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民以食为天 在人类漫长的演化进程中,吃饱饭都是一个很难满足的奢望。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人类逐渐进入农业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但大多数人仍难逃饿肚子的命运。纵观中国历史或者世界历史,很多王朝更替、兵戎相见也和天灾人
前沿 | 垃圾食品扰乱睡眠 当人们入睡后,脑电活动会减慢,清醒时占主导地位的高频脑电波——贝塔波逐渐被名为德尔塔波的低频脑电波所取代。睡眠最深、最有助于恢复精力的阶段是慢波睡眠(又称正相睡眠或非快眼动睡眠),此阶段德尔塔波所占比
前沿 | 全球变暖让鱼群向两极方向迁徙 据美国《迈阿密先驱报》5月30日报道,格拉斯哥大学的学者们对主要海洋区域中115种鱼类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为寻找凉爽的生存环境,大多数鱼类种群正在向极地或更深的水域移动。报道称,通常来说,海洋
前沿 | 光污染或致20年后难见星空 在人们还能看到流星的时候,就抓紧许个愿吧。据英国《卫报》5月27日报道,科学家警告说,由于光污染的加剧,20年后,人类可能无法看到夜晚的星空。英国皇家天文学家马丁·里斯表示,在过去的几年里,光污染状况
前沿 | 每天只吃10克肉能忍得住吗 据德国《图片报》5月31日报道,德国营养学会(DGE)一份被称为新“食品战略”的内部文件建议,德国人每天最多摄入约10克肉类。按照此标准,每个德国人每月只能吃一根香肠。此前,DGE建议德国人每周最多摄
前沿 | 蝴蝶先祖或是蛾与恐龙属同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球蝴蝶物种有2万多种。科学家日前构建了全球最大的蝴蝶进化生命树,表明第一批蝴蝶出现在1亿年前,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美国佛罗里达州自然历史博物馆鳞翅目馆长通过对来自90个国家近23
前沿 | 定期冥想可避免负面情绪 冥想有助于决策?据《瑞士资讯》5月30日报道,最新研究表明,定期的正念冥想可有效避免负面情绪。报道称,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将261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观察实验:一组人闭眼打坐
前沿 | 基因治疗首次恢复老鼠听力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分子疗法》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最近开发出了一款成熟的小鼠模型,首次利用基因疗法,恢复了老年动物模型的听力,最新方法有望应用于人类。到2050年,预计每10个人中就有1人罹患某种形
科学探奇 | 地球出现绚丽极光太阳“外衣”“漏”了一个洞? 3月23日,我国风云卫星E星观测到太阳表面突然出现一个巨型“黑洞”;随后,地球上出现了绚丽的极光现象。4月21日,我国风云卫星E星再次观测到太阳南极附近的巨型“黑洞”;4月24日,地球上再次出现绚丽的
封面故事 | 大国粮策 日前发布的《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和《2023全球粮食政策报告》显示, 到2035年,若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损失率分别减少1至3个百分点,实现三大主粮损失率减少40%,可降低三大
封面故事 |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粮食全产业链减损可节粮上千亿斤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和《2023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其中,《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到2035年,若我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
封面故事 | 中央一号文件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日前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
封面故事 |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口粮自给率超过百分之百 在国新办日前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等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有关情况。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市场运行平稳,流通高效顺
封面故事 | 政策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铆足干劲推动建设农业强国解读人: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祝卫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
封面故事 | 重大突发事件对粮食安全风险的影响 近年来,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国际重大突发事件频发,对全球及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从历史经验来看,粮食危机的爆发将对各国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并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危
