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 | 飞发 喂呀呀!敢问阁下做盛行?君王头上耍单刀,四方豪杰尽低头。——题记楔子“飞发”小考清以前,汉族男子挽髻束于头顶 清代则剃头扎辫,均无所谓理发。辛亥革命,咸与维新,剪发势成燎原。但民国肇造期的“剪发”,把
小说 | 卡达菲魔箱 写这件事是想登一条寻人启事:潘兴,男,中等身材,前纽约长岛苏福克大学博士候选人,有要事相告。请知情者尽快通知我,酬金从厚,细节如下。1最初认识潘兴是那次把钥匙锁屋里了,不光门钥匙,连车钥匙一块儿,通通
小说 | 好文字应该读着舒服,春风拂面 如何写作的问题既古老又全新,有很多说法,什么要描写人性,贴着人性写,听得云里雾里。贴着人性写是不是写下半身啊?人性方方面面,好的不好的,写什么不是写人性呢?毋庸置疑,写作需要动机,一个启动的机制,对我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聊斋新义百篇(选二) 捕快张三汪曾祺(中国江苏)捕快张三,结婚半年。他好一杯酒,于色上寻常。他经常出外办差,三天五日不回家。媳妇正年轻,空房难守,就和一个油头光棍勾搭上了。明来暗去,非止一日。 街坊邻里,颇有察觉。水井边、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心灵花园(四题) 患 者“这些年来,我就像是在做着一个永远没有结局的噩梦。”这个男人在门口徘徊了很久,最后终于下定决心走了进来。他说他在一家精神病院做后勤,管病人们的吃喝拉撒。工作谈不上体面,收入还算可观。“但我越来越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蟹爪兰 正月初一,儿子捧来一盆蟹爪兰,水嫩的叶瓣对称,绿中带点紫红,叶子覆盖住花盆。水莲眉头一皱,儿子也忒小气,弄几瓣叶子,来唬弄妈。在儿子敞开的包里,那本《人生海海》,她拿来翻了几页,双目放光:“麦家的小说
世界华文微篇小说 | 伊甸园 天还未亮,若雨就被惊醒,她梦见自己一丝不挂从人群中走过,有如示众,狼狈而耻辱,周围人目光猥琐地盯着她,眼光像刀子一样剜进她身体,她大汗淋漓,惊魂未定。还好,仅仅是梦。若雨不明白,从小到大为什么老做这同
“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 | 粽叶连连 初夏的山村,细雨绵绵。我从支教的小学报到回来,看见穿着雨衣、鞋上沾满泥土的阿伯和阿婆挎着篮子、步履蹒跚地走进了院子。我急忙接过篮子,只见篮子里装满了翠绿的箬叶和棕榈叶。不是还有一周时间吗,山里人过端午
“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 | 信义 阿扎和一群人立在码头上,心情忐忑,焦躁地望向河面远处。他们是肯尼亚锡卡郊区的咖啡豆收购商,等着乘船而来的中国老板郑谢。年初双方约定,郑谢以205肯先令一公斤的价格预订了他们的咖啡豆。现在货物已备齐,郑
“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 | 请你帮忙 韩廉去富华小区送包裹,看到一位大娘抱着一个包裹,对来往的人哀求道:“请您帮帮忙,帮我把包裹寄给儿子吧。”他觉得奇怪,上前打听得知,大娘的老伴前几年病逝了,身为消防员的儿子不久前在一次火灾中不幸遇难。大
“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 | 情定汉连 祁东开着一部喷有“汉连物流”的小货车,开进了厦门的一个高档小区。今天是大件,高档婴儿床,祁东一个人既当司机又当送货员。将物件搬进电梯,祁东已是大汗淋漓,印有“汉连物流”的体恤衫紧紧贴在了身上。按铃。门
“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 | 君问归期未有期 窗外的丁香树上一只红雀在啁啾。马桂珍落下一滴老泪。女儿的名字就得自于那漂亮鸟儿的歌唱。对面这只红雀的声音多像女儿的歌声啊。她盯着玻璃窗外的那只红色的鸟。就像听到远方的女儿在歌唱一样。女儿在微信里留言说
