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 | 梵·高的咖啡馆 坐在二楼靠窗的座位,饮茶或咖啡,最好是下午,有时光慵懒的感觉。窗外临河,那就更好了。过尽千帆皆不是,这样的词句,抛开温庭筠的闺怨,是物我了不相关的漠然之感。这漠然也便是从容,无论晴雨,时间是自由的,因
特别推荐 | 庭院 天气突然变冷。吃午饭的时候,坐在靠近暖气管的地方,身后的烤箱里烤着红薯。安静而舒适的短暂瞬间。随手翻翻博尔赫斯的诗,看他在《庭院》中写道:庭院是斜坡,是天空流入屋舍的通道。这个夜晚的庭院,葡萄藤沐浴着
特别推荐 | 葡萄 汪曾祺写过一篇谈葡萄的文章,前半部分谈葡萄的来历,后半部分写葡萄月令。他在各种葡萄中,似对玫瑰香情有独钟。我读到此处,心有戚戚,因为玫瑰香是我在北京那五年,吃得最多,也最喜欢的葡萄。汪文广引诸书有关葡
特别推荐 | 梦幻蜡梅花 宋人称蜡梅为黄梅花。我没见过梅花,早先读书不求甚解,以为黄梅花顾名思义,就是黄色的梅花。梅花颜色在红白之间,书上说还有绿的,大概和绿色的菊花一样,是洁白中隐隐浮着一层绿意吧。这种绿菊我在武汉磨山的菊展
特别推荐 | 纽约有个张宗子 我关注张宗子很久了。他的读书随笔写得很好,又与被黄裳称为“绝代散文家”的晚明张宗子同名,不知是不是巧合。最早读他的随笔集《书时光》《垂钓于时间之河》,十分畅快,甚合我意。2012年为花城出版社编随笔年
小说 | 铃子小姨 我又梦见铃子小姨家着火了。一年中,总有几次,我会梦见她家着火。火突然间从屋顶蹿出,焰火似抛出大把金星,点燃了漆黑的天空,继而抱成团,充满生气冲向四边,迅速吞没所有的窗框柱子,伴随一阵阵噼噼啪啪的声音,
小说 | 十三姨 一我也老了。老到已经看见死。于是,有些事,慢慢变得模糊,另一些事,却慢慢变得清晰。模糊下去的,都是些大事。清晰起来的,都是些小事。比如,我答应过十三姨,给她打一件毛衣,但到现在还没打好。十三姨已经死了
小说 | 有关写作 有关写作,我的体会有二句话,一,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常常写不好。不好写多了,偶然也会出一二个好的,就会想为什么。发觉原因多出在太近,距离写的人与事太近,反而看不清楚了。比如在美术馆看画,一定要跟墙上的画
小说 | 伙伴 李凤群,安徽无为人。2014年旅美。旅美期间,完成长篇小说《大望》《大野》《大风》等多部长篇,及中短篇小说《伙伴》《礼拜二午睡时刻》等。曾获第三、第四届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安徽省首届
小说 | 那把微微晃动的钥匙 时至夏秋之交,昨天,我还是着短袖,今天早上起来,看到窗外叶落温降,周身顿时多了一层凉意,赶紧套上长袖衣。在这世上,万事有其形其意,有些事,随时可感,比如夏热秋凉 有些事,或因呐喊而知,比如幼时的天亮,
小说 | 李凤群和她的《伙伴》 我很少看书,这次看《伙伴》纯属偶然。群里发了三部小说,是11月3号研讨会的主题。我一眼相中了李凤群老师的《伙伴》,因为这个标题接地气。《伙伴》果然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一口气看完后仍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目光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聊斋新义百篇(选) 我为何要续写《聊斋新义百篇》纪洞天(旅美)《聊斋志异》是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1篇,内容多是谈狐仙鬼妖,反映了十七世纪中国的社会风貌,它因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而在世界文学的
