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观园2023年第14期

科学大观园

科学大观园2023年第14期

半月刊 人文科普

简介

聚焦热点话题,探索人与自然;汇集奇闻异趣,网罗超自然现象。旨在把科学的严谨性与普及方式的多

目录

卷首语 | 直面那条“黑狗”

我们的心情就像天气,有阳光明媚的时候,也有阴雨连绵的时候,情绪出现波动也如天气变化一样正常。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内心中的“晴天”越来越少,甚至始终被阴霾所笼罩,即便他们在外人看来依然乐观开朗、充满

前沿 | 运动对大脑有益吗

提起运动,与之相关的是一系列健康益处,似乎能够包治百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称运动是“促进大脑健康”的一种方式,世界卫生组织也建议每周进行约2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剧烈运动,从而提高思维和

前沿 | 柔性可折叠玻璃问世仅30微米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开发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这种玻璃厚度仅为A4纸厚度的四分之一,相比于普通玻璃,它还具有可折叠、强度高、平整度好和气密性好等优势。据悉,科研人员克服关键技术缺失的困难,聚焦开展原料

前沿 | 塑料容器微波加热时释放大量微粒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当在微波炉中加热时,包装婴儿食品的塑料容器会释放出大量颗粒。相关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过去几年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发现,塑料会

前沿 | 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碟”首飞

6月3日,一只“飞碟”忽现广东深圳某公园上空,引得市民纷纷驻足拍照。不用担心,这不是外星人入侵!这是由国内某科技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架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碟”,可实现地面、水面起降,具有水陆两栖功能,目前

前沿 | 癌症结局真的男女不同

《自然》杂志最近发表的两项动物模型和一些人类数据研究,揭示了Y染色体在癌症结局的性别差异中起的作用,其中雄性常比雌性受到更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发现或能引导开发疗法,降低与性别相关的癌症风险。已知性别影响

前沿 | 时间管理器职场免打扰“神器”

社交媒体无休无止的消息提示音、周遭的噪音、突然袭来的电话……面对这些曾无数次打乱我们工作节奏的干扰因素,人们是否有解决之法?科技发烧友肖恩·格林哈尔(Sean Greenhalgh)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前沿 | 纸质无电池贴片可监测伤口愈合

及时有效地监测伤口愈合状态对于伤口护理和管理至关重要。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IMRE)的研究团队最近发明的一项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且有效的监测伤口恢复的方法。研究

科学探奇 | “三亲婴儿”因何而生

据媒体前段时间的报道,在监管环境中、线粒体捐赠治疗(MDT)背景下,英国首批体内含有三人DNA遗传信息的“三亲婴儿”已经诞生。“三亲”并非社会意义上的,而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是指一个爸爸和两个妈妈与孩子

封面故事 | 抑郁黑箱

“自制力像脑子里的一个开关,我的开关已经坏了。”“最令我痛苦的,是家人对于这个病的不理解,和我自己的病耻感。对于患上抑郁症的人来说,感知爱的能力也消失了。”心理疾病的痛苦该怎么说?又会得到什么回应?人

封面故事 | 关于抑郁他们这样应对

如何应对抑郁症,以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任正非、张朝阳、毛大庆等人,从抑郁症的“迷宫”中走出来了,并提供了一些应对方法,包括坚定生活信心、直面与接受焦虑,以及坚持跑步等运动。可以看到,上述从抑郁症中走出来

封面故事 | 中国的抑郁障碍患者仅0.5%得到了充分治疗

一位顶尖的华人歌手女歌手,一度以8颗牙齿的灿烂笑容为标志,却意外地选择了自杀身亡,令人不胜唏嘘。然而,外人眼中的阳光开朗,却并不是抑郁症面前的免死金牌。事实上,精神疾病已经逐渐成为当今全球疾病负担的一

封面故事 | 那些曾深陷抑郁的青少年长大后怎么样了?

不久前,我们刊登了一篇特殊来稿,《一个抑郁的“尖子生”决定去读大专》。文章的作者兜兜曾是一名传统应试教育体系中的尖子生,初三那年,高压的学习环境和对 “好成绩”的不断追逐最终压垮了她,兜兜被诊断为重度

封面故事 | 萧易忻:社会学如何理解抑郁症

一个人是怎样变成“抑郁症患者”的?你可能遇到了职场或学业危机,因生活变故而面临压力,陷入一段糟糕的亲密关系,或者经历创伤后的长期困扰。你常常感到疲惫、沮丧,白天提不起精神,晚上难以入睡。这种状态持续了

封面故事 | 对不起,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创造人这个物种?好像很快,又好像很慢,刺耳尖锐的闹铃声又响了。我想起床,可是我动弹不了。我的身体僵硬而疲惫,完全不受控制。我发了一会儿呆,叹了几声气。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连基本的

寰宇内外 | 荷花全身都是宝

花瓣花瓣称为荷花或莲花,性温味苦,入心、肝二经,有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暑热烦温、咳血咯血等。取其约10~15克,加入清水500毫升(约2碗水量)煎为250毫升(约1碗水

真相 | 近视是不是一种病?

高考结束,暑期已来,咨询近视眼手术的家长学生越来越多,很多人觉得近视眼手术做完,近视就治愈了,那真相是不是这样的呢?首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近视?简单来说是近视的眼睛在看近处时看得清楚,看远处时模糊。之所

聚焦 | 海底封碳将二氧化碳“扣”在海底

深圳西南约200公里,南海东部海域,深蓝海面上泛着波光,一望无际。从空中俯瞰,矗立于此的恩平15-1平台,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这是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拥有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

专栏 | 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的科技创新

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1958年,我国空间科学创始人赵九章先生率中国代表团去苏联访问学习。在70多天的行程中,居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卫星的核心内容。一

专栏 | 课程衔接问题多,高中与大学需“双向奔赴”

随着高考结束,“准大学生”们开始憧憬未来的大学生活。但对于高校来说,如何让经历了三年高中课程学习的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课程学习中,是他们要面对的重大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毛入学率不断提升,大

地球故事 | 绿色生灵也是地下宝藏的指路人

花园里的锦葵花。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寻找矿产资源呢?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找矿方法包括地质找矿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学勘探法以及更先进的遥感法等。但有一种找

万象 | 人类抽取过多地下水地球自转轴发生偏移

在描述地球自转的时候,人们经常会用篮球来打比方:想象一个在手指上旋转的篮球,如果你的技巧足够高超、手指足够稳定,篮球就能保持平衡,绕着中心的轴旋转。不过,如果给这个篮球表面的某个位置添加一点重量,或是

文化 | 龙舟经济,何以乘风破浪?

当我们谈论龙舟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仅仅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吗?绝对不止。热闹非凡的赛龙舟活动背后,是巨大的经济效益。龙舟,已经成为民俗旅游的亮丽名片,以赛兴城的重要机遇,新产业链发展的引擎。民俗旅游的亮

人物 | 杨春和:敢向地下要空间的“能源卫士”

20多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春和始终专注于做一件事——开展盐穴储气研究,向地下要空间。“为什么要在地下盐穴储气,不可以直接在地面上建库存储吗?”每每遇到类似提问,杨

科学课堂 | 小实验大科学

1、神奇造纸术材料准备: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实验操作:(1)将废旧纸张泡湿后撕碎,越小越好,然后再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2)让孩子戴上橡胶手套将泡好的纸抓碎,加入胶水并用

阳光童书 | 从“小爱好”到“大智慧”

图书名称:《DK拖拉机总动员》作者:英国DK出版社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定价:88.00元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对于中国人来说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饮食文化、经济增长,到农村社会和社区、环境保护和可

往期杂志

更多