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体育盛会,科技盛宴 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当地时间7月26日盛大开幕,全世界的目光都被这四年一届的体育盛会所吸引。在紧张激烈的赛事背后,本届奥运会可谓科技含量十足。科技的发展不仅彻底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对体育比赛产生
前沿 | 高温影响大脑功能值得关注 根据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C3S)官网近日发布的公报,全球日平均气温已连续第二天打破单日最高纪录。澳大利亚《对话》杂志报道称,2024年,美洲、非洲、欧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经历了创纪录的高
前沿 | 3D 打印“心脏创可贴”问世 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名为“CLEAR”的 3D 打印新方法,有望制造出像创可贴一样修复受损心脏和其他身体部位的材料。这种新材料具有极强的柔韧性和韧性
前沿 | 运动员请数学家教游泳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美国游泳运动员不断创造佳绩,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科学的力量。近年来,美国游泳队几名运动员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其中一些进步可能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数论的数学家Ken On
前沿 | 车载AI可识别司机状态 澳大利亚研发出一种基于车载人工智能算法的车载摄像头,它可以甄别驾驶员是否酒驾,准确率达到75%。这个车载人工智能算法超越了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方法,后者主要依赖转向模式、踏板使用和车速等可观察行为,且这些
前沿 | 新飞行机器人源于甲虫翅膀启发 《自然》7月31日发表了一项研究,分析了犀金龟如何展开和缩回后翅,表明这一过程无须肌肉活动。该发现有助于改进飞行微型机器人的设计。在所有飞行昆虫中,甲虫的翅膀机制最为复杂,其包括两组翅膀:一对硬化的前
前沿 | 月球熔岩隧道或真实存在 新的证据似乎证实,人类访问者有一天可能会到达月球内部,甚至在里面工作或生活。日前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期刊上的新研究称,由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率领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证实了月球次表面存在隧道。天文学家对月球
前沿 | 月球稀薄大气从何而来 月球上虽然没有可供呼吸的空气,但它确实拥有一层极其稀薄的大气层。月球的大气层是如何形成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在《科学进展》上发表论文指出,月球大气层主要是撞击汽化的产物。如何理解撞击
科学探奇 | 颠覆认知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洗脑”? 睡眠研究领域存在的一种类淋巴系统清洗假说近年备受关注。这指的是进入睡眠后,淋巴液会涌进大脑,然后将白天累积的有毒物质一同带出,就如同大脑完成了清洗工作一般。为了进一步确认睡眠与有毒物质清洗的关系,在近
封面故事 | 奥运科技 基于云转播技术,超过2/3的巴黎奥运会直播信号传向全球数十亿观众;增强现实等技术,为观众带来更优观赛体验;人工智能教练为运动员提供辅助训练……在巴黎奥运会的舞台上,中国多项前沿科技成果落地应用,科技与
封面故事 | 奥运会也是科技赛场 “更快、更高、更强”(Citius, Altius, Fortius),这句奥林匹克格言在100年前的1924年巴黎奥运会首次提出,预言了人类突飞猛进和全球化加速的百年,运动员在体育赛场不断突破人类极
封面故事 | 盘点巴黎奥运会中的中国科技元素 北京时间7月27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法国巴黎举行,世界进入“奥运时间”。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盘点发现,伴随着中国奥运健儿闪耀巴黎的,还有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中国的先进科技。其中,阿里云通
封面故事 | 巴黎奥运会的跑道为什么是紫色的? 当“时尚之都”巴黎遇上奥运会,视觉设计不出意外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一次,带头“出圈”的是田径赛场上的紫色跑道。据法国媒体报道,此次巴黎奥运会田径赛场的跑道颜色之所以敲定为紫色,主要是为了让跑道区域
封面故事 | AI黑科技“抢风头”巴黎奥运会神秘“武器” 连日来,巴黎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此前结束的射击项目比赛中,射击选手们身穿厚重的射击服,导致“步履蹒跚”行动不便,不禁让人好奇,比赛服里面是否另有玄机?本届巴黎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全球体育健儿展示
封面故事 | 千分秒之差何以呈现? 巴黎奥运会田径赛事吸引眼球的不只是绚烂的色彩。在结束的多项赛事上,人们发现,决定运动员名次的往往是千分秒。8月4日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冲线时莱尔斯与汤普森并驾齐驱,成绩显示均为9秒79,但比较千分
封面故事 | 游泳队出场为何要穿羽绒服? 当地时间8月3日,巴黎奥运会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国队派出徐嘉余、覃海洋、张雨霏、杨浚瑄,以3分37秒55刷新亚洲纪录,摘得银牌。美国队以3分37秒43刷新男女混合4×100米混合泳接