微篇小说选粹 | 一个车夫(外一篇) 这些时候我住在朋友方的家里。有一天我们吃过晚饭,雨已经住了,天空渐渐地开朗起来。傍晚的空气很凉爽。方提议到公园去。“洋车!洋车!公园后门!”我们站在街口高声叫道。一群车夫拖着车子跑过来,把我们包围着。
微篇小说选粹 | 挖参人(外一篇) 有人家出外挖药,均能收获到参,变卖高价,家境富裕竟为方圆数十里首户。但做人吝啬,惟恐露富,平日新衣着内破衫罩外,吃好饭好菜,必掩门窗,饭后令家人揩嘴剔牙方准出去,见人就长吁短叹,一味哭穷。此一夏又挖得
微篇小说选粹 | 同居者(外一篇) 在这屋子里住了快十年,直至几个月前水管坏了,她才发现。修水管的师傅向她展示那些物件:衬衫,袜子,香烟,杂志,半支矿泉水,还有一只小抱枕。“有人住在那里。”水管工说出他的结论。她望着天花板,刚才水管工攀
微篇小说选粹 | 金明池洗砚(六题) 苏轼的房子苏轼一生,究竟买过建过多少处房子?苏轼生活中的这一重大问题,恐怕为很多史学家与苏轼的传记作家们所忽略了,因为直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不能不说是苏轼研究方面的一件憾事。要说
微篇小说选粹 | 诱惑 我是N国的一只鸟。我生活在茂密的丛林里。这里,虫多草嫩,我衣食无忧,日子如这里的阳光一样明媚。很是惬意。忽一天,我的邻居从国外归来,说她去了一个叫中国的地方。她说到中国这两个字时,表情十分得意。她这样
微篇小说选粹 | 老夫老妻 李大壮跟刘淑娟结婚时,是组织替他们做的大媒,当时,战争刚刚结束。李大壮是战斗英雄,打仗是把好手,谈恋爱就不行了,只好由组织帮着解决个人问题。李大壮跟刘淑娟属于闪婚一族,两人认识不到一个月,恋爱的时候,
微篇小说选粹 | 信封里的儿子 那时候他不识字,班长就一笔一画地教他。时间长了,他就离不开班长了。班长问他是哪里人,他就哭了,说俺也不知道俺是哪里人,就知道家离老黄河不远,爹娘走得早……班长说,我家离老黄河几十里,爹去世得早,我娘辛
微篇小说选粹 | 一张生日照片 春天来了,妈妈又收到了女儿辛辛的信。写信给妈妈是辛辛的承诺。妈妈年纪大了,说自己不是现在这个年代的人,电脑玩不好,更习惯于阅读那些温馨的字句。辛辛出国时二十五岁,二十五年过去也五十岁了,她从来没间断过
微篇小说选粹 | 解密56543215 “我始终也猜不透这串数字。”丈夫对着一个字条翻来覆去地看了有十分钟。“几位数字啊?给我看看。”一贯对数字入迷的妻子伸手就去拿字条。“八位。”丈夫躲开了妻子的手,凑得离灯更近些。“八位?生日号码?门牌号
微篇小说选粹 | 丈夫要去学功夫 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突然要搁下靠他支撑、相依为命的家庭不顾,独自去一个遥远的异国山区学“功夫”,这不是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情吗?小韵生得纤细瘦削,尖尖的下巴托着一双黑亮的大眼,全然一副古美人弱不禁风的模
诗会 | 祖国,我有闪光的爱与歌喉(组诗) 牡丹上的祖国我看见,我的祖国沉静、端庄坐在一朵牡丹的雍容里将优雅的芳菲,向四方遍洒我看见,一道耀眼而宽大的光芒从牡丹层叠的蕊瓣中升起天地有了辽阔的澄明牡丹之上,祖国拥有足够的富饶与吉祥人民踩着轻盈的步
诗会 | 故乡啊,以及故乡的事物(五首) 故 乡故乡从来没在故乡里你的名字来自远离,在于浪迹在够不到你的地方能够触摸到的你是一截从祖父门前掘出的支撑着异国他乡咖啡桌的根艺尽管已被扭曲,我却一眼认出你那剥了皮的身体一把木椅这把木椅二十年前与我一
诗会 | 连 四百年前一场风雨连起中国与西洋如今三条桥连着三座岛是为澳门像三个深藏历史的抽屉像三巴牌坊的百级阶梯拿钥匙的,总会徐徐而至幸福不像啃甘蔗,不求一眼到底像莲茎连起莲叶和莲花像归帆连起大海与朝霞一只蝙蝠在黑
诗会 | 辽阔(组诗) 在长城上更高的地方其实在心脏之中,在长城上我极目远眺,偶尔看看来时的路静下心整理从前的日子,那些擦伤过我的岩石在身体里依然沉重,那些流经血管的河流汹涌着远去,好像无法握住的一片流云,静静等待着雨水目光