封面故事 | 除了“粮食安全”食物保障还意味着什么? 演讲:司振中(加拿大Balsillie国际事务学院)食物保障这个议题表面上可能比较学术,但它其实关乎着每个人每一天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我想先从食物保障的概念谈起,看看这个综合性概念是怎么形成的,经历了哪
封面故事 | 走进重庆合川看大国“粮”策的巴渝实践 小满之后,籽粒灌浆。在重庆合川,广阔的三江腹地沃野千里,成片的水稻、玉米、土豆正在静悄悄地饱胀营养。这里粮食播种面积达170.6万亩,是名副其实的“巴渝粮仓”——经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核定,去年,合
封面故事 | 人工智能、卫星遥感耕种湖南高科技保粮食稳产 3月,中国粮食主产区湖南以高科技赋能春耕,加快智慧农业、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力保粮食稳产。在长沙市望城区,有一片200余亩的“无人农场”,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用一部手机对农场设施机械
寰宇内外 | 低糖水果美味健康两不误 番石榴番石榴中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合成氮氧化物,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帮助降低血压。此外,含有的胡萝卜素、铁、钙、磷等,对于增强免疫力、预防贫血、保护视力等都有
真相 | “封口贴”能治口呼吸?莫让流言钻空子 “封口贴”能治愈口呼吸流言:长期口呼吸会使孩子面部变丑,还会影响孩子智商和发育,可以通过“封口贴”进行矫正治疗。真相:其实,口呼吸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多种疾病都有可能引起口呼吸的发生,包
聚焦 | 挥毫天际展新篇见证C919“成人礼” 这是一次载入史册的飞行。2023年5月28日12点31分,东方航空MU9191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受到现场热烈欢呼。执飞这一航班的是全球首架交付的国产大飞机
聚焦 | 鹰击长空中国大飞机的前世今生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少数国家可以生产,中国的大飞机则全部依赖
专栏 | 这些作品为何能拿下科幻小说金奖? 5月13日,第十四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在四川广汉三星堆揭晓。华语科幻星云奖作为国内重要科幻奖项,每年评选一次,由科幻作家、评论家、编辑、翻译家等投票选出,获奖作品代表中国科幻发展水平和未来趋势。随着电
专栏 | 硬科普: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硬科普”这个概念是比较新的,此前相关的报刊、文章里也有提到,但是各自表述、理解很不一样。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的是,我们怎么去理解“硬科普”这个概念,硬科普的科普效果又该如何进行评价。何谓“硬科普”?
地球故事 | 帝企鹅会在本世纪内灭绝吗? 在南极大陆的冰架或南极周围海面的浮冰上,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帝企鹅聚集的盛况。但现在威风凛凛的帝企鹅正处于危险之中,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帝企鹅的捕食区和繁殖区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如果到2100年南极海
万象 | 从白色大熊猫看白化动物 上图为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面照,下图为大熊猫。图片|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5月27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首度公布了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猫正脸照,没有“黑眼圈”的变异大熊猫引发网友关
文化 | 花花萌兰们是怎样成为顶流的? 成都的大熊猫花花突然之间成了顶流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花花的视频动辄点赞量破百万。每天,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涌入里三层外三层的游客,为花花的一举一动尖叫。花花的官方介绍是这样写的:“短胖炸毛、行动缓
文化 | 首位戴眼镜上太空的他什么来头? 神舟十六号乘组中,桂海潮略显与众不同,一副近视眼镜也向人们透露了他独特的身份。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航天员桂海潮担负着在空间站开展大量科学实验的重要使命。记者在对他的采访中感受到,专业、细致、
科学课堂 | 真神奇!让孩子脑洞大开的科学小实验 微笑的鸡蛋道具:烧杯、白醋、蜡烛、鸡蛋方法:用蜡烛在鸡蛋壳上涂上笑脸的形状,然后将鸡蛋放入装有白醋的烧杯里,过一段时间,你就能看到一张笑脸出现在鸡蛋上啦。原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会和白醋中的醋酸
阳光童书 | 动物世界中的科学密码 图书名称:《DK狂野动物科学家》作者:英国DK出版社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定价:68.00元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自然界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动物,不同的动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它们可能没有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