“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 | 远哥的心思 香菇、五花猪肉、鸡蛋、虾干、栗子,每次看到厨房里备上这些,远哥就跟在姥姥的身后转来转去,看姥姥卷粽叶、压紧实、封口、扎捆,一个结结实实的“金三角”就算包好了。贴着蒸锅的热气,扑鼻的香气,远哥总是等不及
“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 | 两枚吊坠 刘忠感觉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探视的亲朋好友越来越多,对于自己的病情,刘忠心里明镜似的。趁着人多,有人试探着问刘忠,还有什么心愿未了。刘忠没有回答,而是说起父亲在马来西亚的打拼故事。刚到马来西亚,父亲身无
“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 | 丝路驼铃声声响 沙海茫茫,古道漫漫。哈萨克斯坦姑娘迪娜拉骑着骆驼,英姿飒爽。她脖子上的项链闪闪发亮,引人注目。美丽的迪娜拉才25岁,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她在北京读了四年大学,毕业后回国,去年刚创办了物流公司。她这次来
“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 | 勇立潮头踏歌行 笔墨当随时代。为盛赞“一带一路”的伟大成就,推动世界华文闪小说的繁荣发展,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汉连全球(厦门)跨境电商综合服务有限公司顺势而为,联袂举办2022年“汉连杯”世界华文闪小
微篇小说选粹 | 天堂与地狱(外一篇) 我是一只苍蝇。我在一个月以前出生。就苍蝇来说,应该算是“青年苍蝇”了。在这一个月中,我生活在一个龌龊而又腥臭的世界里:在垃圾桶里睡觉,在臭沟里冲凉 吃西瓜皮和垢脚,呼吸尘埃和暑气。这个世界,实在一无可
微篇小说选粹 | 过家家(外一篇) 二姐一心为弟弟着想,每次带冬生放羊,都为他娶新媳妇儿。跟二姐一块儿放羊的有四五个小女孩,有的放一只羊,有的放两只羊。羊和人加起来,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二姐是这支队伍的头儿,谁都得听她指挥。羊在吃草,二姐
微篇小说选粹 | 那盏叫父亲的灯(外一篇) 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不是寻常的灯。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废棉花将它擦得亮亮的。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
散文随笔 | 舒伯特没跌眼镜 不是我妖言惑众,维也纳的舒伯特出生纪念馆亲口承认,这位奥地利音乐家生前戴的一副眼镜,是馆里最重要的珍藏。两块球状的玻璃镶嵌在钢架里,中间呈现裂痕,乍看来还以为当时已流行双光镜片。鼻梁架呈X形状,中有托
散文随笔 | 那一刻的灿烂宁静 在黄昏下到海的后面这个冬天真冷。比起法兰克福的冰雹,香港的冷是潮湿的,绵绵不绝的,从骨缝中一点一点地渗入,在身体的低洼处缓慢地堆积起来。尽管如此,过年时还是去了土瓜坪露营,说是露营,其实也就是一顶帐篷
散文随笔 | 拼装车与混堆茶 大部分人是拼装车,鲜少人是纯料,我也不例外。童年在后山,农村有一种货车名曰铁牛仔车,三轮或四轮,用来取代牛车,行走于非柏油的产业道路之间。最初以运送谷物、肥料为主,后来渐渐取代牛车,乡下人称之曰拼装车
散文随笔 | “顺序”的戏剧张力 先来一场魔术。魔术师的名字叫Helder Guimaraes,表演之前,他刻意说了这么一段话:“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东西都是垃圾。”他进一步解释:“这叫史特金定律”。随后,魔术登场。魔术师背对观众,抛出
海峡诗会 | 蝴蝶拥抱(组诗) 刺七点,你的列车正经过我铁轨的现实是平行还是交叉接近谁也无法预知整整一个春天草木都在说话槐花生长在四月的心脏而失眠的人,要用余生才能拔掉那根刺核分裂我锋利我把我的刀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每天,我们说话鸟在