封面故事 | 巴黎奥运会泳池深度引争议比赛成绩会受影响吗? 随着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开赛,拉德芳斯体育馆内的游泳赛场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泳池深度仅有2.3米,引发广泛质疑。世界泳联对此有何回应?选手们怎么看?泳池深度会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吗?2017年建成开放的拉
封面故事 | 射击比赛里的十环原来这么小 巴黎奥运会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比赛中,中国选手黄雨婷、盛李豪夺冠,拿下中国代表团巴黎奥运首金,这也是巴黎奥运会产生的首枚金牌。从1984年到2024年,40年,射击队健儿们不断续写着国之荣光。然而,我
封面故事 | 百年奥运科技回望不曾放弃寻求公平 回首过去,1900年巴黎奥运会百米冲刺赛场上,来自美国的选手贾维斯,以领先第二名一只脚获得冠军。之所以出现这种奇怪的裁判方式,是因为当时裁判手段还不足以测出运动员之间的时间差,以至于裁判不得不把脸贴在
封面故事 | 深剖竞技体操背后的科学与挑战 7月30日凌晨结束的巴黎奥运体操男团决赛,中国队以0.532分之差不敌日本队,获得银牌。体操女队方面,在7月31日巴黎奥运会竞技体操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162.131分的总成绩获得第六名。体操作为
封面故事 | 奥运选手什么年龄会达到运动巅峰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月31日刊登题为《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中,运动能力在什么年龄达到顶峰?》的文章,作者为詹姆斯·威茨,内容编译如下: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最年轻的参赛者是11岁的中国滑板运动员郑好好。
寰宇内外 | 海滩如画 浪漫海岸海滩浪漫海岸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博贺镇,拥有5.3公里的生态海岸线,是以东南亚异域建筑风格,以“爱”与“浪漫”主题文化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海上娱乐、拓展训练、美食购物等于一体的综合
真相 | 西瓜搭小龙虾会中毒?配桃子也会腹泻? 炎炎夏日,人们常常感到酷热难耐。这时,一块冰镇西瓜不仅能迅速解渴,还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清凉感受,冰镇西瓜和夏天简直是绝配!夏天的西瓜总能上热搜,比如“夏天吃西瓜的三大禁忌”“不能和西瓜一起吃的食物”等,
聚焦 | 他任哥大教授时不到30岁 美国当地时间8月4日凌晨2时33分许,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在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他生前最耀眼的标签是“宇称不守恒”,也就是那个受到诺奖青睐的理论发现,但他对物理学的贡
聚焦 | 五句话读懂李政道 李政道和浙江有深厚渊源。1942年,李政道曾先后在常山临时中学、赣州联中求学。赣州联中是由时任嘉兴秀州中学校长顾惠人等人在抗战烽火中创办的。1943年,李政道考入浙江大学,跟随束星北、王淦昌等老师开始
专栏 | 青少年数字阅读如何更有营养 每逢暑期,关于阅读的话题都会引发社会关注。随着数字阅读的普及,很多孩子阅读时不再捧起书本,而是拿着平板电脑、手机,看得津津有味。这让家长们有些不放心:孩子到底是在阅读,还是在刷视频、追剧、玩游戏?即便
地球故事 | 海洋中的资源 蓝色的海洋,宛如一片浩瀚无边的湛蓝宇宙,覆盖了地球表面近71%的面积,是地球上最广阔的领域。广袤的海洋,不仅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展现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富饶。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
万象 | 气候变化或干扰地球自转 来自瑞士和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监测了气候变化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他们认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正在不断扰乱地球的自转,导致每日时长(即日长)变长。随着气候变化加剧,这
文化 | 北京中轴线映射古都的历史与新韵 这是一条贯通古今的壮阔中轴——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演进而延续至今,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7月27
人物 | “五爱”院士的家国情怀 7月27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庄育智诞辰100周年的日子。“爱国、爱党、爱家乡、爱科学、爱教育,是他一辈子的真实写照。”回忆起庄育智,华南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刘正义说。作为我国难熔金属合金研究领域的
科学课堂 | 神奇的声光通讯 声光通讯,是一种利用声音和光进行信息传递的技术。声光通讯结合了声音和光两种介质的特性,通过特定的物理效应(如声光效应)实现信息的调制、传输和解调。在声光通讯中,声音或光信号被用作信息的载体,通过特定的
阳光童书 | 与孩子一起行走世界 拥抱自然 →  图书名称:《行走世界:500条国家公园徒步路线》→  作者:[美]玛丽·卡普顿·莫顿→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196.00元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