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观园2024年第1期

科学大观园

科学大观园2024年第1期

半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聚焦热点话题,探索人与自然;汇集奇闻异趣,网罗超自然现象。旨在把科学的严谨性与普及方式的多

目录

卷首语 | 凝固的时间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在我们的文明史上,这样的更迭循环往复,已有上万次之多。时间流逝犹如长河远去,那些沉淀下来的印记经由考古工作者之手,得以再次焕发活力。回望2023年,伴随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推进

前沿 | 孕吐原因找到了

根据2023年12月13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已经确定了胎儿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一种激素,可能会引起令孕妇身体虚弱的孕吐。根据这项研究,对这种激素更敏感的女性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的恶心和呕吐症

前沿 | 喝酸奶或可治疗抑郁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最新研究称,酸奶和发酵食品中存在一种乳酸杆菌,有助于缓解压力,并可能预防抑郁和焦虑。该发现为焦虑、抑郁和其他精神健康状况的疗法提供了新方向。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大脑行为与免疫》杂志上

前沿 | 做“白日梦”时大脑在干什么

当人静静地坐着,突然之间,大脑“出神”,仿佛转向了完全不同的世界,可能是最近的经历,也可能是过往的记忆。事实上,可能只是做了个白日梦。那么,在做白日梦时,大脑中发生了什么?这是神经科学家们很难回答的问

前沿 | 吸烟会导致大脑萎缩

2023年12 月 14 日,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公布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吸烟会导致大脑萎缩和过早衰老,而且戒烟后也无法逆转。UK Biobank 分析了 32094 名欧洲参与者,揭

前沿 | 虚拟现实护目镜让小鼠蒙圈

《神经元》杂志最新发表的研究表明,小鼠的微型虚拟现实护目镜可以创造令人信服的世界,使科学家能够研究动物在各种场景下的大脑活动。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技术使啮齿动物神经科学研究更接近电影《黑客帝国》中的场景

前沿 | 雌雄同体绿旋蜜雀罕见出现

通常情况下,雌性绿旋蜜雀(Green Honeycreeper)整体呈现绿色,而雄性呈现蓝色。业余鸟类学家约翰·穆里略(John Murillo) 12月份发现了罕见的雌雄同体绿旋蜜雀,鸟身呈现半绿半

前沿 | 白天压力大晚上睡不好

压力会让人们经常在夜间醒来,而在小鼠体内发现的大脑通路或许可以解释其中的原因。如果人类也存在类似途径,可能会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新方法。相关研究2023年12月13日发表于《当代生物学》。虽然从睡眠中短

科学探奇 | 人类能在液体中呼吸吗?

空气是我们须臾离不开的东西。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每分钟差不多要呼吸15~20次。空气是气体。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人能不能呼吸液体呢?呼吸液体也是科幻故事里反复描绘的一种特技,最有名的是1989年上映的

封面故事 | 考古的2023

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 处,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发现屈家岭文化时期的“水利设施”,江苏常州寺墩遗址考古新发现反映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

封面故事 | “考古中国”通报多个项目取得新成果

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上介绍了多项考古最新成果。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周边新发现疑似水坝近20处良渚文化一般分为早、中、晚三期。良渚文化早期阶段,通过对北村

封面故事 | 科技助力考古 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多种学科知识、先进科技手段与考古研究实践深度融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科技手段就像可靠的“放大镜”“显微镜”,使研究者能够从同样的文物上捕捉到更多

寰宇内外 | 预测地震动物可能更靠谱

红木蚂蚁即使是最小的生物也可能告诉我们地震是否正在接近。从2009年到2012年,德国科学家密切监测了位于德国艾费尔地区地震活跃的诺伊维德盆地的红木蚂蚁,以了解更多关于它们在地震事件之前行为变化的信息

真相 | 常吃烤红薯会致癌?并非如此

又到了吃红薯的季节啦!每天吃一顿红薯经济实惠,香甜软糯,没有几个人不喜欢吧?不过,在吃红薯这件事上也有不一样的声音。有传言说:“烤红薯虽然好吃,但是会致癌!”要知道红薯的做法里烤红薯可是NO.1,特别

聚焦 | 2023我们向科学高峰进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2023年已悄然过去。这一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铭记的精彩时刻:墨子巡天望远镜开启巡天观测,“首秀”邂逅仙女座星系;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成功完成,脑机接

聚焦 | 《科学》评选2023年重大突破

2023年12月14日,《科学》杂志公布了编辑团队评选的2023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其中包括获得科学突破冠军奖的GLP-1减肥药和9项科学突破入围奖。肥胖遇到了对手肥胖既是一场个人的战斗,也是一场公共健

专栏 | 每天一节体育课,多不多?

日前,深圳、上海等地都出台政策,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要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引发广泛关注。在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出台的政策中,明确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在政策解读中,

专栏 | 科学体系助高中和大学课程“双向奔赴”

一则关于“南京大学认定高中学分”的消息引发热议。据南京大学官网显示,该校向13名入校不久的大一新生颁发了0年级课程“1学分”证书。这些学生都在高中期间学习了南京大学针对高中生开设的相关课程,并通过审核

地球故事 | 土林揭秘

20世纪60年代,为了研究元谋盆地的冰川和新构造活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的钱方多次到云南元谋盆地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他在元谋盆地的上新统—更新统地层分布区,发现多片被流水冲刷后形成的土柱,这些土柱

万象 | 1.3亿年前雄性蚊子会吸血

琥珀中雄蚊背面视图。来源:南京古生物所人人喊打的吸血蚊子,已经在地球上至少存活了1亿多年。已有研究显示,雄性蚊子并不吸血,只有交配完成的雌性蚊子因为卵巢和受精卵的发育才吸血。12月5日,一篇发表于《当

文化 | 新疆考古百年:何以润天山

巍巍天山,绵延数亿年;潺潺雪水,滋养牧场绿洲。横贯东西,照应南北,自古以来,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欧洲交往联系,天山南北都有主要通道。虽处边疆,底蕴极厚,不仅蕴藏中华悠远流长文脉,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

人物 | 柴人杰:让更多听障患者重获新“声”

柴人杰。图片|东南大学据估计,全球约有4.66亿人患有致残性听力损失;在中国,残疾性听力损失患者约有2780万人,居全国各类残疾之首。由于起步较晚,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国在耳聋领域的科研成果相对匮乏,临

科学课堂 | 神奇人体竟能点亮日光灯

生活中魔术表演有一个神奇的节目,人的手指摩擦日光灯管就能点亮日光灯,甚至还能隔空点亮日光灯,那么人体真的能点亮日光灯吗?本期为你揭秘人体点亮日光灯的奥秘。传统型日光灯又称荧光灯,它主要由日光灯管、启辉

阳光童书 | 打开一扇窗让孩子爱上动物

图书名称:《DK动物百科》作者:英国DK出版社书号:978-7-110-10551-1定价:398.00元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在孩子的世界中,总会有各种奇怪的东西。我们会发现,大人们如果想让孩子接受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