知道“汗血”河马吗?如果你留心观察待在岸上的河马,就会发现它的皮肤会分泌一种红色的油性液体。难道是河马流血了?其实不然,这种油性液体主要成分为河马汗酸,它能吸收部分可见
视野 | 透着斑斓色彩的蜂巢与蜂蜜 这个彩色的巢是“如假包换”的真蜂巢。科学家曾在一项实验中专门给一种纸蜂提供彩色的卡纸,结果这些纸蜂利用卡纸和自己的唾液筑造了彩色的蜂巢。虽然这只是一项实验,但人类对昆虫世界的无意干扰确实会产生一些令人
视野 | 白斑河豚的仪式感 雄性白斑河豚会通过创作繁复美丽的图案,吸引雌性的注意力。雄性白斑河豚通过扑打海床,昼夜不停地构建图案,甚至会拾来一些小贝壳,然后敲碎它们,将碎片摆在图案的凹陷处进行装饰。白斑河豚必须全天候连续作业一星
视野 | 螳螂捕鸟 螳螂可以说是昆虫界的顶级捕猎者,它们不仅捕食其他昆虫,有时还对同类下口,甚至连体形比它们稍大的鼠和蛇都不放过。老话讲:“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但早起的鸟儿遇上螳螂,也可能沦为盘中餐。被螳螂捕食的鸟多数是
视野 | “碎骨机”胡兀鹫 胡兀鹫,嘴边留着一对“大胡子”,非常酷,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胡兀鹫是食腐动物中的节约“标兵”,擅长吃骨头,尤其喜欢将整块骨头囫囵吞下。要是遇上大到实在吞不下的骨头,它们会将其带到高空丢下,将骨头摔碎
视野 | 真假卫星 本页九图中有且只有一个平底锅,其余的都是太阳系行星的卫星,猜猜哪个是平底锅吧。“真假卫星”答案①木卫三    ②木卫一      ③木卫二④平底锅  &
视野 | 一朵云有多重 云朵随风飘动,看起来轻飘飘、软绵绵。实际上,云只是看起来轻:普通中等大小积云的重量约为500吨,相当于100头大象的重量;连成一片的“阳光杀手”层积云重可达900吨。云这么重,怎么掉不下来呢?其实,云
视野 | “吃”人海浪 “离岸流”被称为海滩“头号杀手”,它是在冲向岸的海浪和地形共同作用下,由海岸返回海中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离岸流流速极快,但表面平静,不易发觉,所以危险性极大,只需几秒钟,它就能将岸边的游泳者带到外海区
视野 | 轻一点,大力搓澡也能把人搓黑 有的人洗澡时喜欢用力揉搓皮肤,意在洗得尽量干净,殊不知长期大力反复揉搓皮肤,可能导致皮肤变黑,这叫“摩擦黑变病”。这种病主要是强大摩擦压迫皮肤导致的色素沉着所致,多发于锁骨、胫前、项背部、四肢外侧等。
视野 | 超黑材料梵塔黑 传统的黑色材料最多只能吸收约90%的可见光,而梵塔黑能让入射可见光在其微观结构间来回反射,最终被吸收殆尽。当人们把梵塔黑涂到物品上后,物品上的任何结构、凹凸看起来都消失了,只留下轮廓,仿佛空间被挖掉一
视野 | 哭到中毒? 你有过哭着哭着上气不接下气,然后四肢发麻、肌肉痉挛的情况吗?这其实是情绪激动导致的呼吸性碱中毒症状。人体内环境需要维持酸碱度平衡,二氧化碳在体内会与水结合形成碳酸。倘若呼吸过快过深,就可能导致体内二氧
视野 | 土卫二海洋支持生命 “卡西尼”号探测土卫二(想象图)磷是地球生物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骨骼、牙齿、细胞膜和DNA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磷还是地球上大约550种矿物质的成分之一。科学家之前已在土星的一颗卫星——恩克拉多斯(土
视野 | 寻找外星文明:对准银河系中心 地球人搜寻外星文明信号(想象图)脉冲星(想象图)科学家即将执行一个探测计划——探测来自银河系中心的重复、非连续脉冲信号,它们可能是地外文明(也称外星文明)存在的证据。在银河系中心恒星密集,因此可能存在
视野 | 海参有助于治疗糖尿病 刚捞出的海参当蛋白质和(或)脂肪与血液中的糖合并时,会形成糖基化终产物(简称AGE)。当AGE达到高浓度时,会增加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心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肾病及癌症。迄今,还没有任何
视野 | 双子座流星雨起源之谜 每到冬季,双子座流星群会在经过地球附近时闪亮地球夜空,形成地球上能看到的最壮观的流星雨之一。大多数流星雨源自彗星。彗星由冰和尘埃组成。当彗星在运行过程中靠近太阳时,彗星冰气化,彗星释放气体,彗星尘埃脱