海峡诗会 | 屋顶之上都是宇宙(组诗) 水仙路这世界是充满爱的水仙路上的肉体更加鲜活了虽然我离开水仙路这年头人们仍然忙于结婚生子快乐时光并不短暂如果我抓住它,它就跑不了那时候你忙着爱我这时候你忙着爱谁多年后水仙路宽了好多你站在中间,将抓住更
海峡诗会 | 在海堤的一张长椅上(组诗) 当我嗅着她那件绿色短衫而想起她时当我嗅着她那件绿色短衫而想起她时她便不再真实哪怕她此刻就站在我的面前这时候的我加倍感到失落她彻底消失了:绿色短衫上的她不是她站在我面前的她也不是她原物与替代物中间的裂缝
海峡诗会 | 龙德井街(外二首) 1龙德井街,匍匐的小蛇。从文献路汇入幽暗十七岁,“飘逸”舞厅在盛夏街头耀动小眼睛。几年时间,蠕动的身躯并没有长出多大尺寸。从小油坊到猪肉摊到卤水豆腐,到松花蛋绕过那家鲜花店,我们要点白菜与面条。经过那
海峡诗会 | 水的修为(外二首) 有时透明,有时混沌以流线的姿态抚摸生命的软弱与强硬找到日子的渐层,于是安心与之应变动中,有静静中,有领悟零度是禅定的界看似封闭的心境,洞悉所有在光影的幻彩之中静极,而动动的极致是无所保留,是沸点化为云
海峡诗会 | 想起一个人远去(四首) 老人和狗在小区的公园里,有时是在通往超市的那条街上常常看见一个老人牵着一只哈巴狗漫无目的地走他的表情,好像已被谁抽干他牵着那只狗其实,更多的时候是那只狗牵着他它跑前跑后,欢蹦乱跳像个刚懂事的孩子对周边
海峡诗会 | 显影剂(五首) 领  扣我常常忽视离脖子最近的一粒领扣它有琥珀色的晶亮和香味,它离心脏很近火焰般的跳动,暖暖的冬天壁炉里隔着雪野外奔跑的银狐藏着银丝,甚至有粗糙的手感,只要风寒轻轻地扣上衣领,从婴儿到不惑之年
海峡诗会 | 五月六月七月和八月(四首) 五  月只准备一个下午,回应周而复始且透明的伤,认真地、全然地近来雨势没有变化梦还是很长,收起了空药袋,不再纪念转赠读不完的书,不再多爱一个人指尖滑过新页面,历纸上某些太远的风景就此远去,某些
闽籍作家译林 | 论宏大 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病患,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画家在所画的山水中总将人物画得极渺小的
华文文学论坛 | 从《美食家》到《燕食记》 1983年,陆文夫的《美食家》甫一发表,在文坛引起极大震动。小说超越了政治和时代主题,专事食文化的发掘并塑造了朱自冶这样的人物。小说在当时无论归于“反思文学”还是“寻根文学”“文化小说”都不重要,重要
华文文学论坛 | 鹭江道:那朵远去的云(外一篇) 厦门到鼓浪屿,中间隔着一片海,不宽,大约六七百米,可以横渡。上世纪50年代初,我初中毕业考上师范。学校在鼓浪屿,住校,每周回一趟厦门,就要渡过这片海。那时候厦鼓之间已有轮渡,闽南话叫“电船”,每二十分
华文文学论坛 | 历史的斑纹(三题) 林纾:一支笔 · 精神的浮桥1浅浅的海水,照见了他单薄的倒影,也照见了疼痛。孤灯下,关涉林纾的史料层层铺开,衍连的是无法一眼洞穿的历史,然而,那沉甸甸的译著又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在时间的卷宗里,他活成
华文文学论坛 | 海族列传 虾穿梭于万物之中苏浙闽粤沿海地区,阡陌纵横,虾池连绵,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对虾生产基地。从浙江花岙岛返回,一大早在金高椅码头上岸,看见渔民运来满满一船舱的毛虾,宛如恒河沙数,间杂一些幼鱼。这些都是定置网一
温故知新 | 香港方物志(一) 【编者按】《香港方物志》系香港《大公报》(副刊)上的专栏文章结集成书,第一版于1958年在香港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叶灵凤,祖籍江苏南京,曾在上海主编《戈壁》《幻洲》及《现代小说》等文艺刊物,1938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