诗会 | 故乡三题 母 亲青鸟冷冷的羽翼下天空苍翠不堪五月里的青丝和眉眼开一朵红颜母亲树上的康乃馨石竹科的回首  三十多年倏然而过  时间隧道那头还是老家街口的老榕眼角的年轮  眉心的纹路可以宁静
诗会 | 遇见女神 涉过浩瀚的沙漠穿越古老的驼铃在敦煌的莫高窟里我遇见东方的维纳斯没有遮隔没有距离惊艳千年难得一见的绝色禁不住怦然心跳:是梦?是真?莫非到了天上?是否尚在人间?但见她含笑低首集东方之美于一身有如神与人合体
诗会 | 平潭春色(组诗) 京台高速公路就像突然举手投足之间 就像与目光所及的那份牵挂之间一季雨水 落满人生苦短的年华想起拂之不去的那份记惦染绿了注定牵手的日子跨越崇山峻岭 一条蜿蜒的心路满载临水而居的往事遇见岁月蹉跎的驿道疏浚
诗会 | 民间雕塑 1千万年以后,还要不要沉默?面对又硬又冷的石头,我们的难度是:怎样让石头开口说话?演讲没用,引诱没用,行刑逼供,更不能让石头也死去活来。一阵叮叮当当,一阵呜呼呐喊,古人就这样打动了石头的心。深夜,灵感
诗会 | 中国高铁: 给好奇带路,给梦想以柳暗花明 1给焦急的心情,更给好奇的心灵带路从南宁东到上海虹桥,G1502次动车组把搭设在蓝图里的线索拉出来,把发展、幸福和梦想贯穿千山万水,给旅人添加阅历给“万卷书”作注释,沪昆高铁、合福高铁、赣深高铁……一
闽籍作家译林 | 写作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其范围的广泛,远过于写作的技巧。实在说起来,凡是期望成为作家的初学者,都应该叫他们先把写作的技巧完全撇开,暂时不必顾及这些小节,专在心灵上用功夫,发展出一种真实的文学个性,去做他的写作基础
华文原创 | 大儒朱熹 朱熹与紫阳过化(上)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位列王佐榜五甲第九十名,因成绩不是太佳,直到三年后,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春,又经铨试,方授官左迪功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主簿。绍兴二十三年(1153)五
华文原创 | 文园读书记 作家与音乐闲时翻阅陈子善先生编的《雅人乐话》,发现喜欢音乐的中国作家还真不少。宗璞在《风庐乐忆》文中转引现代音乐理论家黎青主的话说,音乐是上界的语言,是灵魂的语言,是灵界的一种世界语。张洁在《没有标题
华文原创 | 海族列传 海 狗腽肭脐的故事明代野史笔记称,戚继光岁献腽肭脐给张居正,一代名相,竟因此暴亡。明代政治家张居正58岁去世,死因成谜。同时代大文人王世贞在《嘉靖以来首辅传》中披露说,张居正妻妾众多,“日饵房中药”,
温故知新 | 天之美禄 酒不知谁何所造,或云仪狄,或云杜康,都是传说,并无确证。柴萼《梵天庐丛录》云:造酒原始,吾国所谓仪狄始造,为禹所绝者,不足信。盖上古之人,造兽皮为容器,盛兽乳于其中,荷于山羊驴马之肩,以游牧逐水草栖息
学术动态 | 命运共同体时代下的海峡两岸文学 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学笔会暨“命运共同体时代下的海峡两岸文学”研讨会于2021年12月12日在风景秀丽的厦门市委党校举行。来自两岸的作家和学者、评论家等100多位嘉宾济济一堂,共话两岸文学未来发展。本届笔
学术动态 | 成果丰硕 精彩纷呈 2021年12月17日至19日,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福建省台湾香港澳门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与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承办的“闽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