视野 | 马为什么会站着睡觉? 站着睡觉的马只有感到安全,马才会躺着睡站着睡觉的马一旦惊醒,肯定比躺着睡的马惊醒时更容易逃走。因此,为了躲避天敌,马在多数时候都站着睡觉。不只是马,野牛、大象和长颈鹿都能站着睡。虽然马有专门的解剖学结
视野 | 缅甸蟒入侵,棉鼠泛滥 左:缅甸蟒。右:棉鼠缅甸蟒最早被发现于美国沼泽地国家公园中是在1979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缅甸蟒在该公园里的数量猛增,目前这里已有数万条缅甸蟒。过去40年来,当地的一些原生动物种群(包括
视野 | 年轻太阳可能催生地球生命 为了解生命的起源,许多科学家尝试解释氨基酸是怎样形成的。氨基酸是蛋白质及所有细胞生命的原材料。早在19世纪晚期,就有科学家猜测生命源自“温暖的小水塘”:一组被闪电、热量及其他能量来源激发的化合物混合后
特别策划 | 森林精灵——小麂 初次长角的雄性亚成体小麂我国是鹿科动物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鹿科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小麂(jǐ),曾经是南方地区分布最广、最常见的鹿科动物。麂字是由“鹿”和“几”组成,从文字的结构不难看出麂和鹿具有
特别策划 | 中国体形最小的鹿科动物——小麂 刚出生的小麂带白色斑点,随着年龄增长,白色斑点慢慢退掉小麂分类学上属鹿科麂属。在我国分布的麂属动物,主要有黑麂、赤麂、小麂、菲氏麂和贡山麂等。小麂是我国分布的麂属动物中体形最小的一种,因体色以黄色为主
太空 | 恒星的诞生 始于星尘科学家观测发现,年轻恒星总是处于星云内部或附近。由此,他们推断恒星形成于星云中。星云是宇宙中星际物质相对集中的地方,它的物质密度仅有地球上实验室能造出的理想“真空”密度的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具
动物 | 寻访非洲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在哪里?全世界动物园里圈养的大猩猩都是西部大猩猩,要想一睹山地大猩猩(东部大猩猩指名亚种)的真容,只有到它们生活的野外才能如愿。山地大猩猩非常稀少,全球仅有1000多头,它们生活在维龙加山脉
博览 | 独居水下100天 生命从海洋起缘,历尽几十亿年的艰险,连滚带爬地来到了陆地。如今,人类已发展到有了一探浩瀚宇宙的能力。然而,2023年,一位名叫约瑟夫·迪图里的科学家却背道而驰,到水下小屋住了100天。他难道只是想与鱼
心智与大脑 | 心情调色盘 多巴胺穿搭走红背后亮黄色裙子、粉红色衬衫、翠绿色西装裤……2023年夏天,这种由高饱和度色彩组成的穿衣风格火了。这种穿衣风格叫“多巴胺穿搭”,旨在通过高饱和度色彩的衣着搭配,带来快乐的心情。如今,越来
心智与大脑 | 养出个大脑 大脑运行依然成谜大脑堪称进化史上的奇迹,而人类对其知之甚少。人脑对信息的并行处理能力非常优秀,大脑中数百亿个神经元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信息。一个匆忙的保险经理在上班路上可以一边跟客户讲解保险,一边端着手上
专栏 | 追踪丙型肝炎病毒 肝炎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每每发现病例,人们都心生惶恐,为其危害感到不安。因此,科学家不断努力着,试图阻止肝炎的泛滥。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找治疗方法和疫
生命科学 | 细菌会“膜”法 河边岩石上滑溜溜的一层东西就是生物膜牙菌斑或许你不熟悉“细菌生物膜” 这个词,但它其实并不鲜见:河边石头上滑溜溜的一层东西、蓄水池底黏糊糊的胶状物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任何有水分和可供附着表面的环境
考古 | 人类多久前开始使用火? 一般认为,古人类最早从约100万年前开始使用火,但这方面的论断一直缺乏关键证据。一个考古难题考古学家相信,当时的能人开始向直立人演变,使用火对人类进化来说意义重大:使用火让人类不仅在冬天保持暖和,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